第二节 货物进出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0&rec=57&run=13

1899年青岛港的进出口货物只有36.9万吨。这些货物主要在前海过驳,通过青岛
栈桥起卸。19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即达84万余吨。此后,青岛港的货物吞吐量随着码
头的扩建和经济的发展逐步增长。1919年为118.2万吨,1939年为281.2万吨,1959年
达555.9万吨,1979年达1802.2万吨,1986年已达2801.4万吨,1990年达3034万吨。
通贸国家、港口和船舶 青岛建港前后,航行往来于青岛诸港的主要是江淮闽浙
的刁船、宁船、沙船,山东的平底船、瓜篓船。
德国侵占时期,最早进入青岛港的商船是德国的“龙门号”。它随侵略军舰队由
上海航至青岛,在德国占领青岛后继续往返青岛上海间,为德军运输机器设备和补给
品。该时期和青岛港贸易的国家有德国、英国、日本、挪威、俄国、法国、荷兰、美
国等国家和地区。 德国进出港的船舶占各国进出港船舶的比重,最高为94%,最低为
42%。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进出青岛港的多为日本、英国、中国船舶。以三国轮船公
司计,日本占73%,英国占18%,中国占9%。航线计有青岛——日本、青岛——大连、
青岛——朝鲜、青岛——华东、青岛——台湾、青岛——天津(含烟台)、青岛——
连云港等,基本为日本所垄断。青岛近海航线,也有日本插足。时青岛和国外往来的
港口有大阪、神户、宇品、下关、门司以及朝鲜的仁川等。日籍船舶计有台北丸、西
京丸、萨摩丸、会下山丸、木神丸、神户丸、龙平丸、天潮丸、小野丸、伏见丸、湖
北丸、基隆丸、城津丸、办天丸、海州丸、会通丸等。
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与青岛港通航的主要有美国、日本、英国、
印度、荷兰、苏联、瑞典、朝鲜、爪哇、香港、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青岛港名义上收归中国,却未能摆脱外国帝国主义的经济控制,在青岛港的对外航线
上行驶的主要是外轮,在青岛港的码头上靠泊启离的主要也是外轮,特别是日本帝国
主义始终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30年代,青岛港近海航线有青岛——上海线、青岛—
—安东线、青岛——广东线等17条;对日航线有青岛——大阪线、青岛——横滨线、
青岛——北海道线3条;远洋航线有欧洲9条,北美洲7条。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与青岛港通航的有日本、美国、印度、英国、德国、香港、
荷兰、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日本曾将1938年4月至1942年9月分为10
个时期, 对进入青岛港的船舶进行统计比较。第一期1938年9~10月,入港船数为各
国总数的95.8%,入港船吨位为各国总数的95.4%。最低时期为第八期,船数和吨位分
别占各国入港总船数和吨位的75.6%、78.5%。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 青岛港形同军港。1945年10月至1946年4月,大
港靠系美军舰船累计5459艘, 商船共计223艘,总计为212天,各国商船仅为1天1.05
艘,美国舰船1天竟达25.75艘。这个时期往来船数和注册吨数,只相当于20世纪初水
平。船舶以国轮为主。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 由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和封锁,青岛港通贸国家和地区一
度甚少。 1949年6~9月,仅有往朝鲜、香港的挪威、巴拿马、葡萄牙、英国4国籍的
船舶出港。随着港口的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联系得以逐年增加和扩大。1950~1952
年3年间, 与青岛港贸易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已有20余个,港口70余个。有苏联(海参
崴、纳霍德卡港)、朝鲜(汉城、南浦、釜山、仁川港)、罗马尼亚(康斯坦萨港)、
波兰(格但斯克、格丁尼亚港)、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芝加哥、
波士顿、费城、圣路易、诺福克、檀香山、新澳尔良、巴尔的摩、加尔沃斯敦、哥伦
比亚、台格罗萨斯、费吉尼亚、纽奥林港)、日本(神户、横滨、八幡滨、下关、德
山、佐世保、大阪、鹿儿岛、名古屋、东京、木崎、广■、门司、吴港)、埃及(开
罗港)、英国(伦敦、利物浦、斯温西、格拉斯哥、英属新加坡港)、爱尔兰(都柏
林港)、法国(马赛、勒阿费尔、邓荀克港)、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
港)、巴拿马(巴拿马港)、瑞典(哥德堡港)、挪威(菲特利斯德港)、荷兰(鹿
特丹港)、意大利(热那亚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丹麦(哥本哈根港)、联
邦德国(汉堡港)、菲律宾(马尼拉港)、印度尼西亚(三宝垄港)、印度(客喇■
港)、古巴(塔拉法、马提那、开登斯、哈瓦那港)、巴西(累西腓港),以及非洲
的亚力山大、 卡萨布兰卡,丹吉尔港,美洲的圣皮埃尔港,香港等。3年间,船舶出
港数已达600余艘,257万总吨。1957年又增加马基斯坦、土耳其、南斯半夫、阿根廷
等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远洋运输的开拓,特别是外交上的成功,1975年青岛港的
通贸国家和地区大量增加。亚洲有朝鲜、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曼、文莱、印度尼西亚、伊朗、
也门、黎马嫩、叙利亚、土耳其、日本、菲律宾、巴林、约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加坡、斯里兰卡等;非洲有埃及、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肯尼亚、几内亚、
坦桑尼亚、扎伊尔、刚果、加蓬、加纳、喀麦隆、尼日利亚、贝宁、多哥、塞拉利昂、
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利比亚、毛里求斯、马尔加什、留尼汪岛、拿利群
岛、象牙海岸、马耳他等;欧洲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意大利、西班牙、
比利时、芬兰、波兰、联邦德国、英国、瑞典、阿尔巴尼亚、法国、民主德国、丹麦、
爱尔兰、挪威、冰岛等;拉丁美洲有墨西哥、阿根延、古巴、尼加拉瓜、巴拿马、委
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巴西、智利、秘鲁、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巴巴多斯、特
立尼达和多巴哥、巴拉圭等;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有澳大利
亚、新西兰、斐济、西萨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计9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港的国际交往进一步发展。1986年通贸国家(地
区)和港口,亚洲有巴林的巴林港,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文莱的斯里巴加湾港、穆阿
拉港,缅甸的仰光港,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港,香港、印度的阿勒皮、孟买、加尔各
答、坎德拉、马德拉斯、马希及其他港,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三宝垄、苏腊巴亚及
其他港,伊朗的阿巴斯及其他港,日本的千叶、福山、博多、石卷、川崎、神户、姬
路、宫古、宫津、门司、名古屋、那霸、新■、大阪、■、东京、苫小牧、横滨、相
生、秋田、八户、函馆、日明、广■、伊予三岛、加古川、海南、釜石、鹿儿岛及其
他港,约旦的亚喀巴港、朝鲜的南浦及其他港、科威特的科威特港,黎巴嫩的贝鲁特
港、澳门港、马来西亚的宾图卢、亚庇、古晋、拉布安(纳闽)、拿笃(拉哈达因)、
马六甲、帕西古当、槟城(槟榔屿)、巴生、山打根、诗巫(西布)、丹章马尼、斗
湖及其他港、阿曼的马斯喀特港,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巴勒斯坦的埃拉特、特拉维
夫港,菲律宾的宿务、马尼拉及其他港、卡塔尔的多哈港,沙特阿拉伯的达曼、吉达
港,新加坡的新加坡及其他港、斯里兰卡的科伦坡、亭可马里港、叙利亚的拉塔基亚
港,泰国的曼谷、北榄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
达斯岛、迪拜港,也门(北)的荷台达港,也门(南)的亚丁、木卡拉港,等等;非
洲有贝宁的科托努港,喀麦隆的杜阿拉港,刚果(布)的黑角港,埃及的亚力山大、
塞得港、苏伊士及其他港,埃塞俄比亚的阿萨布、马萨瓦港,加蓬的利伯维尔、奥文
多港,加纳的阿克拉、特马港,几内亚的科纳克里港,象牙海岸的阿比让港,吉布提
的吉布提港,肯尼亚的马林迪、蒙巴萨港、利比里亚的蒙罗维亚港,马尔加什的塔巴
塔夫港,毛里塔尼亚的努瓦迪布港,毛里求斯的路易港,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及其他
港,莫桑比克的纳卡拉港,尼日利亚的阿帕帕、拉各斯、哈尔科特港,塞内加尔的达
喀尔港,塞舌尔群岛,苏丹的苏丹港,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母港,多哥的洛美港,
突尼斯的比塞大、突尼斯港,扎伊尔的马塔迪港,加那利群岛的拉斯帕耳马斯、圣克
鲁斯(特纳里夫岛)港,留尼汪岛的加莱角港,等等;欧洲有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根
特港,保加利亚的布尔加斯港,丹麦的奥尔胡斯、哥本哈根、埃斯堡及其他港,芬兰
的赫尔辛基、土尔库港,法国的阿雅克肖、波尔多、卡马雷、朗德诺、勒阿弗尔、马
塞、里昂及其他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不来梅、汉堡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有关
港口,直布罗陀的直布罗陀港,希腊的亚力山大鲁波利斯、卡尔基斯、比雷埃夫斯港、
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及其他港,爱尔兰的巴尔的摩、都柏林港,意大利的安科红那、热
亚那、利窝那、那不勒斯(那波里)、巴勒莫、拉文纳、的里雅斯特港,威尼斯的有
关港口,马耳他的瓦莱塔及其他港,摩纳哥的摩纳哥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马斯来
斯、鹿特丹港,挪威的卑尔根、奎克、哈尔斯塔、克里斯蒂安桑(南)、奥斯陆、特
隆赫姆港,波兰的格丁尼亚及其他港,葡萄牙的莱肖埃斯、里斯本港、罗马尼亚的康
斯坦萨港,西班牙的阿维莱斯、巴塞罗那、毕尔巴鄂、马翁、帕萨黑斯、帕拉莫斯、
瓦伦西亚港,苏联的纳霍德卡、雷尼、海参崴及其他港,瑞典的哥德堡、赫尔辛堡、
赫尔纳桑德、马尔默、诺尔彻平、斯德哥尔摩、乌默奥、瓦尔德马斯维克、韦斯特维
克及其他港,英国的阿冯默斯、埃尔、贝尔法斯特、菲利克斯托、格拉斯哥、格兰杰
默思、赫尔、伊明厄姆、利物浦、洛赫马迪、伦敦、曼彻斯特、米德尔兹布勒、波特
兰、南安普敦港,南斯拉夫的里耶卡港,等等;北美洲有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金斯
顿、蒙特利尔、北锡德尼、锡德尼、索罗尔德、多伦多、温哥华港及其他港,美国的
巴尔的摩、波士顿、布朗斯维尔、本赛德、查尔斯顿、芝加哥、火奴鲁鲁(檀香山)、
休斯敦、杰克逊维尔、长滩、洛杉矶、迈阿密、莫比尔、那威里威里、纽黑文、新奥
尔良、纽约、纽波特纽斯、诺福克、奥克兰、费城、波特兰(缅因州)、普罗维登斯、
力奇蒙(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萨凡纳、西雅图、塔
科马、坦帕港及其他港;拉丁美洲有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圣洛伦索、圣尼古拉
斯港,巴巴多斯的布里奇敦及其他港,伯利兹的伯利兹港,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桑托
斯港及其他港,智利的安托法加斯塔、卡尔德拉、阿雷纳斯角、瓦尔帕的莱索及其他
港,古巴的曼萨尼略港,哥斯达黎加的彭塔雷纳斯港,哥伦比亚的巴兰基利亚港,多
米尼加的圣多明各港,萨尔瓦多的阿卜胡特拉港,危地马拉的圣何塞、危地马拉及其
他港,海地的太子港,洪都拉斯的科特斯港,牙买加的金斯敦港,墨西哥的阿卡普尔
港、马萨特兰及其他港,马拿马的圣克利斯托巴尔港、巴拿马港,秘鲁的卡亚俄、圣
胡安及其他港,苏里南的帕拉马里博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西班牙港,乌拉圭的蒙
得维的亚港,委内瑞拉的拉瓜伊拉港,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港,西印度群岛海湾的克里
斯琴特德、罗索港;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有澳大利亚的阿德雷德、博恩、布里斯班、
弗里曼特尔、杰隆、墨尔本、佩斯、波兰特、悉尼、韦斯顿波特(西港)港,东萨摩
亚的帕果帕果港,斐济的劳托卡、苏瓦港,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帕皮提港,关岛诸港,
基里巴斯的塔拉瓦港,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港,新西兰的奥克兰、布拉夫、达尼丁、
利特尔顿、纳皮尔、新普利默斯、渥浦(奥普阿)、查马斯港、陶朗加、惠灵顿港,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马当、莫尔兹比、腊包尔、威瓦克及其他港,所罗门群岛的霍尼亚
拉、凯塔港,汤加的努库阿洛法港,瓦努阿图的维拉港及其他港,西萨摩亚的阿皮亚
港,等等。1990年,通贸国家和地区共121个,其中亚洲31个,非洲28个,欧洲23个,
美洲27个,大洋洲12个;港口450多个。
通贸货物品类 1892年青岛建港前后,青岛港主要进出口货物有生猪、花生、花
生油、豆油、白腊、青梨、细白棉布、绵纱、绸缎、糖、桐油、竹类、木材、靛蓝、
洋红以及各类杂货。
德占初斯的1899年从国外进口的货物由国内港口转进有:灰衬衣布、白衬衣布、
有色衬衣布、土耳斯红棉布、法兰绒布、粗斜纹布、床单布、花布、美国卡其布、意
大利棉纱、印度棉纱、日本棉纱、英国棉纱、日本火柴、美国石油、俄国石油、铁丝、
煤、针、镍块等;出口货物有:草制品、丝绸、花生、豆油,原棉、牛皮、猪鬃、煤
炭、铁、芝麻、鸡蛋、大豆、茶叶等。国内进出口货物有:麻袋、竹竿、竹片、竹子、
大麦、豆饼、豌豆、书籍、扫帚、瓷器(粗)、筷子、布、丝绸、煤、原棉、碎棉花、
咸鱼、面粉、鲜果、大蒜、鲜姜、大麻、黄麻、烟墨、玉米、席子、药材、小米、土
布、油、纸张、桔皮、管子(木)、陶器、蜜饯、树脂、大米、种子、红糖、白糖、
糖果、茶叶、茶末、板材、麦子、木杆、木制品、杂货等。1899年进口货物,除原棉、
大蒜、黄麻、土布、纸张少量转口他处,均为青岛消费。这一时期出口的大宗货物主
要是农副产品,进口主要是轻工业制成品。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进口货物有:火柴、面粉、汽水、水泥、原色粗布、
粗斜纹布、棉纱、石油、日本酒、机油、毛织品、赤砂糖、白砂糖、冰糖、大米、卷
烟等;出口货物有:牛、猪鬃、棉花、杏仁、缎、绸、花生、豆油、花生油、牛皮、
牛油、羊毛、桐木、草制品、丝织品、芝麻、煤炭等。这一时期出口的大货物除农副
产品外,工业原料如煤炭、矿石、原盐、棉花占突出地位。1915~1922年间,原盐出
口在1915年、1918年、1919年占第一位,余年为第二位;煤炭出口则1916年、1917年、
1920年、1921年、1922年居第一位,余年为第二位;矿石出口除1922年略低于花生出
口外,余年均居第三位。它们在总出口量中的比重,1920年分别为煤炭25.63%,原盐
23.98%,矿石17.96%。
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进口货物有:面粉、高梁、米、烟草、白砂
糖、红砂糖、茶、海产品、酒、棉花、棉布、棉线、麻袋、麻绳类、染料及油漆、化
学品及药品、竹类、木材及木板、箱材料、石油、其他油类、火柴、纸、玻璃及其制
品、木炭、煤、水泥、矿石、铁及废铁、机械、五金等。出口货物有:麦糠、豆饼、
花生、花生饼、烟草、水果、蔬菜、鸡蛋、牛肉、盐类、啤酒、棉花、棉线、茧、草
制品、牛、兽骨粉、羊毛、牛油、皮革类、豆油、桐木、花生油、焦炭、煤、铁矿石
及其他矿石等。这一时期,煤炭和原盐在出口中的地位居高不下。1931~1933年,煤
炭出口都居第一,分别占30.33%、23.17%、39.91%;原盐除1931年低于花生出口外,
余均居第二,分别占10.16%、20.27%、19.27%。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进口货物有:面粉、谷类、烟叶制品、水果、蔬菜、绵糖、
海产品、食品、棉花、棉布、麻袋、化学药品、橡胶及制品、竹类、木材、石油、火
柴及材料、纸、玻璃及制品、陶瓷品、水泥、铁、废铁、机械、金属制品等;出口货
物有:麦糠、花生、花生饼、花生油、牛肉、盐、棉花、草制品、兽骨和骨粉、石和
石制品、桐木、煤、焦炭、金属矿石类、烟制品、蔬菜和水果、啤酒、棉布、豆油、
火柴及材料、 木材、烟叶、谷类、鸡蛋、机械等。1939年,青岛港的出口货物有52%
输往日本, 加上日本统治下的朝鲜、中国东北及台湾,共达64%;进口货物来自日本
的占全部进口货物的55%,加上日本统治下的朝鲜、中国东北及台湾,为67%。往来的
主要是农副产品和矿产机械一类的数量很小,进口不过4余吨,出口不过0.5万余吨,
在当年进出口量250万吨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这一时期,煤炭和原盐的出口仍高居
第一、 二位。特别是煤炭所占比重尤大,1939年、1940年煤炭所占比重分别为58%、
61.16%,1940年出口量已突破100万吨,原盐分别占13.41%、11.43%。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进口货物有:工业制成品如石油、塑料制品、卷
烟、棉毛纺织品、纸张、文具、化工品、车辆机械、火柴、雨衣、牙膏、药品、服装、
鞋帽、水泥、金笔、香水、口红等,农产品如小麦、面粉、棉花、桔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腹地内经济成分的变化,工业新格局的出现,
新货种不断开辟,货物供求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农副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
大米、花生、棉花、冻货、动植物油、原糖、食糖等类,还有日用品类、纸品类。同
时,与工业格局关系密切的有原煤、焦炭、原油、成品油、铁矿石、铬矿石、磷矿石、
硫磺矿、钢材、生铁、废钢铁、水泥、盐、砂石、化肥、纯碱、化工品(危险品等)、
纺织品、化学纤维、橡胶等。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机械设备进出口亦不少,有
各种类型的汽车、 电视转播车、特制工程配套车辆、矿山机械、挖掘机、150吨大型
吊车、火车头、氧气罐车、机床、拖拉机、交通艇、摩托艇、巡逻艇等。
50年代末至60年代,进出口货物分为重工业物资、轻工业物资、农业物资和其他
四大类。重工业物资有煤、焦炭、石油、金属矿物、铁矿石、钢铁、生铁、矿物性建
筑材料、机械及设备、农业机械及农具、化学肥料及农药,以及其他重工业物资;轻
工业物资有盐、日用工业品,以及其他轻工业物资;农业物资有粮食、工业原料作物、
棉花,以及其他农副产品。
70年代和80年代,进出口货物分成煤炭、石油、金属矿石、钢铁、矿物性建筑材
料、水泥、木材、非金属矿石、化肥、盐、粮食及其他等。1978年以后,仅成套大型
设备的进口就有:山东省30万吨乙烯设备、石臼所建港设备、胜利油田钻井设备、齐
鲁日化总厂成套设备、烟台合成革成套设备、兖州采矿设备、黄台和邹县电厂设备、
河南平顶山帘子布厂成套设备、河南姚孟电厂成套设备、河南中原油田成套设备等等。
建国后,青岛港的大宗货物,煤炭、原盐、金属矿石仍是主要的。50年代青岛地
区用煤,主要是由省内的淄博、坊子等矿供应,山西阳泉、大同的煤矿仅供补缺。淄
博、坊子煤炭由青岛中转,以小船运至沿海港口,特殊情况下中转上海。1956年贯彻
煤炭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的规定,山东煤炭的省际调拨或出口,大多经陆运,很
少经青岛港。东北煤炭也逐渐不再进入山东。1958年,东北煤炭始恢复传统的大宗货
物地位。 该年进出青岛港煤炭达103万吨,为1957年30.7万吨的3.36倍,占年总进出
口量的26.9%。青岛港七号煤炭专用码头建成后,1970年达到353万吨,占当年总进出
口量的54.2%。 1986年达到567.3万吨,占当年总进出口量的20.3%。1990年煤炭进出
口达651.5万吨,占总进出口量的21.5%。
原盐的进出口量1958年达82.8万吨, 仅次于煤炭,占总进出口量的21.6%。1970
年为54.9万吨,在总进出口量中的比重仅为8.4%。1980年达到63.9万吨,只占3.7%。
1990年则仅占0.9%。
金属矿石,建国初期在原盐之后居第二位。1958年居第四位,为34.5万吨。1959
年由于大炼钢铁增至85.5万吨, 列煤炭之后,在总进出口量中的比重为15.4%。1961
年以后地位下降, 至1976年也只有70.9万吨。1986年为194.1万吨,占进出口总量的
6.9%。1990年达251.2万吨,占进出口总量的8.3%,列原油、煤炭之后居第三位。
其他大宗货如粮食、钢铁等,多根据形势变化而变化。石油,1971年以前进出口
量一直不高,1972年达159.2万吨,1973年则达293.2万吨,成为青岛港第一大宗货。
1975年达794.3万吨,占总进出口量的51.5%。1986年达1177.1万吨,占总进出口量的
42%。1990年达1284万吨,为建国以来最高量,占总进出口量的42.3%。
国内贸易 青岛建港前后,尽管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但仍维持着传统的自
给自足的农村经济。青岛诸港主要从事国内贸易,贸易货物主要是人民生活必需品,
以及手工业、农业所需物品。
德国侵占青岛后,随着殖民地经济的变化,贸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01年前
后土货进口只有洋货进口的6.78%, 1905年为12.45%,1913年为31.32%。同时土货的
进口,除外贸出口外,转口其他港口也不少,青岛本地的消费反而有限。
日本侵占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外贸易多数超过国内贸易。1938年,青岛
港外贸额为7840万元,内贸额仅为4480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1978年的29年间,青岛港的进出口以国内贸易为主,
内贸在进出口中所占比重一般在70%, 从1979年开始,随着外贸地位的升高,内贸所
占比重逐渐下降。1984年以后,基本占50%左右。
一、内贸进口。建国初期,进口货物主要是木材、粮食、食盐、花生米、百杂货、
矿物油等。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木材年进口约10万吨,粮食、花生米每年20万吨
以上,食盐平均每年30万吨左右。1956年开始由东北进口煤炭20万吨。盐、花生米等
建国初期的大宗货;粮食亦占相当比重,但因调拨路线经常变动,历年进口量不稳定。
如东北来的青杂粮1954年是3.84万吨, 1955年仅7800吨;而1956年又增至3.1万吨,
1957年则无进口。60年代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货物流向、
流量等作了必要的调整,货物进口未超过50年代最高水平(1977年后才超过50年代最
高水平)。从1958年开始,青岛港的内贸进口始终低于出口。
二、内贸出口。建国初期出口货物主要是食盐、纱布、百货、化肥、面粉、烟叶
及若干工业品。 1950年内贸出口22.7万吨,在年吞吐量125.9万吨中所占比重不高。
此后,随着盐的扩大出口,金岭镇铁矿自1956年起由港口中转,东北煤自1957年改由
青岛中转, 内贸出口开始有较大增长。1960年达到483.2万吨,为1950年的21.3倍,
占当年青岛港吞吐量的70.7%。整个60年代,虽然历年出口量均未达到1960年的水平,
但在历年吞吐量中比重都是相当高的。 1975年出口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并连续4
年保持这一水平。1979年开始,由于外贸出口突增,从而使内贸出口在整个吞吐量中
所占的比重不再居突出地位。
对外贸易 青岛海港的对外贸易,唐宋时期与朝鲜、日本、南洋一些国家和阿拉
伯地区都有往来。19世纪末,青岛建置后斯亦有贸易。自德国侵占至青岛解放,青岛
港处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态势中,对外贸易亦完全反映出各时期的特点。
德占时期,德国垄断了青岛的港航大权,对青岛、山东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掠
夺资源。至1913年,仅德国在山东各地矿山投资即达400.3万元,占各国总投资的85%。
德国人通过铁路港口从1902年至1913年,从淄川、坊子煤矿掠走煤炭341.46万吨。其
间, 往来于青岛港的德国船舶,占进出港船舶总数的50%。输入青岛港的货物,从挤
占青岛、山东市场的目的出发,主要是大批布匹、棉纱,输出的主要是工业原料和农
副产品。 德国在青岛搜刮的港口收入仅1909年、1910年两年即达494.8万马克。这一
时期,历年的外贸进口额均大于外贸出口额。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利用港口,疯狂地进行掠夺、盘剥。日本人利用青岛的腹
地资源,投资兴办实业。仅1916~1922年即投资2.55亿元,利用山东棉花纺纱,利用
花生榨油。1914~1921年,日本从青岛搜刮走1.14亿金元。其间,日本利用青岛港大
肆掠夺棉花、烟叶、皮毛、食盐、木材等工业原料和农产品。同时为加强对外侵略准
备, 拼命搜刮各种战备物资。1916年,铜块出口占青岛港出口总额的53.7%。日本还
大肆掠运铁矿石。山东的金岭镇铁矿,贮藏量约1亿吨,矿石含量达60%。1919年5月,
第一批矿石自青岛港出口至日本, 全年共出口100余万担,此后每年盗掘矿石达20万
吨。至1921年,日本仅从矿石的外贸出口中,就获利260余万元。特别是1918年,英、
美两国禁止钢铁出口,五金价格在日本暴涨,日本国内急需钢铁,更尽其掠运之能事。
仅从河南、 陕西就掠运走生铁27467万担,价值109866两。此外,煤炭也是日本掠运
的重点。日本人还利用特权进行走私购毒,1916年通过青岛港输入的鸦片达11714斤。
中国收回青岛后,日本仍然控制青岛的经济命脉,利用不平等条约把青岛、山东
作为资本输出地、 农副产品和原料供给地以及剩余产品倾销地。 据日本人统计,至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 日本向青岛以及沿线投资高达2.5亿元。 当时青岛的工业
“完全华人经营者为数寥寥,多半由日本人出资经营”,在纺织、化学、机器、水电、
印刷和饮食六类工业中,日本人投资额高达81.19%。当时,青岛港的进出口“输出者
多为生货,价格甚为低廉,输入者均多熟货,且多为我国输出原料制成者,似此以为
原料,加工制造后,复售诸我国,从中吸取无穷之利润,得失相较,岂止倍徙”。日
本控制下的青岛港的对外输出货物主要是由山东各地搜刮来的煤、铁等矿产和农副产
品。青岛港出口大宗货,煤炭和原盐主要输往日本。农副产品中的鸡蛋,1923~1927
年半数以上尽往日本, 高者如1923年竟占鸡蛋外者总出口量的99%。青岛港输入的货
物,多数是工业制成品和日用消费品,甚至连香水、口红之类的奢侈品也大量涌入,
充斥青岛、山东各地。日本为牟取高利、转嫁危机,还通过青岛港向山东倾销废铁、
旧衣等。“民国十二年九月,日本地震后,日本即有大宗废铁之市场,因彼等急欲清
除灾区,故将废铁廉价售卖……(青岛港)进口四万五千余担,较上年增约一万五千
余担”。1924年,青岛港“进口贸易所堪注意者,为日本旧衣运入二万四千七百担,
共值四十一万二千两。此衣大半破损”。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主要货物的出口完全为日本垄断。1938年,牛肉、盐、棉
线、 棉籽、落棉100%输往日本;麦糠99%,骨粉98%,花生饼84%,牛皮72%,棉花61%
输往日本。外贸进口的主要商品,亦以日本为主。1938年棉织物(印染)100%来自日
本,棉织物(漂白)各种棉织品99%,金属制品98%,海产品97%,杂货80%,木材75%,
医药化学制品83%,纸、书籍83%等均来自日本。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港货物进口以美货为主,青岛港贸易空前入
超。美国利用青岛港,通过合与走私,明运与暗渡等手段,大量推销剩余商品,石油、
塑料制品、卷烟棉毛织品等工业制成品涌入青岛。美国倾销的商品,由于成本低廉加
之低汇率关税或无关税, 价格一般较国内产品低50%,美货涌入造国货滞销,青岛市
场顿时成为美货市场。青岛全市1400家工厂,只有1/4苟延残喘。
建国初期,青岛港从国家利益出发,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采取了“量出为
入,扩大输出,管理输入”的政策,进口以国内工业生产实际需要为标准,争取工业
原料、器材的进口,禁止国内能够生产自给或者根本不需要进口的货物进口。青岛港
的对外贸易在整个恢复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1949年6月15日至11月,为“以货易货”阶段。这一阶段,根据青岛的实际
条件,根据解放区与国外汇兑关系尚未建立的客观情况,先行公布了“以货易货”的
暂行办法,以“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代替结汇;凡出口物资,必须有等值物资入
口。“以货易货”虽然是特定条件下采取的被动政策,但恢复和开辟了一些国际贸易
关系,进出口贸易总值有增长。1949年9月、10月和11月,总值均逐月增长。9月贸易
额为214.8万美元, 10月增至721.7万美元,11月更达932万美元。“以货易货”的政
策,为以后阶段的进出口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1949年12月,华东区和山东省正式公布了对外贸易管理办法,此后至1950年
6月, 为结汇实施阶段。结汇制度的优点,有仅在于它能更好地推广输出,有计划地
掌握与使用外汇,而且能使进出口商经营进出口业务更为便利。这一阶段,港口装卸
货物进出口额,由解放前乃至第一阶段的入超转变为出超。1949年12月,实行结汇制
度的首月,出口总值达209.2万美元,进口总值133.7万美元,出口值为进口值的1.56
倍强。 1950年1~6月, 始终出超,进出口总值为2000余万美元,出口值超过出口值
500余万美元。1950年1~6月和1949年6~12月相比,出口增加14.75%。1950年上半年
对外输出货物品种增加到110种,比1949年下半年增加41%。
三、 1950年6月以后,为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外贸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
1951年较1950年增长70.93%,1952年较1950年则增长190.7%。外贸进出口总量1951年
较1950年增长17.6%, 1952年较1950年增长40.31%。外贸进出口总额1951年为1950年
的169.61%,1952年则较1950年增长352.75%。青岛港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进出口
商的增加。1950年2月,进出口商从解放时的14家增至130余家。
解放初,由于美国的封锁,加之青岛港处在恢复时期,外贸比重很低,进口大于
出口。 1949年出口仅有金属矿石、盐、棉纱布类,全部出口量仅2.6万吨,只相当于
同年进口货物中的粮食一项。1950年出口货物中金属矿石和盐为大宗,此外还有植物
油等, 总计17.2万吨。而同年进口棉纱布类11.1万吨,粮食2.1万吨,加上原油及其
制成品共达22.7万吨。
1951~1957年,出口大于进口,但进出口量均不大,在港口吞吐量在所占比重很
小。 出口大于进口,是由于金属矿石的出口增加。7年间,除1957年略低外,余年均
在14~18万吨左右。盐的出口1956年、1957年分别达到12.6万吨和15.8万吨。同时出
口货物中有新货种的开辟。
1958~1974年进口量大于出口量。钢材进口1958年突增至21.1万吨,1973年曾达
53.7万吨,是建国以来钢材进口最多的一年。化肥、粮食、非金属矿石也是这样。化
肥1958年进口14.3万吨,最高1970年达50.3万吨;粮食1961年进口18.2万吨,1964年
~1968年保持在22.4~30.9万吨的水平,1973年最高为50.6万吨。非金属矿石一类,
1958年以后,除1962年未有进口外,历年均有进出口,1973年出口曾达到36.6万吨。
1978年~1990年,是改革、开放的12年。对外贸易的增长,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增
长,均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国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国内贸易的增长速度,1984年、
1985年和1986年,国外贸易在港口吞吐量中的比重,分别为50.18%、59.66%、53.8%,
已经超过国内贸易。1979年以来,外贸出口均大于外贸进口,1979~1986年总出超达
1514.2万吨。 特别是1984~1986年出超尤多,3年达1088万吨。外贸出口所占的比重
也是相当高的,1979年以后均在54%以上,1990年则达62.37%。
地方港贸易 1892年青岛建港后, 地方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据《海云堂随记》
1896年所记:“吾胡氏原籍云南,明洪武迁东鲁,……结为上庄(即青岛村)、下庄,
□□□□,□□□□,濒近海隅,航运通达,□□往来极盛。昔增瑞公先为元昌协代
营土产南货,□□□□,转运它口。……至□□□□平度兰底万家祥泰号,张家元昌
协号与瑞茂合资一万三千吊,设瑞泰协、广绍徕,……各口商家咸乐交易……贸易悉
通,船舶□□。……邑劳山盛产水晶,……往昔南船多来口采置。同治九年,顺兴、
义兴集金共垦,远销至沪广,大者约银五十余两,中二十余,小者、次者十余两不等。
……披猪为附近各口出销大宗,多销往闽浙各口。”此外,塔埠头、金家口、女姑口
等港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青岛小港、大港建成后,形成了自然的分工。青岛大港面向全国沿海和国际港口,
青岛小港和地方港主要是对山东沿海港口,进出小港的船舶主要是帆船,可泊约1000
艘。1900年进出胶州湾的民船已达4695艘,1912年更达10490艘。
青岛小港逐渐成为民船和帆船的集中地,民船贸易越来越发达,进入胶州湾诸港
的船只,差不多都被吸引至青岛小港。
小港的货物吞吐量亦有较大增长。1921年以前,小港作为青岛港的一部分,吞吐
量是合并计算的。此后则分项统计。
青岛小港和地方港的进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青岛大港的进出口。由小港出口
运往近海的主要是大港的进口货物和青岛产品,有各类棉制品、麻袋、火油、颜料、
纸张及小五金等;进口的主要是农副产品,有花生、棉花、小麦、大豆、鸡蛋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青岛地方港的贸易活动仍很重要。50年代,青岛小港
贸易的大宗货物有小麦、花生仁、花生油、禽蛋、豆饼及部分渔需物资和工业产品。
小麦、花生、花生油和粮食占相当数量。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矿物性建筑材料等工
业产品比重逐步增大。人民政府不仅对老港进行扩修整治,并新建了若干港。1958~
1984年, 用于青岛小港、黄岛港、薛家岛港码头、仓库等设施的投资约244万元。其
他由乡镇及企业集资兴建的港口码头有大湾港、红石崖港建材厂码头等。青岛地方港
对当地经济和民生、对青岛港地方腹地经济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青岛港的贸
易活动也有辅助和补充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传统贸易有突破。青岛小港贸
易近几年已发展到深圳、广州等南方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