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供电设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0&rec=32&run=13

青岛港的供电设施始建于20世纪初,1906年青岛港五号码头的浮船坞建成。该坞
兴工六载,耗资500万马克,后称青岛造船所。该所有变电所3座,电源来自青岛电厂。
各码头均有配电箱,船一靠岸,即可接用岸电。船厂后毁于战火,浮船坞亦被日本劫
走。此后在帝国主义侵占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港口变电设施没有什么发展。至1949
年,青岛港仅有1座变电所,几处露天变压器组。
建国后,随着港口的发展和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电量迅速增加,
供电设施发展很快。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一、 恢复阶段(1949~1960年)。建国初,青岛港仅有1座35千伏总降压站,设
有2台1000千伏安变压器。1960年起,港口生产用电改由青岛市电网以3.3千伏直接供
电,供电设备总容量为2700千伏安。
二、 发展阶段(1961~1972年) 。港口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全港年耗电量由
1957年的86万度, 猛增到1961年的264万度。由于港口对电的需求量大,1960年由青
岛市第一、二变电站直供港口用电,以380伏供应机械动力设备,以220伏供应照明;
并相继建立了一号码头和中港2个变电所。 1961年成立供电站,负责全港供电管理。
1964年12月15日, 建成35千伏总降压站,安装容量为2×1800千伏安,后又增设了船
厂、二号码头变电所。1968年,煤炭装卸由一号码头迁至七号码头,同时新建七号码
头变电所和坑道操作台,铺设了一号码头至四号码头的电力电缆。这个时期,港口供
电能力和技术水平均有很大的发展。
三、升压增容阶段(1973~1978年)。1972年下半年,港口的电力负荷达3340千
瓦,已经饱和,根据近期港口发展状况,亦不敷应用。1974年开始筹建新港区总降压
站。 1975年8月至1978年11月建成新的35千伏变电站(原35千伏变电站拆除)。二次
变电站的设备和供电线路相应改为10千伏,总容量8680千伏安。1977年和1978年还分
别建成了六号码头、修建处变电所。
四、变电所改建及八号码头供电工程(1979~1985年)。随着港口的发展,新建
供电设施和扩建工程更显规模。1981~1982年,投资17.5万元,扩建了七号码头操作
台电气部分。 1981~1984年新建一号码头变电所。1985年投资3.6万元,为变电所更
换新电容器68台;还投资357万元完成了八号码头的“供电工程”,该码头3个变电所
于同年10月18日正式运行。
青岛港目前分两个供电系统:一是青岛港区供电系统,由青岛发收厂设两回35千
伏供电线路直供总降压站,下设10座变电所,由供电站统一管理。二是黄岛油区供电
系统,由胜利油田末站降压站供给油区中心配电所两回6千伏供电线路,下设3个变电
所,由油区直接管理。港口供电设施的发展,有力地保证了港口用电的需要。1978年
港口供电仅2066134度,而从1979年开始,年供电量均为1978年的5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