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岛小港码头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0&rec=18&run=13

小港码头始建于1899年。该港位于大鲍岛西北端,中港以南,在那里兴建了两座
防波堤。 北防波堤长453米,顶部宽2.5米,底部宽35米,在基准水位上高度为5米,
系二侧坡式防波堤,以防西北风。南防波堤长142米,顶部宽2.5米,底部宽30米,基
准水位上高度为5米,系二侧坡式防波堤,以防西和西南风。港内1901年建成木码头1
座,长150米,宽6米。木码头两边可停靠2艘小吨级海轮。码头上有铁路和干线联接,
配有起重机装卸。1901年建成的小港口门宽100米,水域面积3.4万平方米。建成初期,
码头由德国殖民当局直接控制,主要用于装卸军火、建筑材料等物资。此后逐渐为民
船贸易港。
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从掠夺目的出发,考虑到大港从事外贸活动必须由小港
这样的内贸港进行补充,以利胶济铁路影响不及的沿海货物的吸收和进出口物资的疏
散,把小港建设放到重要位置。1916年12月开工兴建的小港堤岸工程,沿小港的北、
东、南筑堤。1918年5月竣工,共建北岸740.7米,东岸481米,南岸526.7米,总长度
达1748.4米。1920年,日占当局对小港进行了大规模疏浚,使较大型帆船安全停泊抛
锚。同时兴建1座长158英尺、宽30英尺的浮码头,1921年4月完工。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的1932~1936年,在小港新建二号、三号浮码
头。
1949年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陆续修建了南北防波堤,疏浚港池航道。1953年,
在小港新建一号浮码头,港口初具规模。一号码头与二号码头结构式类同,其主要结
构及尺寸以一号码头为例:桥面为混凝土方块重力式结构,顶标高+5.5米,顶宽9米,
长5米;底宽9米,长6.8米,底部为抛石基床。钢引桥,两架并放,钢结构,木板面,
每架宽2米, 长15.4米,高1.5米。浮码头为钢结构,长47.6米,宽10米,高1.9米,
排水总吨位200吨。系船桥墩1座,混凝土方块结构,顶标高+5.3米,顶宽7米,长2米;
底芝9.4米, 底部为抛石基床。一号码头设计底标高-3.70米,两边可同时停靠100吨
左右客货轮4艘,或300~600吨货轮2艘。
1958年以后,随着青岛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海上运输的需要,在小港原来基础上
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工程。小港莘县路岸壁码头扩建工程于1958年底开工,将原斜坡
岸壁改建为直立岸壁,并增设装卸机械,扩大货场。加快场地周转,以满足转运胶南
矿石的需求。工程共改建岸壁478米,概算总投资10.01万元,整个工程从勘探到设计
施工均由山东省海运局筑港工程队承担。为加快施工进度,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方
法,工程至1959年初完工。改建后场地面积增至7500平方米,年矿石吞吐量设计能力
为90万吨。
小港莘县路码头扩建工程于1959年12月开工,由海运局筑港工队承建施工。码头
岸壁采用重力式垂直方块结构, 顶标高+0.4米,港池标高-3.5米,泊位水深4.0米。
码头前沿岸壁长100米, 两端为垂直护岸结构。新旧岸壁间相互平等,间距15米,其
间用砂石料填起作为货场,扩建后货场增至3900平方米。码头预算造价617451元。工
程至1960年4月27日完工。1960年,港口最大吞吐量达60~70万吨。
青岛新港一号、二号码头的改建工程自1969年第二季度开始,由青岛海运局三结
合设计组进行勘探设计, 于同年6月10日完成初步设计。青岛新港一号、二号码头原
系浮码头,作业场地狭窄。随着潮水涨落幅度大,有时落差达3~4米。装卸货场需经
引桥通过卷扬机牵引,不但影响装卸效率,而且劳动强度大,操作极不安全。因此决
定对新港一号、 二号浮码头进行改建。 码头为四级水工建筑,宽突堤式,概算投资
65.66万元。码头顶标高+5.4米,底标高-0.4米,前沿线长136米,南侧长43米,北侧
长53米,小型客轮可停靠于北侧,丙型客货轮可在南侧靠泊。码头断面为带卸荷板的
方块重力式结构, 码头自上而下为高2.5米的浆砌块石胸墙,高1.6米、悬壁1.5米的
200号混凝土卸荷板;其下为2层高2米、宽2.4米的方块,底层方块高1.6米,底宽3米;
方块下为厚0.5米左右的抛石基床, 基床直接筑于挖泥后的岩盘上。青岛新港工程边
设计、边分段施工。南段包括南侧43米及西侧50米,北段包括北侧50米及西侧剩余86
米。南段工程于1970年7月1日完工。1971年4月,码头工程全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