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船舶供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0&rec=103&run=13

青岛港对外轮的供应始于19世纪末。1895年沙俄舰船来青岛港寄泊过冬,衙门桥
码头即向其供应煤炭和淡水等。进入20世纪后,来青岛港的中外轮船逐渐增多。由于
外轮远程来港所需的燃料、淡水、其他船用物料及生活日常用品有时需在青岛港临时
补充,外轮供应业务逐步发展起来。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经营外轮供应的商家
有设在青岛市场(今市场三路人民市场)内的义顺利商号及一些定地点或不定地点的
扁担商、摊商以及其他寥寥无几的坐商户。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外轮供应的商
家大为增加,规模上亦大为发展。特别是许多扁担商、摊商逐步发展为坐商。这个时
期,供应外轮的坐商主要有:经营日用杂货的周村路恒昌福,河北路的成记、和源、
茂盛、德记、谦顺号;经营罐头食品的同顺号、信盛号,市场内的亚鲁商行,高密路
的宜泰号、合记,湖南路的新利行,德县路的天泰和,冠县路的协栈号;供应粮食制
成品的有沧口路永泰号;专供商船蔬菜的有金昌利、永昌福、四和成、顺成永、江南
牛肉庄等商号。南京国民政府第二统治时期,几家大的营业户垄断了外轮供应业务市
场。他们之间出现了自愿结合,带有行业性的联营关系。他们按照船方要求有计划地
满足供应和服务。1949年外轮供应长期分散的状态基本结束,由扁担商、摊商到坐商
的个体经营已初步形成联营,对外轮的供应由招商局统一管理。这种经营已初步形成
联营,对外轮的供应由招商局统一管理。这种经营形式的出现,为后来形成专业性外
供机构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人民政府北洋区海运管理局接管了招商局,管理经营外轮供应的一切业
务。1952年,青岛外轮代理公司接管了经营外轮供应的部分业务。后来根据国家外贸
部、海员总工会的指示,为便于海员生产日用品的购买,争创更多的外汇支援国家建
设, 于1956年7月青岛海员俱乐部(现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内设国际海员供应部。
由山东省外贸局、海员工会、海关、外轮代理公司以及各出口专业公司组成管理委员
会。在该委员会领导下,按规定进行供应工作。1957年,青岛口岸外轮服务部成立,
统一管理青岛口岸对外轮的供应和服务。该供应机构几经变化,1983年定名为青岛市
对外供应公司。对外轮的燃料供应,1972年以前和船用物料、食品供应一样,由青岛
市有关单位一体承办。 1972年4月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青岛分公司成立,专门负
责燃料油、润滑油和淡水供应。
80年代,青岛港专门对外供应的机构有:一、青岛市对外供应公司,供应外轮食
品、船用物料和船员所需的各类消费品。二、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青岛分公司,
供应船舶燃料油、润滑油及淡水。该公司备有供油船、供水船,可直接送至需要的船
舶靠泊地点。三、青岛外轮服务公司,提供外轮扫舱、加固船上物件等劳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