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0&rec=1&run=13

青岛,是中国著名的海港城市之一。自春秋到金元,今青岛所属县(市、区)的
沿海线上,都有海港和港航活动的记载。明清之际,董家口、古镇口、宋家口、柴胡
荡、灵山卫、唐岛口(积米崖)、薛家岛、女姑口、沧口、青岛口、沙子口、登窑口、
金家口(今金口)等港口相继兴起,并成为青岛近代海港的基础。鸦片战争后的1865
年,塔埠头、金家口、青岛口设有东海关分关,灵山卫、女姑口、沧口、沙子口、登
窑口和薛家岛则设有海关分卡。
1891年6月14日, 清政府议决在胶澳建置设防,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
1892年,青岛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即青岛前海栈桥兴建。此外,在青岛河入海口以南
兴建了“衙门桥”。这两座码头的兴建,是青岛建港的开端,也是青岛港航活动的转
折,对青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重要影响。在港航业方面,船舶往来
极盛,航运通达。青岛港外通朝鲜,北通辽宁,南通江浙闽粤,以及山东诸港。进出
口贸易亦很活跃。特别是农历三月,天后宫庙会期间,船舶云集于青岛口内,甚为可
观。 在渔业方面,青岛(包括女姑口、沧口)共有渔船370余艘,渔汛时有外地几百
艘渔船泊此。在商业方面,市面既有行商,亦有坐商,还有摊商。建港后商铺很快发
展到49家。1896年末,商铺增至61家。1897年春,增至65家。随着港航活动的发展和
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活跃起来。由于青岛港的建设和发展,青岛已成为相当繁荣
的市镇。
1897年11月, 德国侵占青岛。1898年3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
约》。同年9月2日,青岛港作为自由港对世界各国开放。德国侵占青岛是为了在东亚
谋求一个立足点,参加瓜分中国,并作为向远东扩张的根据地。德占当局从久利益出
发,优先发展港口、铁路,并以其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以其利润用于扩展城市建设。
1899年第四季度即着手在胶州湾内兴建防波堤, 1901年建成小港。1904年3月建成大
港第一码头北岸5个泊位, 胶济铁路亦和港口专用铁路相接。到1908年,第二、四、
五码头和船渠港先后竣工,并建成相应的仓库、堆场、航标等配套设施。1906年还在
第五码头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1.6万吨浮船坞。 全部建港费达5000万马克。随着青岛
港的建成,以及铁路的铺设和厂矿的开发,青岛港的贸易得以长足发展。1904年,青
岛港的贸易额为1330.92万海关两,在华北5港(天津、大连、牛庄、烟台、青岛)中
居第五位; 1913年,贸易额已达到6044.89万海关两,居第三位。随着港口经济的发
展,贸易的扩大,青岛的近代工商业也日益发展起来。德占时期,驻青的洋行已发展
到10余家,工厂有蛋厂、啤酒厂、电灯厂、自来水厂、面粉厂、缫丝厂等,银行有德
华、俄亚、香上、中国、正金等10余家。德国殖民当局的地方收入逐年增长,1902年
仅30.4万马克, 1911年则增至508万马克。其中,仅1909年、1910年两年港口收入即
达494.8万马克,已与德国1898年拨款兴建青岛港的500万马克相差无几。
1914年11月,日本侵占青岛后即谋求在青岛港的垄断地位。从1915年至1922年,
日本在各国进出港船舶和各国对青岛贸易中始终占居首位。1913年日本进出青岛港船
舶仅占各国总数的29%, 船吨数占总吨的18%,贸易额占总额的37%;而到1921年已分
别占74%、 64%、87%,占居绝对优势。日本利用攫取的特权大量倾销日货,疯狂掠夺
中国资源,从而使青岛港的输出入货物急剧增加,贸易额暴涨。1915年青岛港吞吐量
为35.86万吨,贸易额为1344.66万海关两。1922年吞吐量已达144.72万吨,贸易额已
达9835.16万海关两, 分别增长了3.04倍和6.31倍。日占当局“把实业利益置于对华
方针的首要地位”,利用青岛的腹地资源着力发展实业。至1922年,“日本资本在50
万元以上者已有八十家”。日占当局还设立朝鲜银行、正隆银行,完全控制了青岛金
融市场。随着日本移民的大批涌入,青岛的市政建设得以发展。至1922年,城市规模
比德占时期约扩大3倍。这一时期,日本从青岛搜刮了1.14亿金元。
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在北洋政府统治下,青岛港虽“不复为一、二
国家所独占”,但“十之八九均系外轮”,主权得不到保证,尤以日本势力根深蒂固,
港口呈现“外轮压倒国轮” 、 “外货压倒国货”、“外商压倒华商”的畸形局面。
1924~1928年,青岛港进出口船舶保持在2315~3967艘之间,船舶总吨保持在344.79
~656.14万吨之间, 而国轮进出口未超过500艘,总吨未超过50万吨。在这样的背景
下, 1922~1928年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贸易额增长幅度有限。 1928年港口吞吐量为
188.63万吨,贸易额为1.42亿海关两,大大低于前两个时期的增长幅度。
1929年5月, 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了青岛,但青岛仍未摆脱外国帝国主义的经济控
制。在青岛港对外航线上,行驶的主要是外轮;在青岛港码头上,靠泊启离的主要也
是外轮。30年代青岛的17条近海航线,外国垄断了11条;16条远洋航线则全部被外国
垄断。但中国招商局等近20条船只坚持在青岛近海航行,抵制外国对青岛近海航线的
垄断。 这一时期比较安定,形成了港口发展的有利条件。货物吞吐量,1930年为190
余万吨, 1936年达到280余万吨, 贸易额有6年达到2亿元以上; 船舶进出口最低为
3600多艘次, 最高1936年达到4800余艘次。港口建设亦有所发展。1932年7月至1936
年2月,投资390万元兴建了第三码头,该码头是大港兴建20余年来最大的建筑工程。
1932~1934年是青岛港在全国地位上升时期, 1932年、1933年贸易额为第五位,1934
年超过广州港,居第四位。年进出港口的国轮逐年增加,船舶总吨1934年比1932年增
加41.23万吨, 增加吨数超过1932年的进出口船舶总吨。这一时期,青岛的民族经济
得以发展。 近海民族航运业已有船行10余家。民族工业已有150余家,冀鲁针厂的针
行销南北各地,茂昌蛋厂的冻蛋远销欧美。民族商业活跃,从1932年到1933年,新开
的3000多家商店大部为国人所开。金融业打破了日本正金银行在青岛的金融垄断,青
岛金融机械已达24家,成为山东的金融中心。其间,港口收入仍是青岛财政收入的重
要来源。1933年青岛财政收入总计540余万元,其中港口收入190余万元,占总收入的
35%。
1938年1月,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日军严密控制港口,青岛港处在法西斯殖民
统治之下。1940年,青岛港的31个码头泊位,被日军占用8个;8座前方仓库,被日军
占用2座;16座后方仓库,被日军占用11座。日本被为了扩大掠运,适应“以战养战”
的需要, 于1939年12月到1943年9月建成六号码头2个泊位,于1940年3月至1943年末
建成一号码头南岸3个泊位。日本占领8年间,为了扩大战争,支撑国内日益严重经济
危机,通过胶济铁路疯狂地掠运山东物资。1940~1943年,日船进出青岛港占各国总
数的80%以上。 1939~1945年,港口吞吐量每年均大幅度出超。日本的垄断和掠夺,
使青岛港的吞吐量和贸易额呈现病态的增长。
日本投降后,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1945年10月,美军在青岛港登陆,
与国民党军队“即将码头、船位、堆栈、仓库等大部分占用”、“青岛商港……几成
为军港” , 军事运输繁忙,正常贸易难以开展。商船进出港数,跌进历史低谷,是
1912年以来的最低时期,货物吞吐量也仅为20年代水平。由于美国通过各种途径倾销
商品,货物进出口年年入超,3年总入超竟高达69万吨。
1949年6月2日, 青岛解放,青岛港回到了人民手中。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和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青岛港的疏浚、修复,使之由战争年代破败残缺、港口
淤滞、不堪使用的状态中复苏为新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之一。至1959年,与
青岛港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已有24个,年进出港船舶达2000余艘次,年吞吐量从1950年
的126万吨增至556万吨。进入60年代,国家先是处在经济暂困难,缩短基建战线,贯
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继而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虽然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但青岛港口建设和生产却仍有较大
的发展。1966~1968年,青岛港自力更生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煤炭专用码头,并
对一号码头南岸进行了技术改造。港口装卸能力、机械化作业水平较建国初期也有了
一定的提高。1973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000万吨。
7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外关系的改善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港口滞压船只的
局面亟待解决。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外贸需要,周恩来总理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
貌”的号召。从此,青岛港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时期。青岛市成立了港口建设指挥部,
组织领导青岛的港口建设。至1976年,建成原油输出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黄岛一期
油码头。1975年,青岛港通贸国家和地区已达到90余个,港口年吞吐量增至1542吨。
1978年,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港进入了大规模投资建设的黄金时代。1985年底,
建成拥有2~5万吨级泊位8个,年吞吐量400多万吨的中国最大的件杂货码头——八号
码头。1988年底,建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原油输出码头——黄岛二期油码头的20万吨
级深水泊位。 1990年底,建成前湾新港区一期工程的2个杂货泊位,使青岛港成为拥
有全国最大的、 能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综合性杂货码头和全国最大的、能停靠20万吨
级油轮的原油进出口码头。 港口生产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1987年港口吞吐量突破
3000万吨,比建国前最高年份1940年的319万吨增长8.5倍。1986年创利润1.03亿元。
至1990年, 青岛港的港口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建国前的6座码头36个泊位
增加到12座码头66个泊位。码头的兴建,生产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使其成为中国沿
海以能源输出为主体、散什货并重,集水路、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
枢纽大港。青岛港已与121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个港口通航贸易,年出入青岛港的船
舶达3000多艘次。1990年,港口吞吐量完成3034万吨,列上海、大连、秦皇岛之后居
全国海港第四位,港口总收入达2.6亿元,实现利润8719万元。
青岛的地方港口自德国侵占青岛兴建青岛港后,受到很大冲击,航运业大受影响。
但经过一个时期的自我调节、平衡,仍有一定能力维持下去。柴胡荡(大港口)在民
国初期有栈房20余间,南方商船载运木料来此销售,回载土产。■口港在民国初,有
上海、连云港、宁波、青岛等地的大船云集,仅为来港船只服务的船行、代理行、饭
店等就有70余家。 塔埠头在鸦片战争前后,有5条航线通往南(上海、明州、福州、
香港)、北(盛京)。青岛大港、小港建设初期,该港曾设有轻便铁路、仓库,以运
转、存储物资,支援建港。塔埠头——青岛间船只往来频繁,该港在淤废前是胶州湾
内主要民船贸易港之一。金家口曾跃居塔埠头之上,船舶辐辏,商贾云集,被誉为近
代沿海城市之冠。1922年,青岛的地方港如塔埠头、红石崖、灵山卫、女姑口、沧口、
沙子口、登窑口、薛家岛、金家口等均设有胶海关分关或分卡。当然,随着青岛政局
的变化,青岛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日渐加深,青岛地方港口的生存和发展,也是
艰难的。建国以后,青岛地方港口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从事山东沿海的客货运输
和渔业。地方海运扩大了经营范围,开辟了日本、香港、东南亚诸国和地区的航线。
青岛港和地方港口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青岛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发挥着积极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