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旅客列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9&rec=9&run=13

开行旅客列车对数 1902年6月, 胶济铁路青岛至潍县段建成后,日开行客货混
合列车1对。次年9月,青岛至高密、高密至潍县、昌乐至张店、张店至周村每天各开
行混合列车1对。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后,开行长、短途混合列车14对。1906年4
月, 胶济铁路开行旅客列车5对,张博支线开行旅客列车2对。1908年7月,始开行青
岛至济南的3/4次特别快车,车次编定以向青岛方向运行为上行,车次编号为双数;
向相反方向为下行, 车次编号为单数。1914年,青岛至济南间开行旅客列车1对,混
合列车1对, 张店至博山间开行旅客车1对、混合列车1对,青岛至高密、青岛至潍县
各开行混合列车1对。 1915年后,青岛至济南开行旅客列车3对,混合列车1对。1923
年,青岛至济南开行1/2次、3/4次、5/6次旅客列车3对和混合列车1对。1926年,
青岛至济南原1/2次改为旅客快车。1935年4月1日,青岛至北平间首开旅客列车,每
周二自青岛开行, 周五自北平开行。 4月16日, 青岛至北平间首次开行旅游专车。
1936年, 开行青岛至济南特急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快车各1对;青岛至潍县、坊
子至济南、 张店至博山、 淄川至洪山、金岭镇至铁山5个区段各开行混合列车1对。
1942年, 青岛至北平开行801/802次直通急行旅客列车(直快)1对,青岛至济南间
开行特别快车(特快)1对、普通旅客列车(普客)1对,青岛至潍县、青岛至高密间
各开行普客1对, 张博支线开行混合列车2对。1946年1月10日,胶济铁路分割为青岛
至蔡家庄、虾蟆屯至大圩河、辛店至济南几个不连结、不固定的区段开行混合列车。
1947年1月6~14日, 青岛至济南间开行特快、寻快(普快)、混合列车各1对;3月4
日,只青岛至南泉间开行混合列车1对;10月,青岛至蓝村间开行混合列车1对,交通
车2对。
1948年后, 人民政府在已解放了的地区内组织抢修恢复通车。1948年3月,张博
支线开行混合列车1对。1949年6月28日,青岛至蓝村间开行混合列车2对,8月开行青
岛至济南、高密、蓝村混合列车各1对。
建国后, 开行旅客列车对数逐年增多。1949年11月15日,开行青岛至北京116/
115次普客。车次编定以向北京方向运行为上行,车次编号为双数;相反方向为下行,
车次编号为单数;1950年4月15日,开行青岛至浦口168/165次直通旅客列车(直客),
改青岛至北京116/115次普客为104/103次直通旅客列车(直客)。1954年5月21日,
改青岛至北京104/103次直客为22/21次直快。 1956年共开行各类旅客列车9对,其
中直快1对, 直客1对,普客3对,市郊列车4对。1957年1月,增开青岛至沈阳76/75
次直客和济南至烟台、 济南至坊子、济南至张店3对普客。1959年11月,增开烟台至
浦口直客。1965年停开烟台至浦口直客,增开烟台至济南快车。1968年11月,青岛至
浦口的直客延至南京(西)。1975年9月1日,增开青岛至兰州104/101次直快。1978
年8月1日, 增开青岛至上海134/131次直快; 青岛至兰州的直快改为青岛至宝鸡。
1981年11月1日, 增开青岛至通化108/105次,烟台至北京248/247次直快;青岛至
沈阳的直客改为直快,青岛至宝鸡的104/101次又延至兰州。1985年4月1日,增开青
岛至北京26/25次特快、青岛至武昌214/211次,烟台至真如284/281次直快和青岛
坊子普客;青岛至烟台的普客改为普通旅客快车(普快)。1986年后,增开青岛至济
南游12/11次特快、四方至太原276/275次直快;济南至烟台93/94次、青岛至烟台
95/98次改为管内特快。1990年,青岛铁路分局共开行旅客列车28对,与1956年比较
增加2倍。 其中,特快由零增加至4对,直快由1对增加到9对,普快由零增加到3对,
普客由4对增加到6对;市郊列车由4对增加到6对。
建国后,还随时根据客流增减变化情况,适当增开或停开旅客列车。春节前后增
开青岛至济南、北京及东北境内的临时旅客列车,暑期增开青岛至北京的临时旅客快
车,“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开行青岛至高密或潍坊间的旅客列车,淄博元宵灯会
期间开行张博支线临时旅游列车。
旅客列车编组 1904年, 开行的长、短途混合列车仅编挂客车3辆。1928年,旅
客列车编挂小工车和头等、 二等、三等车6~7辆。1935年6月,在青岛至济南的特快
列车编挂1辆头、二等卧车和饭车。在21/22、51/52次长途旅客列车各加挂1辆饭车。
1936年以后,青岛至济南1/2次特快列车编组顺序为头、二等寝车和二、三等客车及
守车共9辆; 青岛至济南11/12次快车编组顺序为头等客车、头等饭厅车和二、三等
客车及守车共9辆;青岛至济南51/52次普客编组顺序为头等客车、头等饭厅车和二、
三等客车及守车共10辆;青岛至潍县71/72次,济南至坊子73/74次混合列车编组顺
序为二、 三等合造车,三等客车和守车,共8客车和25辆 (以内)货车;张店至博山
201/202和209/210次混合列车编组顺序为头、二等合造车和二、三等客车及守车,
共7辆客车和25辆(以内)货车;淄川至洪山261/262次和273/274次混合列车编组顺
序为二、三等客车和守车,共4辆客车和25辆(以内) 货车;金岭镇至铁山251/252次
混合列车编挂有客车1辆和25辆(以内)货车。
1949年7月胶济铁路修复通车后,普客编组10~12辆,混合列车编挂三等客车2~
4辆, 市郊列车多以棚车代客车。1949年12月,青岛至济南171/172次旅客列车编挂
有1辆软卧车。 1954年以后,客车编组辆数12~14辆。直通旅客快车编组顺序为行李
车、宿营车、硬卧车、餐车、硬席车、邮政车。短途列车因无行李、邮政车,机车后
挂1辆隔离车。进入70年代后,陆续取消隔离车,市郊列车改用新型专用客车。
1980年以后,根据客流增长的需要,陆续对胶济、蓝烟两线进行延长到发线、站
台等技术改造,扩大了接车能力,青岛至北京的239/240次扩编至15辆,1985年10月
又扩编至17辆。1990年,特快编组12~16辆,编组顺序为软卧车、硬卧车、餐车、硬
座车、行李车与邮政车;直快编组14~18辆,编组顺序为软卧车、硬卧车、餐车、硬
座车、邮政车与行李车;管内快车编组14辆,编组顺序为软卧车、硬卧车、软座车、
硬座车、餐车、邮政车和行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