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落实地震异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8&rec=33&run=13

崂山县城阳公社仲村地裂缝 1982年8月24日,据报:崂山县城阳公社仲村发现地
裂缝。28日起,根据山东省地震局的意见,市地震办公室组织山东海洋学院、中国科
学院海洋研究所、地质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崂山县科委、即墨县科委及崂山县城阳公
社的负责人先后四次赴城阳公社仲村现场调查。1982年7月6日,该地区出现两条地裂
缝:一条近东西向展布,走向85°左右;另一条走向北东25°~30°,且规模较大。地
理位置在仲村西北面约400米左右的农田里,北纬36°20′,东经120°25′。近东西
向一条地裂缝横垮青岛——即墨公路,断续延伸290米左右,缝宽3~40厘米不等,裂
缝深数米。1980年曾在该裂缝处打井,当时即见到井壁自上而下有10多米深的裂缝,
再向下被水淹没。出现裂缝后,井水开始不旺(过去井水很旺,且抽不干)。北东25°
~30°的裂缝,与近东西向地裂缝的东段相交接,向北东断断续续延伸达300米左右,
直到即墨县东城大队南(距即墨县城5公里左右) 。裂缝形状部分呈雁形排列,有一定
规律性。 裂缝宽3~40厘米不等,裂缝也很深,与东西向断裂相似。这条地裂缝从地
表看是断续的, 实际裂缝大多是连接的。8月20日晨,两条裂缝附近的小周村和大周
村有5口水井同时发浑,直到9时30分后才开始转清。
该区域位于郯庐大断裂东侧的胶莱盆地。区域构造以北东向为主,主要断裂有即
墨——城阳断裂、院后——板桥坊——灵山卫断裂、丹山——湛山——薛家岛断裂、
劈石口——山东头断裂、王哥庄——沙子口断裂等。这五条主干断裂呈北东40°~50
°方向延伸, 近于平行和等间距离分布。各断裂之间距8~12公里,长度一般大于50
公里,破碎带宽数十米至数百米,断层面倾向东南或北西,倾角一般为70°~80°,
各断裂破碎带中普遍有挤压、扁重体、破裂岩、断层泥等,反映了断裂既有挤压,也
有拉张、剪切,性质相当复杂。即墨城西北方向呈放射状展布的断裂亦很发育,使该
区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构造背景。
经调查分析提出初步落实意见: 即墨——城阳断裂带是胶东的一条大断裂带,而
“仲村地裂缝”是在这条断裂带附近,裂缝的走向与该断裂方向是一致的,有一定规
律, “仲村地裂缝”不是地震异常,而是由构造作用引起的。为此,提出监测措施:
一、在地裂缝附近选择两口观测井。常年进行地下水位观测。二、崂山县仲村大队和
即墨东城大队要定人、定时、定点进行监测。三、宣传地震宏观异常知识,发动群众
监视异常情况。
青蛙早出蛰 1988年2月初, 青岛市出现50年来少有的雷雨天气。崂山马哥庄畜
牧场院内出现青蛙提前出蛰(一般在惊蛰后)的情况,认为属地震异常。
2月12日,市地震办公室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落实,分析研究认为:
青岛市从2月6~10日, 由于受青藏高原向东的高压气团影响,突然出现连续5天
的奇暖天气 (由零下7℃上升到零上13.9℃左右) 。2月10日闪电、雷雨交加,这是继
1931年以来第二次2月上旬出现早雷现象(通常为四五月出现);另外,从现场情况看,
建在洼地上的崂山王哥庄畜牧场,在1986年秋天搞卫生时,将大量的生活垃圾用砖砌
了一堵墙围,又用土盖平,垃圾受热后容易发酵,温度要比地面升的更高、更快,由
于高温和雷雨天气等客观条件,造成青蛙早出蛰,属正常现象。因而,排除地震异常。
地下冒柴油 1987年6月19日, 崂山县河套乡西罗家营村刚修好的养虾池,冒出
柴油160公斤左右, 时间持续了半月之久。渔民为保虾安全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但仍
有油花冒出,怀疑与地震的地下活动有关,即报告市地震办公室。对此,市地震办公
室与山东海洋学院(现青岛海洋大学)有关专家一同赴现场进行调查。
冒油的地点在胶州湾的西北部,大沽河入海口处,系崂山县河套乡西罗家营村属
地,涨潮时,海水可顺河流倒流于此。该地地质属第四系覆盖层,20~30米左右为细
沙,以下为火山喷发岩,其地质结构不具备成油条件。冒出的油经化验鉴定为轻柴油,
属成品油,排除地震活动造成的出油现象。
1989年地震宏观异常情况调查 一、 1989年4月,青岛市橡胶公司办公室出现了
大量蚂蚁群的异常情况。经迅速赴现场调查,并结合各种情况和条件的研究分析,及
时作出与地震异常无关的结论,消除了群众的疑虑。二、1989年10月20日,在国庆节
放假之际,接市北区阳信路12号居民电话,告其住宅地出现了地裂缝。赴实地察看并
作出调查结论: 非地震异常。地裂缝的造成主要是该住屋的阳台超载和建筑等方面因
素所致。三、1989年11月已进入初冬,但崂山县河套乡村民院内的梨树二次开花,引
起了村民的恐慌,认为二次开花是地震前兆,可能要发生地震。经多方调查、了解,
主要是因春天梨树的花蕾遭雹灾而导致两次开花,与地震无关。及时排除群众的疑虑,
稳定了民心。
1992年初异常情况落实 1月23日南黄海发生5.3级地震,对青岛影响较大,并出
现了微观和宏观异常现象。对此,地震办公室结合近期地震活动趋势,组织现场考察。
经分析确认三项宏观地震异常和三项微观地震异常。
宏观地震异常 一、市南区二炮疗养院一水库(面积约700平方米)1992年1月底以
来,积水水位上升1米以上。经考察分析推断:积水突然上升,是经过该处的北北西向
断裂活动引起的。 二、1992年1月23日地震前数日,潜艇学院饲养场饲养的荷兰猪出
现一直跳闹不安现象, 此与地震异常有关。三、1992年2月12~14日,市南区京山路
人防工程干道内三口水井、两座水池水位上升数十厘米。经考察推断,也是经过该处
的北北西向断裂活动引起的。
微观异常 一、 1992年1月16日至2月3日,潜艇学院观测井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
趋势。 2月3~7日水位呈上升趋势,7~13日,水位曲线出现了两个锯齿状尖峰,与1
月23日发生地震前水位曲线变化类似。此外,鲁16号井、市南区金口路井、即墨前东
城井、即墨市老干部局院内井、胶南寨里井和王台井、平度王家站井、黄岛区职业中
学井的地下水位变化旬均值均与去年年度规律不符,呈现趋势性异常。二、潜艇学院
深井地电阻率观测曲线也显示:1992年1月东西向电阻率,由6 000欧姆米下降到5 730
欧姆米; 南北向由5 300欧姆米下降到5 000欧姆米。2月5~11日,东西向和南北向电
阻率观测曲线均出现阶跃状异常;垂直向电阻率2月5~7日出现踞齿状异常。三、胶南
地应力观测数据显示,1991年12月以来,北西向地应力值由380上升到440。根据确认
的地震异常分析及1月23日地震后地震能量释放规律,估计还能有一次4级以上地震发
生(说明:1992年1月23日南黄海地震后,在这一地区已发生23次地震,最大3.6级,最
小1.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