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8&rec=1&run=13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
00′,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连接,西南与日照、临沂地区
接壤。 全市总面积为10654.1平方公里,市区以半岛状直接嵌入胶州湾和崂山湾,即
墨、胶州、胶南濒海,平度、莱西虽处内地,但都有河流入渤海与黄海。青岛市地势
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属海滨丘陵城市。
在全国地震区的划分上,青岛市属于华北地震区,处于郯庐断裂带、燕山——渤
海断裂带和南黄海断裂带的环绕之中。这些断裂带皆属活动断裂带,对应了中国东部
地区三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青岛地区及其附近陆地和海域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大地
构造位置为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胶南凹陷区中南部和胶
北隆起的南部。虽然该地区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三个地震带所发生的强烈地震,曾
给青岛及其邻近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和破坏。例如: 1668年7月25日郯城发生8.5级地
震,青岛的胶州、平度、即墨遭受严重破坏。公元前70年以来,青岛及其邻近地区,
有史籍和现代仪器记录的地震近90次。其中,5级以上的地震2次,4级以上地震14次。
1992年1月23日, 距青岛市117公里的南黄海发生5.3级地震,青岛市区和胶南市强烈
有感,影响烈度为5度。
青岛的地震观测比较早,19世纪末即开始筹备和组建工作。1909年正式在观象山
建立地震台,这是中国记录时间比较长的一个台。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至南京国民政
府第二次统治初期,地震观测时断时续,观测质量不高,观测资料严重散失,观测仪
器时常损坏。1946年8月20日才修复地震仪和地磁仪,重新开始观测。
青岛解放后,观象台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956年,地震仪、地磁仪及其部
分地震观测资料, 由海军北海舰队气象站移交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74年6
月,国务院批转中国科学院《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指出华北地区
地震形势趋于严峻,预测两年内将发生地震,进一步强调发动群众,加强群测群防队
伍,并部署了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区的地方地震工作任务,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各地的地
震工作机构。 1975年2月,青岛市地震办公室成立,开始统一管理青岛地区的地震工
作,并在工厂、学校、机关、农村和部队建立了一批群众测报点和宏观哨。唐山地震
后, 青岛市群测群防网点发展达到高潮, 仅微观观测点就近330多个,观测人员达3
560多人。
1978~1981年, 山东省地震局先后为青岛市增加两台DSL—1和DD—1型微震仪,
开始承担对青岛地区和南黄海海区的地震监测。1983年,由于各地区的群测群防网点
建设急速增长,缺乏统一规划,为了缩短战线,合理布局,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监视区
的工作,国家地震局决定对地方地震工作进行清理、整顿。重点加强地下水、动物行
为异常观测和科普宣传点的建设。自1985年起,经过发展、整顿和提高三个阶段,青
岛市的地震工作逐步建立了以测震、地下水位、地应力、地电阻率、电磁波、水温为
主体, 动物观测为辅助的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网络。 截至1992年底,青岛地区各县
(市)、区普遍建立地震工作机构,有省属地震科技活动中心地震台1个,地方地震台1
个, 前兆微观观测点3个,宏观观测点31个,固定地震宣传点13个。同时,还建立区
域性地震应急无线网络通讯和微机数据处理系统。
在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实践中,青岛市地震系统通过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宝
贵的监测数据和分析资料,为青岛市的地震预报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并作出了成绩。
1990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后,青岛地区首次进入全国确定的重点监视防御区。地
震工作队伍有了新的发展,组成以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微机管理、无线通讯等专业
技术队伍,协助有关部门完成青岛地区的地震综合防御研究、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
咨询服务工作20余项。主要有: 胶州市日用玻璃厂场址基本烈度鉴定、青岛电冰箱总
厂保税仓库场址工程基本烈度鉴定、青岛金富大厦场址工程基本烈度复核、青岛机务
段新建青岛客运站供热锅炉房及混凝土烟囱地振动影响危害测试等项目,对近场区和
场址区进行鉴定和安全性评价,对港务局码头扩建工程、流亭开发区提供技术咨询服
务。
1991年10月, 在监测手段设备极有限的情况下,成功的预报了1992年1月23日南
黄海5.3级地震,受到山东省地震局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