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污水处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6&rec=36&run=13

青岛建置初期,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所有污水,均通过天然冲沟自然流放。
德国侵占青岛后,建立了广州路、乐陵路、太平路、南海路排水泵站,均建有沉淀
池,藉沉淀对污水进行简单处理,广州路泵站污水池还设有铁网过滤。
污水处理方式均为一级处理,日污水处理能力为495立方米。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更换了乐陵路泵站20马力污水泵一台;更换了广州路泵站30
马力污水泵一台,使四个污水泵站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650立方米。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于1933年9月对第一、二、三污水泵站进行了改造,
将各泵站的污水处理池分别展宽、加深, 并一律增加铜页滤网,装置新式起重机,改善
污物清理方式,更换铁箅铁轨枕木并改善污水入口管路,改造后的泵站日污水处理能力
为9300立方米。1934年,增加第一、二、四污水泵站污水泵三台,使各泵站的污水处理
能力得到增强。至1935年,四个污水泵站年污水处理量可达100余万立方米。
1963年, 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团岛建设青岛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厂内建造
两个圆形双层污水池, 设计能力为日处理污水1.1万立方米,主要处理来自广州路泵站
输送的污水。该厂于1965年投入使用。由于进水量不足, 实际日处理污水仅为0.64万
立方米,处理方式为一级处理。污水经处理池过滤后排放入海,沉淀后的污泥作为肥料
运往农村。这座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对保持前海海域的清洁起到了一定作用。
为了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 支援农业生产,在全国兴起的“污灌”潮流中,在缺
乏充分科学论证的情况下, 青岛市对原有的城市排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文化
大革命”时期, 先后建成了两个污水农田灌溉系统。一是小白干路污灌系统。由乐陵
路泵站和海岸路泵站将原输往广州路泵站或直接排放入海的污水输送至杭州支路第五
泵站, 再经小白干路加力泵站送往大山污水沉淀池,然后用于农田浇灌;二是浮山污灌
系统。由太平路泵站、南海路泵站和太平角泵站将污水送至延安三路污水平流沉淀池,
浇灌附近农田。为建设两个污灌系统, 所建泵站5个,平流沉淀池6座,耗资220多万元,
每日可输送污水3.5万立方米,浇灌农田3万亩。几年后,发现污水对农作物及农田造成
严重污染。1979年,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停止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
污水处理工作一直是青岛市城市排水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1978年6月,青岛市
市政工程管理处的技术人员和污水处理厂的职工学习外地污水处理的经验, 结合青岛
地区污水浓度较高,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的实际情况,探索进行二级污水处理的方
法。利用一些简陋的设备,开始进行射流曝气生物氧化法处理污水的试验。1979年5月,
这项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1981年4月,投资46.2万元在延安三路南端建成一座小型污
水处理试验站, 日处理污水能力为500立方米。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浇灌农田的标准,
也可用于土建施工。随后,1982年投资150万元,在这里建设了一座采取同样处理方式,
日处理能力为3000立方米的中型污水处理装置,1984年该站建成。1985年,青岛市污水
处理厂全年一级处理污水347.5万立方米, 二级处理(达到回用标准)污水18.25万立方
米。
截至1990年底,青岛市城市污水日排放量已达38万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仅有中、
小型污水处理实验站各一座, 日处理能力分别为30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只能处理污
水总排放量的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