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河水源及水源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5&rec=19&run=13

白沙河发源于崂山主峰,由东向西穿过九水村、北宅镇,经夏庄、流亭镇、赵村注
入胶州湾。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河上游流经花岗岩山区,河道狭窄,水
流湍急,自夏庄镇以下为中游,河身变宽达400米。其中游有婴儿河、源头河汇入,多年
平均降雨量8 855毫米。水源地兴建前,河床基本不断流,河床含沙层较厚,自然过滤层
良好, 两岸冲积平原形成富水区,水质良好,水量充足,汇水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其
中, 下游河床冲积沙层和砾沙层及两岸冲洪积层平原较宽阔,厚达10~20米,含水沙层
厚8~16米。其下游的女姑口铁路桥下地段沙层变薄,自夏庄至女姑口大桥为该河富水
区, 在富水区内先后建立白沙河水源地、流亭水源地、黄埠水源地,皆为井群水源地,
取其地下潜流水。
白沙河正常年际全年有9个月不断流,潜流水相当丰富,最大出水量为9 600立方米
/日, 最低出水量也有6 000立方米/日。崂山水库在其上游的建立,使白沙河成为季节
性河,夏季雨后河水立涨,数日即断流。由于该河河床沙被乱挖滥采,河道遭污染,水源
水质遭致破坏。
白沙河水源地 即白沙河水厂北厂(分东厂和西厂) 。初建时称白沙河水源地,曾
名第二送水厂,位于白沙河下游仙家寨村西。
该水源地于1919年兴建, 1920年竣工投产,初为井群水源地。在河底打水井27眼,
日供水4 000立方米, 由内径400毫米、 长11.2公里的输水管送水至李村河水源地。
1922年在河底打水井12眼, 1926年增筑钢管井4眼、砖井1眼,1928年新建砖井5眼。此
为白沙河水源地东厂,拥有各类井49眼。
1928年, 在东厂以西新建钢筋混凝土井5眼,砖井5眼,集合井1眼,新建机室1栋。
1930年竣工送水, 由1条内径350毫米铸铁水管连接东厂输水管,送水至李村河水源地,
日供水达3 500立方米,为白沙河水源地西厂。
1950年,白沙河水源地年送水量为1 631 573立方米。1952~1954年水源严重涸竭,
供水指标大幅度下降。 尽管新建砖井9眼, 但1960年送水总量仅达433 515立方米。
1977年, 在河北岸女姑口火车站一带新建大口水井8眼。1978年,在河底建大口水井20
眼,1979年,年送水量为886 950立方米。1985年9月“9号台风”对河底水井破坏严重,
1987年6月河底井群停止供水。
1968~1972年,由大沽河岔河管理所开挖明渠引大沽河泾流水至白沙河水厂北厂。
当时, 大沽河原水管输水能力达25立方米/秒,而水源地的净水能力仅2立方米/秒。
为适应大沽河泾流水的生产, 青岛市自来水公司投资470万元,对白沙河水源地进行了
大规模的扩、改建。新建直径7.5米集合井1眼; 建筑面积247.4平方米、设计能力1立
方米/秒投剂室1栋;设计能力1立方米/秒反应池1座;建长86米、宽41米、有效水深3米、
设计能力05立方米/秒沉淀池1座; 由12个滤池组成,设计能力1立方米/秒虹吸滤池1
座;建容量为1 710立方米清水池1座;新扩建一、二级泵房和化验室;新建容量为3 600
千伏安变电所1座。1973年又新建斜管滤池, 设计能力为0.5立方米/秒,实际生产能力
为0.3立方米/秒。
1977年, 随着大沽河供水工程需要,白沙河水厂北厂又改建扩建一、二级泵房;增
容电机水泵;新建面积为435.12平方米的加药间,圆形加速澄清池4座;新建面积164.67
平方米虹吸滤池1座; 容量为2 000立方米的清水池2座;73平方米氯库1座;1255平方
米锅炉房1座;砖砌防洪堤170.3米,增设水厂至楼山水池内径800毫米和1 000毫米高压
铸铁输水干管6.8公里。整个工程于1980年竣工,设计生产水能力为2.5~3立方米/秒。
1987年5月经青岛市计划委员会、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动工实施25流量配套工
程。主要项目是:新建流量0.5立方米/秒、容量为2 438.4立方米反应沉淀池1座;流量
0.21立方米/秒、容积为6 998.7立方米虹吸滤池1座;容量为2 000立方米的清水池2座;
建筑面积为357立方米、流量1.5立方米/秒二级泵房1座;面积为1 310.4平方米配电间
1座;建容量26.3立方米管道集合井1眼,敷设厂内工艺水管698.3米。1988年6月流量配
套工程竣工后,净送水能力大为提高,使原水、净化、出厂水的配套供水能力由17.3万
立方米/日增至21.63万立方米/日。
从1968年大沽河引水工程开始, 白沙河水厂北厂就成为潜、泾流混合水综合型净
水厂。1989年河床井群停止供水后, 其原水主要来自大沽河水系的潜、泾流混合水及
崂山水库的水。1990年净、送水总量为99 661 252立方米, 平均日净、送水达到27.3
万立方米。
黄埠水源地 曾称第三送水厂,隶属崂山水库管理处。该水源地位于白沙河中游,
中黄埠村北,是取白沙河中游河床的地下潜流水的井群水源地。1936年动工兴建,“七
·七”事变后停建,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复工续建,1942年告竣。主要工程是在河床
新建砖砌涌水井24眼;集合井1眼;机室、变电所各1栋;装有175马力电机水泵3台,日送
水1.2万立方米。1954年新建砖砌涌水井8眼。1956年在水源上游月子口庙一带辟建月
子口送水机室, 建涌水井9眼,送水至黄埠水源地。同年,在水源地院内,建钢筋混凝土
结构、容量500立方米清水池1座。1958年修建崂山水库时,拆除月子口送水机室,在河
底新建砖砌涌水井1眼。 1971年在河底新建大口砖井11眼。1979年建大口砖井13眼。
80年代,由于水源贫乏,井群送水量急骤减少。1989年是枯水年,年送水量为1 905 169
立方米。1990年,河底井群年总送水量仅有40 350立方米。
流亭水源地 初建时称源头河水源地,曾称第五送水厂,隶属崂山水库管理处。流
亭水源地位于白沙河与源头河交汇处, 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投产送水,是取河底地
下潜流水的井群水源地,位于白沙河下游,投产初期日送水量为1.5万立方米。
初建时,在河床建木管井19眼、铁管井2眼;厂内建直径5米、深155米集合井1眼;
圆形卧式升水机室1座; 面积为135.4平方米的泵房,装有190千瓦水泵3台;变电所1栋,
平均日送水1 500立方米。1966年建成容量500立方米的清水池1座。1975年,铺设连接
崂山水库的内径900毫米自流管道, 转送崂山水库净水厂来水。 1980年送水总量为1
428 086立方米,1990年送水总量为2 920 960立方米。
流亭水源地的河床水源, 历史上较为丰富。进入70年代后,大量河底采沙,使河床
严重下陷, 供水设施遭破坏,河底建的大口井至1990年报废11眼,修复3眼,只有少数井
在供水。 该水源地主要送黄埠水源地的来水和流亭水源地集合井氯处理的净化水。
1960年初建时年送水总量为530万立方米,1990年的年送水总量只有初建时的1/2。
崂山水库 是白沙河水系水源地之一, 距青岛市区35公里。位于崂山区夏庄镇以
东、白沙河上游月子口庙一带,借白沙河主河道出山边缘带两侧对峙的山势拦河筑坝,
截汇白沙河上游来水而成, 汇水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是为青岛市供水的中型水库。修
建崂山水库是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2 000万元。
崂山水库于1958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60年4月30日放水,初建库容总量5 601万立
方米, 兴利库容4 798万立方米,汇水面积99.6平方公里。主库工程主要有大坝、溢洪
坝、副坝、溢洪渠道。取水工程有取水塔、渗水渠、输水管、引水沟、水电站、消力
池, 并建容量为1 532立方米清水池1座。水库建成以来,除1985年“9号台风”时水库
暴满泄洪外,其他年份均未能蓄满水。
崂山水库建成后, 在取水塔埋设2条宽1.5米、高1.3米、长400多米的暗渠。实践
证明,渗水渠效果不好,浊度达7℃~8℃。60年代下半年,水下潜水员到渗水渠检查时,
发现因冬季突击施工, 渗渠局部塌陷,渗水渠没达到设计要求,当时要采取水下修复措
施,但未成功。后建成围堰,使原水通过渗渠到围堰进行再沉淀,并在围堰内投放白矾,
勉强达到国家标准。此状况因当时国家财政困难,所以维持到1963年上半年不再使用。
崂山净水厂于1963年8月3日动工兴建, 1965年10月31日建成投产。其净水工艺为
机械搅拌、水平回流反应、平流沉淀和双层快滤池过滤, 经消毒后送入管网, 日送水
7.5万立方米。主要工程有: 建筑面积66.82平方米机室1栋,501.83平方米投剂室1栋;
建直径3.2米、深2.24米混合槽2座;建长200米、宽0.8米、高1.2米,有效水深1.12米、
浆砌块石壁、 混凝土结构底板的反应渠道1条; 新建长22.2米、宽25.6米、有效水深
1.13米12格的格式反应池2座; 建长88米、有效水深3米沉淀池2座;新建混合结构总面
积为1 270.56平方米双层滤池8个;新建容量300立方米高位水池1座;将原1 500立方米
的高位水池又加高1米,使容量增至9 000立方米。净水厂建成后的1966年,平均日送水
53 060立方米。
崂山水库自1960年投入使用后,一直是全市工业、国防及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同
时利用水轮机消能每年还发电43万度,供水库自用。提供农田灌溉用水约200万立方米,
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
1973年, 针对崂山水库工程防洪标准偏低的情况,市城建局于7月委托山东省水利
勘测设计院对原溢洪坝进行改建设计, 初步设计于同年10月完成。改建的主要工程项
目有: (一)溢洪闸部分。溢洪闸,位于溢洪坝中段,成为开敞式,闸底高程49米,面层为
150号钢筋混凝土浇注。闸孔共5孔,每孔净宽10米,平面钢闸门5扇,固定卷扬式启闭机
2×25吨5台,检修闸门设备1套。桥头堡,闸西侧边墩位置各设1座,分三层,右岸桥头堡
一层放置变压器,二层信息室,三层布置配电盘,桥面主堡顶板底高度为11.47米。闸西
侧是引桥,桥宽5米,桥面高程56.5米;工作桥5孔,每孔净宽10米;机架桥5孔,桥宽4.5米,
桥面高程64米; 工作桥、机架桥均是钢筋混凝土浇注。(二)溢洪道部分。陡坡段两侧
边墙顶部加高, 浆砌块石。消力池后尾水渠段,两岸护坡加高,两岸大堤加高并垫土培
厚。该工程于1974年10月17日开工, 1975年7月30日竣工。工程分两期:第一期工程是
引桥、工作桥、机架桥的各种梁板构件的预制,现场施工由下游往上铺盖,下游的顺坡
及引桥墩的砌石, 于11月30日结束。第二期工程于1975年4月12日开始,从底板开始进
行立体工程施工,7月5日结束。7月30日启闭机全部安装完成,可用手摇机构开闸放水。
崂山水库改建后,其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的要求,
可削减洪峰30~40%, 兴利水位由52.7米抬高到54米,兴利库容增加418万立方米,按保
证率97%供水, 年平均供原水量提高到2 960万立方米。经过改、扩建和完善净、送水
设备设施, 1990年崂山水库年送水总量达8 002 784立方米,平均日净送水21 926立方
米,最高日(1990年8月24日)净送水41 984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