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小鱼山公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4&rec=60&run=13

小鱼山位于汇泉湾北侧, 海拔60米,景点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东北方与八关山
相临。建成于1985年3月。
此山原为无名高地。德国侵占后,曾在山南侧建总督的官邸,沿山南侧绕西侧劈山
修筑一条道路,称为“阿利拉街”,居民称其为“新街”。
1923年, 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整理地名路名时,将“阿利拉街”更名为“鱼山路”,
此山亦因路得名为“小鱼山”。
1934年, 湛山寺方丈=虚法师在兴建湛山寺后殿的同时,在此山巅建一座二层的佛
学讲堂,题名为“湛山精舍”,解放前夕,=虚法师去海外,学堂闲置。
1959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现场视察后认为小鱼
山环境优美,视野开阔,应建成青岛市的风景眺望点,但“湛山精舍”建筑粗简,风格平
俗,与地理环境不协调建议拆除。青岛市城市建设局遂于当年将此建筑拆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府决定建设小鱼山公园,并在《青岛日报》
上登载小鱼山公园建设方案征稿启事, 共收到来自青岛、上海、南京等地设计人员的
稿件33份。80年代初,青岛市建筑设计院在参考各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
小鱼山公园的工程建设, 1983年4月9日动工,1985年3月竣工。完成建国以来青岛市第
一处以古典建筑风格为主体的园林风景点。
小鱼山公园的主体建筑是一阁一廊二亭。山顶是一座三层八角的飞檐高阁, 名之
为“览潮阁”;阁的左、右各有一亭分别名为“碧波”、“拥翠”;阁的东侧建有一条
壁画曲廊,镶有三幅壁画,壁画内容为“小鱼山山标”、“八仙过海”、“蒲松龄宇宙”,
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杜大凯教授和该院1981级建筑美术系全体学生集体创作, 其中
“八仙过海”和“蒲松龄宇宙”两幅荣获国家建筑美术设计一等奖。小鱼山顶部面积
很小, 设计时进行了合理分割,近观有江南私家园林“小中见大”的特点,远眺又可俯
瞰整个海滨风景区的全貌。山阳坡是密集的枫树林;山阴坡是黑松和刺槐混交林;山顶
平台为小花坛,栽植常绿植物和应时花卉。
小鱼山风景点建成后,成为极受外地客人欢迎的风景游览点,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
10万人次。高峰期每天接待2~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