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花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4&rec=120&run=13

青岛地区花卉养植最早起源于明朝中期, 因当时的文士官吏受宫庭花园及道庙庭
院的影响,开始在自己的庭院中栽养花卉,栽植的花卉根据自己的爱好不尽一致。大致
是官吏喜欢牡丹、芍药、绣球、月季等花朵较大色彩鲜艳的花卉;文士墨客则喜欢梅、
菊、竹之类清香淡雅的花卉;一般平民略有爱好养花的大多是大荔花(俗称“地瓜花”)、
凤仙花(俗称“假桃花”)、半支莲(俗称“蚂蚱菜”)、石榴、蔷薇等。
建国后, 城市人口增加, 庭院面积越来越少,民间花卉生长环境受限,发展缓慢。
“文化大革命”时期,家庭养花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养花人忍疼割爱将许多常年
培养的名贵花卉抛弃、毁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城市住房条件改善,民间花卉发展较快,不少市民自建小
温室,花卉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档次越来越高。市民对花卉的喜爱也受国内其他城市花
卉热的影响而不同。在青岛市区,历年民间花卉的兴旺趋势基本如下:50年代多为月季;
60年代前期多为兰花; 70年代前期多为杜鹃花,后期多为君子兰;80年代多为茶花、五
针松、龟背竹、橡胶榕等; 80年代后期多为鹤望兰、铁树、棕榈类。民间花卉的不断
发展和交流在陶冶情操、净化环境的同时又补充、丰富和活跃了花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