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村住宅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2&rec=46&run=13

青岛建置初期,上、下青岛村已形成三、四百户的小村镇,此外有会前村、鲍岛村、
盂家沟、扫帚滩、小泥洼、仲家洼、四方村、海泊村、杨家村等大小规模不等, 零落
布局的10个村落。德国侵占后,殖民当局强买租借地内土地,内界村庄陆续被夷平。外
界村庄住宅布局仍呈自然状态, 每家各户随坡靠路、大小不一。院落本身呈四合院型
式。完整的布局为: 院北边布置正房(北屋),坐北朝南,为一明二暗或一明三暗、一明
四暗的三开间、四开间或五开间房。院落的南边, 一般在西头留有一开敞间作厕所兼
养猪圈。东头一间前后不砌墙,形成进院落的大门及通道,称“大门洞”。其余房屋形
成一间或一明一暗、一明二暗的南房, 俗称南倒屋。院的东侧布置一间或一、二间东
房,俗称东厢屋。东房的南山墙正对大门洞,俗称“照壁”,上镶嵌“福”字或图案等。
院西侧的西厢房有一间或二间的,西厢屋一般作为牲畜饲养、石磨放置或作杂物用房。
正屋和东厢屋、西厢屋之间一般留有1米左右的采光通道,俗称“窗过道”。东、西、
南、北房形成内部院落, 成为完整的“四合院”。但是,根据住户的经济条件的优劣,
首先保证北屋(即正房) 外,其他房屋盖建多少、建筑材料标准的好坏、房间开间进深
的大小各有不同。在农村住宅的材料使用上,近山的山村墙体多为片石砌体,部分为片
石干插。平原地带基础部分或窗台以下多为片石砌体, 以上则为土坯墙,尤其是硬山3
檩的内墙更多为土坯或干打垒,砖在山村民居上极少用,平原地民居在山墙封檐部位和
硬山3檩处的外墙面、窗台等部位都与其他建筑材料交插使用,使外观平整、美观、耐
用。屋顶, 一般贫困农民多做两坡草顶,沿海、近海村多在硬山3檩上铺以加工后的高
粱秸, 上铺苦力泥,再在其上自屋沿向屋脊铺卧厚海草,屋层相压接。平原地的民居则
层层铺卧厚麦杆草, 形成泄雨、保温屋面。经济条件稍好的也有在靠近檐口处铺部分
红、青瓦或作水泥青灰捶实压光。在苦力泥上直接铺以瓦做全瓦屋面的极少。室内装
修, 明间不吊顶,其他间多为高粱秸吊顶、面糊纸。内墙面抹麦草泥,土地面。窗户为
木窗楞糊纸或局部糊透明纸和镶玻璃。
青岛解放后, 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农村住宅
也相应得到发展,农民开始翻盖、翻修旧住房,同时也盖了部分新住房。虽然农村建设
长期在指导思想上偏面强调“先治坡, 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但农村还是新
建和翻修了一些农舍,尤其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一些海草、麦秸草屋顶,室内土地面,
木楞糊纸窗,都陆续被陶瓦屋面,水泥地面和玻璃扇木门窗所替代。农民的居住条件逐
步得到改善,经历了“50年代住草房,60年代建瓦房,70年代加外廊,80年代盖楼房”的
演变过程。80年代,随着农村“城市化”进度加快,大批较高档的低层别墅式住宅和单
元式多层农民住宅开始兴建。这一时期, 农村住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突破四合
院的常规布局, 不再是东西南北屋形成的院落,而多是以北屋作居室为主,南北向加大
建筑进深,较大限度地满足居室、起居室内的使用面积及空间,改变了厕、圈合一的使
用方式, 牲畜不再院养,厕所面积缩小,东、西和南屋不再全建,或不建和少建,使用上
也变居室为储藏用房; 二是平房逐渐被楼房替代,楼房多以两层别墅式住房为主,也有
少数三层,逐渐形成以单夫妻为主的新户型。多层单元式楼房,更强调节约耕地和公共
福利设施的配套建设而开始兴建;三是居住标准和装修标准向高层次发展,农民人均建
筑面积从4~5平方米扩展到20余平方米, 房子内、外装修材料也多被瓷砖、马赛克、
大理石、木质材料及高级卫生洁具所替代;四是开始改变独家建盖的方式,形成有组织
有计划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的开发建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