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住宅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2&rec=45&run=13

青岛的城市住宅,分为一般民居(主要是平房、棚户和平民大院)、庭院式住宅(别
墅)和解放后的居民小区,此外还有数量不多的公寓等。
一般民居 青岛建置初期,按自然村落分布的居民有数百户,以平房为主,石、土、
木结构,草苫屋顶,间有少数青瓦坡屋顶,独院独户,院墙以“干打垒”泥质加秫杆为主,
木门窗, 木檩条。之后市镇逐渐发展,出现了住宅与店铺合一的住宅类型,即临街为店
铺、商号、作坊, 后部为住宅。德国侵占后,市区南部沿海一带居民被西移北迁,在台
西、台东镇一带重建同类民居。而大鲍岛一带的民居, 建筑多为二层,周边式布局,砖
木结构。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在四方、沧口的纺织厂附近修建了大量的劳工房,建筑
为一体行列式密集平房, 低矮简陋,砖石结构,木门窗、瓦屋面,每间只有7~8平方米,
外设公用厕所、自来水。沧口“南日钢”劳工房每户不足10平方米, 其中还有贫民自
建的由破碎砖瓦和废纸板拼筑而成的简陋房屋。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
时期, 台西镇海滩上出现了大量棚户,棚户多以炉渣、碎砖瓦搭垒,铁皮覆顶,高不足2
米, 间距米余,卫生条件极差,无任何公共服务设施。如台西西广场、挪庄等。30年代
中期, 青岛市政当局采取民建公助的方式把部分棚户区改建成平民大院。台西民众大
院为行列式平房,间距3米。建筑基底面积11867平方米,建筑密度60%。设院门,砖木结
构,每户有阁楼、公用供水和公厕。40年代末,青岛市政当局在四方区嘉兴路、蒙化路
一带新建民房120余户,占地面积12.65亩,投资53亿元(金元券)与原有的住宅形成一片,
计716户,名为建国新躿。此类平房布局简单,功能混杂,无厨房。各户毗邻而居。少则
4户, 多则6户组成一栋,栋与栋平行排列。日照间距5米左右,室外设公厕,每户建筑面
积10余平方米。乱石基础,墙体转角处和较长墙体的中间采用花岗石,窗洞口包普通粘
土砖,其余墙体为0.25米厚的粘土墙。屋盖为人字木架,木柃、草顶。
庭院式住宅(别墅) 青岛庭院式住宅建筑,始于德国侵占时期,按照规划在沂水路、
江苏路、德县路等处建设。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市南区东部又形成了莱阳路、栖霞路、
南海路、荣成路的东部八大关别墅群。由于受当时欧洲流行的工艺美术运动和建筑美
学思潮的影响,在规划设计上流行庭院式住宅,采用文艺复兴和哥特等多种建筑风格。
Gelpcke亲王别墅 位于市南区沂水路7号,约建于1901年,是一幢欧式砖木结构二
层建筑,局部设三层高塔楼,塔楼呈多边形,塔顶为绿色油漆铁皮。建筑平面略呈方形,
北及东面各设一门,楼梯间位于北门门厅处。整个建筑为红砖清水墙,墙面作仿木构架
处理。屋顶构成多坡形式, 红瓦顶带阁楼。室内有敞厅、餐厅、客厅,装修细致,构思
具有特色。在楼梯望梁柱上左边立着木雕狮子,右边绕着木制彩龙,室内木柱木梁上盘
木雕金龙。门券的石柱上作龙凤浅浮雕,形成中西结合的装修格调。
总督官邸 位于信号山南麓龙山路26号。1905年10月开工, 1907年10月竣工。建
筑师为德国人施特拉塞尔, 草图设计为总督府建筑师马尔克,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工
程耗资逾45万马克, 砖石木结构。整座建筑2~4层,总高度30余米,气势雄伟。楼内设
地下室,附属建筑有池塘、阅兵室、动物房和五六处地堡,一处马厩。部分墙面饰以一
块块巨大花岗石, 石面加工粗朴。淡绿色和淡灰色的花岗石在正门的山墙上组成光芒
四射的太阳纹饰。山墙角以石料凿成的帆结作装饰, 山墙顶部由花岗岩组成放射状山
花,在波浪形饰的檐口上饰有一个诺曼龙龙头。南立面东西两部分以券柱廊为主,柱帽、
檐头、墙角基部等均由粗犷的岩石迭砌。屋顶为木结构,形式多样,表面覆盖鱼鳞瓦、
牛舌瓦、筒瓦, 彩色交错,有蓝色、米红色等,为威廉时代风格和青年风格的结合。建
筑内部平面、空间组合灵活,交通流线的组织局部高低错落,富有立体感。进门后楼内
正中是一间双层高的大厅,通向办公室和餐厅。二楼是私房,三楼为客房及佣人用房。
内装修豪华,部分内墙表面裱糊绫子、粘贴马赛克、雕刻木墙裙。型钢龙骨,木地板、
木楼梯。1934年改称为迎宾馆。
花石楼 又称“滑石楼”,曾误称“歇脚楼”、“海滨提督别墅”、“小提督楼”
等,位于市南区黄海路。建于1930年,刘耀宸负责设计,王云飞负责施工。混合结构,四
层,局部五层,建筑面积777.15平方米。建筑物居高临下,面向大海背靠市区,为欧洲古
城堡式风格, 是一幢占地0.33公顷、环境优雅的独院式别墅。花石楼由一圆型和一多
角型的石质小楼组合而成,圆型小楼共五层,第五层为观海台;多角型小楼为四层,第四
层外有小楼与观海台相通。建筑物的东、西、南向分别设有出入口,主要入口朝南,一
层为半地下室,入口直通二层,入口前方的层层阶梯为建筑物造成了鲜明的台基气势。
建筑物组合平面呈不对称方形。内部由规则的矩形、圆形、多角形构成。西南角布置
圆筒形楼梯间,直通顶部观海台。门窗洞口有尖券、圆券、平券等多种形式,窗上部多
嵌有彩色玻璃。外墙由修凿成型的花岗岩砌筑,内墙为普通粘土砖砌筑,表面抹灰喷白
浆。木墙裙以上饰黑白花纹松花板, 俗称“滑石板”(现仅二楼客厅保留此种装饰)。
“花石楼”的名称多半与这些贴面石板有关。屋盖、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或木结构
基层表面覆盖陶土筒瓦;局部尖顶为木构架成型,外表覆盖金属皮。地面铺地砖、马赛
克或拼花木地板。建筑外观以基本体块组合成非对称形体。高低错落, 轮廓线明朗、
清晰、关系紧密。建筑造型并不严格遵循传统构图章法。它以城垛式的檐头、拱券、
尖顶、门柱等作一种强调特征。外墙以不规则的凸凹花岗岩、不同的组砌韵律与岸边
的石礁融为一体。建筑形式反映了受古典折衷主义创作思想的影响, 有古罗马哥特建
筑的遗风,室内有巴洛克、洛克克的痕迹。现为别墅。
公主楼 位于市南区居庸关路10号。建于30年代, 庭院式居住建筑。相传1932年
丹麦王子乘游船“菲尼欧亚号”访问青岛时,看到八大关一带风景优美,是建筑避暑别
墅的好地方,即与时任丹麦驻青岛总领事赵亨生(译音)商定,在此处为丹麦公主建造一
座别墅,故名“公主楼”。该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整个建筑属仿欧洲哥特式风格。
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21.98平方米。花岗岩石基,建筑平面为不规则矩形,四面不对称。
建筑物利用地势落差,将底层下卧,主立面为哥特式尖顶塔楼,西侧内墙略有内收,形成
阁楼空间与建筑体块对比,加之外墙镶嵌白绿相间的马赛克,整个建筑掩映于绿树丛中,
显得富丽别致, 饶有情趣。室内房间小巧,有壁橱、木地板、木楼梯。1989年曾失火,
现已修葺一新。
嘉峪关路4号别墅 独院式居住建筑,位于八大关别墅区。建于30年代,砖木结构,
半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平面、立面均强调以中轴线为对
称。主入口居中,次入口分居两侧。一层为主要起居空间,二层为卧室。顶层有供储藏
的阁楼。半地下层的外墙,台阶、花池、正门洞口、窗台等部位,大量运用了花岗岩。
花岗岩分块设计、加工精细,富有十分强烈的韵律感,其余墙面为混水墙。四坡顶陶瓦
屋面。建筑物内部构造以及装修,与同期建造的其他别墅相同。
嘉峪关路6号别墅 位于八大关别墅区, 建成于1940年。独院式居住建筑,由俄国
建筑师尤里甫设计。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建筑面积302平方米。建筑立面为非对称形,
南向为主入口,具有浪漫色彩的两坡水屋面覆盖在门斗上方,门斗与烟囱为红粘土砖砌
就,清水墙。运用墙面隔段出挑的方式,形成墙面的条纹装饰,其余墙面作抹灰饰面,局
部外露花岗岩墙面,以方整石和零散的蘑菇石装饰。底层房间与进口过厅布置紧凑,靠
近入口的单跑木楼梯沿西山墙与二层过廊相连, 二层房间围绕过廊布置。整个建筑坐
落于绿树之中,具有浓厚的欧洲当时流行的乡间别墅风格。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出现于青岛解放后的50年代。195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投资
建成延安路居住小区, 住宅建筑用地2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用地8.12万平方米,绿
地及运动场所用地4.18万平方米,道路用地8.52万平方米,居住面积为74646平方米,总
人口16588人, 建筑密度21%,人口密度为651人/万平方米,小区住宅大部分采取单元式
设计,层数从平房到2~4层楼房,花岗岩基础,砖混结构,清水砖墙,室外勾缝,楼房为外
廊式, 公厕公水。小区内设有小学、百货商店、诊所等公共设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后
期, 由于建房数量减少,没再集中建设小区。60年代,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开始集中建造
职工住宅区。1966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自建职工住宅,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三幢四层
楼房,砖混横墙承重结构,外廊式,坡屋顶瓦屋面,硬山架檩,层高2.8米,毛石条形基础,
局部采用砖柱基, 楼板为预制空心板,每幢56户,均为一室户,每户约18平方米,公厕、
公水。70年代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城市仍没进行较大住宅小区建设,各单位建
以6层为主的多层住宅。1975年市南区工业局在嘉祥路建职工住宅,6层砖混结构,建筑
面积4089平方米,建筑内部布局为穿越厨房,楼内设公厕公水,外楼梯,主要房间尺寸为
3.3米开间,进深4.5米,砖混结构,层高2.8米,平屋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城市住宅进入快速发展期,建筑了一批环境优美,造型
活泼多样,套型设计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小区,有浮山所、辛家庄、洛阳路、四
方小区等。其中, 四方小区总用地15万平方米,居住用地8.93万平方米,公建用地2.91
万平方米, 绿化用地1.68万平方米,总居住户数2856户,总居住人口近1万人,总建筑面
积17.92万平方米, 住宅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平均住宅
层数6.3层, 平均每户建筑面积55.35平方米。建筑层数多为5~7层,中心区有3幢18层
高层住宅。住宅为组团式布局, 住宅建筑单元套型多样,以大起居户型为主,点式住宅
利用退台, 使各部均有南向阳台。建筑造型体型多变,轮廓线丰富、色彩明快,利用真
假瓦屋面坡屋顶的处理手法丰富屋顶轮廓, 使各组团建筑立面各具特色。总体绿化设
计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体系,绿化覆盖率达到53%,为小区创造了优美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