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医疗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2&rec=39&run=13

总督府野战医院 位于市南区江苏路18号,约建于1899~1905年。有5所大病房,1
所小病房,其中包括妇科病房和儿童病房。除此之外,还有隔离病房、后勤事务房、药
房,配有狂犬病病房的细菌实验室,配有解剖室的停尸房、冰窖、看门房和几幢副楼。
外科、妇科和儿科各有1间手术室,还有1间X光室及250张病床。建筑面积5148.87平方
米, 高12米,地上两层,并设有地下室。1937年增建为三层。1946年为山东大学附属医
院一病房,青岛解放后属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
胶澳督署医院 位于市南区江苏路19号。建于1902年,两层,有地下室。立面简朴。
分散布置于阶梯形坡地上, 林木掩映,错落有致。建筑面积719平方米,屋顶为蒙莎式,
两个翼角为拜占庭式圆尖顶。1903年为胶澳署医院门诊楼。1990年此楼改建, 成为青
岛医学院临床部教学大楼。
福柏医院 位于市南区安徽路21号。1905年, 德、英、美等国家的侨民与同善会
集资5万银元,1906年始建,1907年竣工开业。为纪念在青岛去世的德国著名医生福柏,
取名福柏医院。该建筑占地8432平方米, 建筑面积1363平方米。最初为地上两层。并
有阁楼和地下室。1946年冬阁楼因失火焚毁,1947年用4万美元将阁楼改为平顶式三层
楼。该楼为砖木石结构, 拼花水磨石地面,双层门双层窗,在西门入口处墙壁间镶嵌有
1907年建成时的钢制模型, 是青岛市唯一的一幢镶嵌本楼模型的建筑。1951年起为青
岛市人民医院。
普济医院 位于市北区胶州路1号。建于1919年, 四层楼房,T形平面,中轴线上屋
脊处突起的四方形塔楼, 攒尖曲面四坡顶,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63.7平方米,耗资约62
万日元。建筑中部入口上的弧线山花多加修饰, 两侧在花草纹样雕刻的底座上置青铜
钵状饰物,墙面简洁干净,具有日本和中国双重建筑风格。粗石贴脸的双联窗是对德国
建筑的模仿。该院初期不分科,楼下为门诊楼,楼上为病房。1931年更名为青岛市市立
医院。1984年建放射楼,1986年新建病房大楼,13层,建筑面积22400平方米。该医院屋
顶设有上人平台和直升飞机平台,供急救病号之用,是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
青岛病院 又名山医院。位于市南区江苏路16号, 建成于1920年。该建筑钢筋混
凝土结构, 地上三层, 地下一层,高24米。该楼后面又建有一排二层病房,建筑面积共
4044.81平方米。平面及立面都作阶梯形设计, 立面以米黄色涂面。东西两面各有5根
巨大圆石柱。其建筑风格系采用折衷主义手法。1956年定为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80
年代后又新增大型病房楼及高干病房楼,成为青岛市最大和最有医疗权威的医院。
信义会医院 位于市北区城阳路5号, 系1931年1月由美国基督教信义会创办。原
为美国差会监督办事处。该建筑初建于1906年前,面积1985平方米,平面为“凹”字形,
清水墙面,砖木结构,三段式分割,地上两层,坡顶,并有地下室和阁楼,整个建筑为双进
式,前后都有两座楼梯,南面有凹阳台,木地板地、拱型门窗,建筑立面上以青砖拼砌的
菱形图案装饰,建筑风格以折衷主义手法为主。1962年后改为青岛中医医院。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位于沧口区升平路34号, 该院由前身为1931年美国基督教
信义会所办的信义会医院于1958年迁址所建。迁址后改名为青岛市沧口医院, 1979年
改用现名。全院占地16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2655平方米,床位300余张,是所综合性医
院。全院建筑分三组, 几年来陆续建设,第一组为门诊大楼及病房,属正对医院大门主
楼, 呈工字型,前门诊、后病房,门诊楼中部为四层,两翼为三层。砖混结构,全长60余
米, 中轴线居中。大门外附二层半圆形大厅,既满足室内交通枢纽需要,又丰富强调了
建筑造型和主入口。外墙贴瓷砖,檐口作小坡贴红瓦。第二组与第三组都为病房大楼,
分别为五层和六层。建筑处理上,外檐一作竖向分割,一作水平处理。尤其是后者利用
白色横带,间以红色空间墙,更使建筑体现医疗建筑的个性。
山东省青岛疗养院 位于市南区正阳关路16号。建于1950年, 总占地114295平方
米, 建筑总面积52631平方米。编制床位450张,夏季最高开放床位数为496张。该院原
为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招待委员会,1953年改为青岛休养区管理委员会及青岛疗养院,
隶属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青岛市, 1979年划归山东省卫生厅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疗
养院。该院坐落于青岛著名风景区“八大关”内。东西长1.5公里, 南北长1公里。全
院内共有85幢造型各异的别墅式低层楼房, 其中最大的理疗大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
米,楼内设有海水游泳室、大型体疗室、大型水疗室和各种物理治疗室,是50年代全国
最大的理疗建筑。院内所有建筑,多为砖混结构,粉墙红瓦顶。除别墅式建筑依使用要
求在设计上极富于变化, 其余建筑多为内走道外加凹廊式,外形空透明快,极有疗养建
筑特色。加之大环境上倚山傍海,林木葱郁,院内又地形高低错落、绿树苍翠、花丛铺
地,形成著名的治疗、康复园地。
青岛纺织医院 位于沧口区四流南路。1952年由华东工业部华东建筑工程公司设
计, 青岛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工程总投资577万元,总占地面积92651平方米。工程包括
门诊室、病房、医疗办公室、职工宿舍、车库、食堂、浴室、动物室、锅炉房、变电
所、太平间、危险品库等。病床400床位,计有三层楼房1幢、两层楼房7幢、平房9幢、
焚烧炉2座、烟囱1座。其主体建筑为医疗大楼,建筑面积5245平方米,平面为中间走廊
“一”字形,长120米,结合地形高差,东半部为三层,西半部为二层,主楼梯与手术室分
设,“一”字形的两侧,用短廊与主体建筑连接。框架结构,室内为水磨石地面,花岗岩
石材装饰勒脚, 砖墙外粉刷水泥石灰沙浆拉毛面, 檐口及窗口上下线脚水刷石面层。
1954年及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又陆续扩建,为青岛市大型综合医院之一。
中国纺织工人休养院 位于市南区湛山大路中段。建成于1953年, 青岛建筑公司
设计并施工。1952年开工建设的有疗养大楼两幢、行政办公楼、礼堂兼影剧院、俱乐
部等工程,总建筑面积4733平方米。时值国家正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疗养院建筑以
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需求出发,所用材料均为普通建筑材料,未作任何装饰。两幢疗养
大楼为三层,砖混结构,平面为中间走廊“一”字形,勒脚为花岗石,外墙红砖以水泥石
灰沙浆饰面, 木屋架坡屋顶,红瓦屋面,设老虎窗与周边建筑的大环境相协调。共建有
行政办公楼、疗养楼14幢, 礼堂兼影剧院、俱乐部、食堂及职工住宅等。建筑物体量
不大, 掩映在大片绿化树木中,是一组环境优美实用经济的建筑群。1981年,改称中国
纺织工人疗养院。
航空工业部青岛疗养院 位于市南区岳阳路9号。建于1965年, 总占地40630平方
米,建筑总面积20251平方米,初为第三机械工业部青岛浮山所疗养所,1967年迁址于此。
1972年命名为第三机械工业部青岛疗养院,1982年易名,是隶属航空工业部的综合性疗
养院。该疗养院地处市南太平山南麓的疗养区内, 整个疗养院内分三个疗区,共约240
余床位。建筑物依坡就势散落布局,多为2~4层低层建筑,共十余幢。建筑为砖混结构,
多采用内廊式,个别设标准间套房。外墙作米黄色粉面,红瓦坡顶。院内绿化及道路、
甬道完整,环境幽静,绿树成荫,景致优雅,是一个较高级的疗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