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共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2&rec=35&run=13

1892年,清朝胶澳总镇章高元在青岛建总兵衙门(今人民会堂址),为近代公共建筑
之始。由于历史的原因,青岛的近代建筑深受西方建筑的影响。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
进行了有计划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早期的公共建筑大都集中在青岛区内,如俾斯麦兵营、
海关大楼、山东铁道公司办公楼、胶澳总督府、胶州帝国法院,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
胶澳巡捕局办公楼、胶澳邮政局、基督教堂、总督野战医院及酒店、商店、府邸等公
共建筑大多数都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德国的建筑公司施工,其建筑风格主要受当时西方
流行的建筑风格影响, 建筑形态各异,绝少雷同,奠定了青岛近代建筑公共建筑的主格
调。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公共建筑量不大,有青岛病院门诊楼、普济医院、青岛邮
便局及部分学校等。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 青岛建筑呈现进
一步发展的势头, 其公共建筑主要集中在中山路、馆陶路一带,如中山路银行建筑群,
影剧院和国货公司及东海饭店等建筑。同时,多样的宗教建筑也相继出现,如位于浙江
路的圣弥厄尔教堂、路德教堂、世界红田字会中国总会青岛分会建筑体和佛家寺院湛
山寺等。这一时期的公共建筑多由从西洋留学归来的中国建筑师设计, 也有侨居青岛
的德、日、俄等建筑师所设计,出现了多种建筑风格互相融合,中西合壁或中国传统建
筑复兴的建筑,如鲁迅公园木牌坊、水族馆、栈桥回澜阁等。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公
共建筑只有少数用于军事目的的, 如日本海军司令部、日本海军军官俱乐部和日本驻
军俱乐部;另外,还有少数文教建筑等,这一时期的公共建筑多出自日本建筑师之手,建
筑风格式样已趋向现代主义,钢筋混凝土已成为主要的结构形式,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
统治时期,无较典型的公共建筑。
青岛近代公共建筑大体是: 德国侵占时期的德意志民族式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
折衷主义建筑,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有仿德、仿英式,仿欧洲古典式,并开始出现和洋折衷式建筑。二
三十年代的青岛建筑开始出现清新简洁的现代建筑式样, 从而形成各区位的不同景观
标志,丰富了青岛城市轮廓线。
青岛解放后, 直至70年代末,新建的公共建筑不多,较多采用解放前德、日遗留的
公共建筑或私人公寓、别墅做办公之用, 而把主要财力集中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善
人民生活。这一时期的公共建筑主要有建于50年代初期的青岛纺织工人医院, 青岛纺
织工人疗养院等和50年代和60年代的青岛市人民会堂、青岛汇泉礼堂 (又称八大关小
礼堂)和区政府办公楼等公共建筑,80年代,公共建筑发展迅速,先后出现汇泉宾馆、黄
海饭店、东方饭店、海天大酒店、市场三路邮电大厦、山东路邮电长话通讯枢纽大厦、
青岛长途站东站、青岛体育馆等公共建筑。由于新建筑材料的推广和建筑施工技术的
进步, 使这些公共建筑逐步向体量大、层数高发展,加之玻璃幕墙等建筑材料的应用,
使得这些建筑高耸、挺拔、色彩富于变化,呈现现代建筑的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