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2&rec=32&run=13

青岛建置以来,从未将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规划列入城市总体规划。1984年,青
岛市人民政府为贯彻郊区农业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方针, 做到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有利
生产,方便生活,以提高蔬菜、副食品供应的自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首次将
此纳入《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蔬菜生产规划 坚持城市近郊农业生产以菜为主的方针和“以需定产, 产稍大于
销”的原则, 安排足够菜园,达到合理布局,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基本满足人民生活需
要。一、菜田面积: 按每人平均5厘菜田计算,1985年菜田面积为65500亩,蔬菜上市量
为5.7~6亿斤。扣去损耗,每人每天供应毛菜1.2~1.3斤。二、近郊农业以菜为主,合
理调整菜田布局。在市区(包括黄岛区),规划保留菜田约3900亩(在城市建设用地需要
时服从建设需要)。其中,浮山公社830亩,吴家村公社210亩,西流庄公社700亩,楼山公
社1560亩,辛安公社600亩。崂山县规划安排菜田51600亩,其中,中韩公社9000亩,李村
公社3200亩, 红寨公社13000亩, 城阳公社15000亩,夏庄公社7000亩,惜福镇公社
2000亩, 马戈庄公社2000亩,沙子口公社400亩。远郊3县安排10000亩季节菜田。市区
全部为常年园, 生产向专业化、工厂化发展。崂山区常年园与季节园并重。远郊以秋
季园为主。三、蔬菜产销部门有计划地建设鲜菜储存和保鲜设施, 以调节淡旺季市场
供应。适当发展温室设施, 以增加年节和冬季市场供应。四、市区4社菜田,在未征用
以前,要继续管好、种好。逐年减少部分,可在近郊崂山区新辟。
副食品规划 认真贯彻“农、林、牧、副、渔同时并举”和因地制宜、积极发展
多种经营的方针,逐步提高副食品自给水平。规划意见:一、肉食以猪肉为主。1985年
全市猪肉需要量预计为1亿斤,折猪77万头。其中,市区需要量4500万斤,农村5500万斤。
1985年生猪存栏量由1980年的101万头发展到120万头,出栏率由1980年的74.6%提高到
90%。猪肉供应自给自足。规划近期以私养为主, 依靠经济政策的落实,调动社员养猪
的积极性。同时, 在有条件的社队发展集体养猪,并应以种猪母猪为主,为社员养猪提
供抗疫力强、品种优良的仔猪。为了提高肉食水平,除大力推广和发展瘦肉型猪外,充
分利用青岛市山多滩广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以食草为主的牛、羊、兔等饲养业,逐步
改善食物构成。 二、鲜蛋。1985年市区鲜蛋需要量为3000万斤。通过落实经济政策,
主要依靠发展养鸡重点户、专业户来解决。规划全市发展35000个专业户。其中,即墨
县、胶县、胶南县各1万户,崂山县和黄岛区5000户。按每个专业户养鸡100只,每只每
年提供商品蛋10斤计算, 每年可提供商品蛋3500万斤。其中,收购量2000万斤,自给水
平达到70%。不足部分由国家统一调进。另外, 有条件的社队发展集体养鸡,为社员养
鸡提供品种优良的种蛋、种雏。三、奶(包括牛奶和羊奶)。1985年市区每天需鲜奶15
万斤。其中, 市场和冷饮、糕点生产等需5万斤,居民10万斤(按市区80%的居民户每天
保证半斤奶计) 。规划以青岛畜牧公司牛奶一场和二场、李村公社河东畜牧场、浮山
公社奶牛场和胶县农场为基础,1985年奶牛由1980年的1500头逐步发展到2000头,每头
日产奶30斤,每天可产鲜奶6万斤,其中商品奶每天为4万斤。青岛市所属四县确定为奶
山羊基地, 1985年奶山羊存养量发展到25万只, 其中产奶母羊为15万只。每只年产奶
800斤,全年可产1.2亿斤,提供商品奶4000~5000万斤,平均日供奶量在3万斤。李村、
中韩、夏庄、沙子口和黄岛区距市区较近,交通方便,可组织鲜奶进市,保证鲜奶供应。
在即墨、崂山、胶县和胶南县建乳品加工厂, 生产奶粉、炼乳等乳制品供应市场。奶
山羊饲养基地规划布局:崂山县:沙子口、王戈庄、北宅、惜福镇公社和李村、夏庄公
社东部。即墨县:鳌山卫、营上、皋虞、丰城、双塔公社。胶南县:小珠山、铁橛山、
藏马山等公社。胶县: 里岔、马店、龙山、艾山、张应、洋河等公社。四、水产品。
1985年市区年需水产品,包括特供在内为6000万斤。为此,要积极扶持各县、社扩大捕
捞能力,充分利用青岛市海岸线长和浅滩广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海水和滩涂养殖业。
另外,青岛市有水库、池塘等淡水面积约6万亩,可发展淡水养鱼,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五、果品。青岛市1980年果园20万亩,年产水果近1.5亿斤。1985年规划果园面积为28
万亩,总产量为3亿斤。积极发展各种干果和早春晚秋水果,既保证市场供应,又增加外
贸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