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2&rec=1&run=13

青岛建置前,属即墨县仁化乡管辖,居民或渔或耕或商。房屋多为依山傍海而建的
土、草坯、碎石建筑。历史上较为典型的古代建筑有明代的海云庵、天后宫。市郊的
崂山道院, 相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名庵,现存17处,如太清宫、上清宫、华严寺、明道
观、蔚竹庵、太平宫、通真宫、法海寺等。其中以太清宫历史最为悠久, 始建于西汉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经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增建,以三清殿、三官殿、
三皇殿规模最巨。这些建筑的布局和形式,都为中国传统建筑。青岛建置后,登州总兵
章高元主持在下青岛村东畔(今人民会堂址) 建总兵府,俗称老衙门,修筑军营、炮台,
青岛湾建栈桥码头。此后,青岛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市镇。至1897年,青岛口已有商店、
作坊71家。天后宫附近(今常州路一带)已辟为市场,店铺多为青瓦房。
德国侵占时期,德国胶澳当局严禁青岛地区民间土地交易活动,大肆收买民间土地
及房屋,将上、下青岛村和会前村的村民强迁至小泥洼、海泊村、杨家村,建台东、台
西镇。将原有民房全部拆除夷为平地(只保留天后宫和老衙门) ,以备城市建设和军事
设施之需。德占初期的建筑活动以军事设施为主, 兵营建筑主要有伊尔蒂斯兵营、俾
斯麦兵营等, 在重要的山头和海岬建永久性炮台,延长青岛栈桥,在西海岸建军事码头
及其配套设施, 在小青岛和团岛建灯塔等。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了青岛第一个城
市规划。规划市区选址于青岛西南海岸与山丘之间较平坦的地段, 正当胶州湾入口。
南面是青岛湾, 由两侧伸入海中的团岛和汇泉角控制湾口;西北面是内海胶州湾,为建
筑港口之地;东部有群山屏障。铁路线沿市区的西边缘、胶州湾的东岸布置,市区北侧
沿铁路设置大、小港码头, 使水陆交通连成一体。市区道路基本为方格网布局,同时,
结合地形和街区中心设置放射状广场, 如总督府前设置中心广场、今北京路及天津路
等6条街道交汇处设置火车站的集散广场。规划在区域上分为内外两界, 外界为李村,
内界为青岛, 而青岛又划为欧洲人与华人两个区域, 欧洲人居住区起自西斐迭里大街
(今中山路南端),北候汉娄阿街(今德县路)一线,由此顺溯小北山岭过信号山至青岛山,
再由此相沿各山岭,至会前东山以至海沿止,这一区被称为青岛区。青岛区以北通过隔
离地段(今黄岛路、平度路一带)为华人居住与商业区,被称为大鲍岛区,即今四方路与
沧口路之间、芝罘路与中山路北段之间围成的区域。青岛区围绕观海山丘布置行政中
心, 拟建总督府,在今青岛路、广西路、太平路一带设经济贸易区,沿街建商店等商业
建筑,在青岛山以东的沂水路、江苏路、德县路一带设花园式住宅区,市区东侧规划为
别墅(今汇泉湾畔的莱阳路、栖霞路一带) 和浴场区,市区西侧布置建设发电厂、屠宰
场和兵营建筑。同时还制定了与1900年城市规划配套的一系列有关建筑设计、园林绿
化、环境卫生、道路等具体的法规措施,如规定青岛区建筑物的高度以18米为限,楼则
限于三层以下, 建筑面积应占宅地面积2/3以下,邻舍中间距离至少3米,有窗面至少距
离4米,并规定市区不许办工业等。之后,青岛的城市建设全面开展起来,1899~1906年
先后辟海泊河、李村河水源地,设置市区上下水管网,建立火力发电厂,设置路灯,试验
引进树种。1901年小港竣工, 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火车站投入营业。1908年,大
港第一、二、五、四号码头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城市道路先后建成。其间, 城市建筑
大都是德国建筑师设计,由德国本土的建筑公司承担施工管理,其建筑风格以德意志民
族传统形式为主调,同时融有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色彩,细部的装饰则明显
受当时流行于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如胶澳总督府、基督教堂、胶澳巡
捕局、火车站、德海军部测候所(气象台)、德国野战医院(又称总督府医院)等建筑。
1910年,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德国殖民当局又在1900年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青岛市
区扩张规划。市区沿着西海岸向北和向西扩展。北至海泊河边与台东镇连成一片, 西
从火车站向西与台西镇连成一片, 整个规划面积比原市区扩张4倍左右,约为80平方公
里。1912年,取消了欧华分区居住的禁令。城市基本格局以单核心布局,城市呈带状发
展的形式进一步形成。在此期间,城市建筑活动继续加强,对青岛建筑风貌有影响的应
属这一时期的青岛区庭院式住宅建筑,如江苏路、湖南路、沂水路一带的独立式住宅,
此外广西路一带的沿街建筑也很有特色。而在鲍岛区一带则多为沿街修建的周边式住
宅建筑,内天井、单面木走廊,楼梯设于拐角处或天井院中,底层为商店或作坊,二楼以
上为住宅。工业建筑类型有单层和多层厂房。单层厂房以钢结构为主, 外墙用砖石砌
筑, 做卷式门窗和装饰线脚。如四方工厂修机车间、总督府屠宰场。那些世世代代生
长在青岛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因丧失土地和家园沦为苦役,一部分人只能从事建筑工作。
据史料记载, 为建德总督府凿石料、砌墙体的青岛当地工匠就达240人,当属青岛历史
上第一支本地建筑施工队伍。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承建了当时青岛
区的主要建筑物的建筑。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日本侵占青岛。日本侵占青岛后,立即宣布青
岛对日本本土居民开放,将青岛的土地以低于德国侵占时期数倍的地价卖给日本移民,
土地地价税由德国侵占时期的6%降至2%,取消土地增值税。一时间日本侨民大增,1901
年日本侨民在青岛仅60人左右, 1921年增至24500余人。在移民增加的同时,日本资本
大量涌入青岛, 垄断了青岛的金融、进出口贸易和工厂企业。中外居民的大量增加和
资本的涌入, 刺激了青岛的建筑业,即在四方新建发电厂,在台东、四方和沧口辟工业
区、建设棉纺厂等。
城市基本按德国1910年的规划发展,市区的建筑主要分为三期:第一期在今市场一、
二、三路和聊城路、临清路一带辟商业中心区, 称“新市区”,占地面积约为163万平
方米;第二期在辽宁路、广州路与台西镇间的高地辟住宅区和商业区,占地面积约为66
万平方米,扩大了别墅区(莱阳路、南海路一带),占地约为6.6万平方米;第三期为台东
镇东北商业区和大港防波堤填海地面, 占地面积约为198万平方米,在四方、沧口一带
沿铁路线设置集中工业区。市区建筑以工场、商店为多, 住宅居第二位。建筑面积总
数较德国侵占时期多,除为数不多的公共建筑质量较高外,大量的建筑质量较低。公共
建筑多为欧洲古典复兴、仿英式和折衷主义形式, 如1915年在江苏路德国野战医院院
内南部空地新建的青岛医院门诊楼、堂邑路邮便局、正金银行青岛分行、三井洋行等。
从总体看,这时期的建筑比德国侵占时期要经济,室内高度一般为3米(德式建筑室内高
度4~5米) ,使用面积相对减少,极少有大片的外廊和露台。结构以砖木和钢筋混凝土
为主。公共建筑大都平面布置规整, 立面对称,主次关系明确。在装饰上,住宅室内以
日式居多,也有日欧混杂者。外部用不加修整的卵石 堆砌于山墙、檐部、主要入口、
窗间墙上。也有用光洁石面雕以花草纹饰镶嵌于墙面作装饰, 是为这时期建筑的细部
特征。城市建筑大规模发展带动了建筑施工队伍的发展。在此期间从事建筑营造业户
达60家,日本人有13家。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日本仍掌握着青岛的经济和政治控制权。日本侨民占有和承
租青岛大片土地,使得青岛的城市建设难以顺利开展,在此期间的工业建筑仅完成了前
时期已开工的四方发电厂工程,而民用建筑多在原市街进行。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1932年颁布了《青岛市暂行建筑规则》,对旅馆、
公寓、医院、校舍、影剧院、货栈、工厂、商店等建筑和特别区域建筑物的高度、面
积、建筑密度、道路宽度均作了详细规定。并规定在商业区不得建平房, 特别区域建
筑密度最大不超过50%,限制层数,采用透空围墙等。1935年,颁布《青岛市施行都市计
划案》,把城市性质定为“工商、居住、游览城市”,“中国五大经济区中黄河区的出
海口”。城市布局以台东西侧工厂地一带为市中心,除行政区外,全市分为港埠区、工
业区、大商业区和住宅区。湛山、浮山一带为特种住宅区,荣成路东为甲种住宅区,齐
东路、莱芜路等处为乙种住宅区,其他为丙种住宅区。新辟齐东路、大学路间,登州路、
西山路间及台东镇东南为住宅区。另设有园林区。市区全部面积 (道路及山林地带在
内) 约为3500万平方米。1937年成立“建筑审美委员会”,以奖励优秀建筑设计,促进
建筑业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一是30年代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在青岛传播,出现一些现代
主义建筑的模仿和探索; 二是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较有影响的有馆陶路、中
山路一带的银行建筑,中山路北部及以西地带的交易所与商业建筑等,其设计多出自中
国建筑师之手。居住建筑以别墅和带庭院的独立住宅为多,除在市内发展外,主要集中
在“八大关”、太平角一带。30年代初辟“八大关”为“特别规定建筑地”, 至30年
代末期基本形成规模, 多为日本人居住。中国人住宅仍为周边大院式建筑,二至三层,
院内周边走廊。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大量的贫民棚户区,多集中在台西镇海滩一带。
30年代中期,棚户区内先后建起“平民大院”,建筑为行列式布局,带阁楼一层建筑,建
筑密度为60%以上。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 1939年编制《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
计划》。在《地方计划》中城市性质为华北门户、水陆空交通要道、华北军事基地、
工业基地和观光地, 其规划的基本构想是将德国侵占时期的单核心带形城市发展为组
团式多核心的带形城市。这时期青岛的建筑活动多为日本军事服务。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 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经济陷入空前危机,经
济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谈不上什么城市建设。
青岛解放后, 人民政府明确提出了城市建设要“为国防服务、为生产服务、为劳
动人民服务”的方针, 同时根据1950年《青岛市都市计划纲要(初稿)》和1957年《青
岛市城市初步规划》进行城市建设。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青岛市集中有限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主要是住宅和与人民生
活紧密相关的公共建筑。先后在台西和延安路、太平镇、小阳一路等地建成新的住宅
小区。住宅建筑以二、三层为主,也有部分四层楼房和平房。1955~1956年上半年,还
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建筑44万平方米简易平房住宅。至1957年, 住宅竣工85.1万平方
米。
这一时期的公共建筑,极少新建行政办公建筑,政府机构大都利用旧建筑作办公用
房,并且严格控制面积标准。1957年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人均使用面积
4~6平方米,不得超过7平方米。建设量较大的主要是学校、医院、商店、文化娱乐等
群众急需的一些公共建筑;主要有:青岛纺织医院及纺织工人俱乐部、海员俱乐部、大
光明电影院、传染病院、青岛市立中医院、国防体育运动打靶场、青岛建筑工程学校
(现建工学院) 、青岛纺织工业学校以及分散建在各区内的5所中学、1所卫生学校;并
在“八大关”、湛山一带修建疗养区, 先后建成了中国纺织工人疗养院、中国邮电工
会疗养院、青岛湛山工人疗养院等6处疗养建筑。此外,还建成了海泊河公园、沧口公
园等。
工业建筑有较大发展。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19 686万元。其中, 工业投资12 141
万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2%。1957年3月,编制了青岛市初步城市规划,规划了2个
工业区:楼山后工业区和大村庄工业区;1个交通运输仓库区(沿胶济线及大港、小港一
带);1个疗养区(八大关、湛山一带);4个生活居住区:市中心区、水清沟区、沧口区、
楼山区。到1957年末,全市共新建各种类型的建筑218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建筑(包括
工业厂房和仓库)43万平方米。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1960年编制了历史上第一个《青岛市城市
总体规划》, 确定青岛的城市性质是“国防、工业、港口和休疗养的综合性城市”。
城市建筑中突出增加了工业建筑, 仅1958年新建工业建筑42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前8
年新建工业建筑总和。住宅建筑方面,1958~1962年建设投资共完成1465万元,竣工面
积31.9万平方米, 比“一五”时期减少了53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处于低潮,建筑量少,
主要有人民会堂、八大关小礼堂、青岛市工业专科学校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基本
建设规模大大压缩,除“二五”已开工项目的续建房,一般不开新的建设项目。建筑活
动主要以基建维修为主,并加大住宅建设。三年内住宅建设投资共1526万元,建成住宅
21.2万平方米。尤其是棚户区改造开始起步,至1965年,先后完成了台西西广场和上海
支路棚户区的改造工程。公共建筑主要是在各居民区插建一些小型建筑, 如1963年新
建2所中学、3所小学,扩建中、小学17所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 城市规划废驰,城市建设发展缓慢,城市基础设施遭至严重
破坏。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827万元, 工业投资仍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90%左
右。住宅建设投资4170万元,建成住宅67.9万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规划建筑进入了一个繁荣
发展的时期。1984年1月5日, 国务院批准实施1978年开始重新编制的《青岛市城市总
体规划》,规划范围为市区及四县县城、小城镇、风景区。城市性质确定为:轻纺工业、
外贸港口、海洋科研和风景旅游城市。
至1985年,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6332万元。住宅建筑执行统一规划、分片开
辟住宅小区与加强旧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 投资94169万元, 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23.8%,为前30年住宅投资总和的5倍多,建成住宅建筑面积626.3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新
建住宅89.5万平方米, 为前30年年平均新建住宅数的8.6倍。1986~1990年,每年住宅
竣工面积都在100万平方米以上。到1990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6.6平方米。
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规模也逐年扩大。 以1980年6月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共21
层的黄海饭店开始动工为开端,80年代,先后有海天大酒店、远洋宾馆、东方饭店、丝
绸大厦、仙客来宾馆、工商银行青岛分行大楼、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大楼、农业银行青
岛分行大楼、长话枢纽大楼、邮电大厦、海洋研究所物理楼、市立医院病房楼、市二
轻局大楼、工贸大厦等近20座高层建筑相继兴建。
工业建筑也朝着规模大、质量高、科技先进的方向发展。建成了青岛电冰箱总厂、
青岛第二啤酒厂、青岛碱厂、青岛铝加工厂、四方机车车辆工厂新厂区、黄岛发电厂
等现代化大型工业厂房等。
青岛近现代城市规划建筑历史犹如凝固的音乐, 以其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弹奏出
一曲曲力与美的交响乐章,向人们诉说着青岛的百年沧桑。在改革开放的汹涌大潮中,
青岛规划建筑业已拉开了大规模发展的序幕,青岛的未来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