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普通容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1&rec=9&run=13

德国侵占青岛初期,殖民当局就不许居民在街上倒垃圾和堆放杂物,但还没有明
确垃圾如何处理。 1908年5月26日以后,凡青岛界内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按规定陆续
设置了垃圾容器,分固定和可移动的两种。上有进口,下有出口,都能关闭,而且必
须设在有临街大门并能进出车辆的院内。在街上每隔五六幢房屋由官方设置一只公共
垃圾桶。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垃圾容器照旧例不变。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岛。
公共的铁质垃圾桶损坏以后换上一些木板垃圾箱。居民大院地面上设有多户公用垃圾
箱,独户小院多在临街院墙上挖洞做门,墙内以砖砌成方形池子,称为墙基池。这种
垃圾池可以公私两用, 收集和清除垃圾。别墅和公馆都设有固定垃圾箱。1932年3月
青岛市政府曾令市公安局整顿垃圾容器,由工务局绘制了木质和土建垃圾箱两种图样,
发到各公安分局推行,但始终未能统一。1935年10月市政府令公安局在重要街道添设
大型土建垃圾箱34个。 1936年7月清洁队在全市灭蝇运动中普查公共垃圾箱,确定需
要修理90个、 添设11个,共需修建101个公共垃圾箱,并呈报市政府经理委员会招商
承办。 同年4月在台东区拆除了破旧的木质公共垃圾箱, 改建成80个大型土建箱。
1937年青岛城区和四方、沧口郊区共有木质、土建公共垃圾箱2000余个。日本第二次
侵占青岛期间,1940年公共垃圾箱和公用、私用垃圾箱(池)共有7040个,到1944年减
为4377个,其中多属公用、私用垃圾箱(池),公共垃圾箱甚少。南就国民政府第二次
统治青岛期间, 市卫生局、警察局、工务局曾将残存的241个公共垃圾箱加以修缮以
维持使用。 除9个仍为木质箱外,其余均为砖灰结构。这些垃圾箱分别设在市南区21
个,市北区55个,海西区(大小港一带)11个,台东区96个,四方区58个。但是,一些
平民院、劳工院、“难民院”的垃圾箱长期短缺。
青岛解放初期,市区共有公共垃圾箱240个。1952年增加到273个。新建的公共垃
圾箱都是砖灰结构。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环卫设施中的公共垃圾箱仍不足用。
1954年10月,市清洁队学习外地经验,在市内各区选定部分街道按时派人摇铃收集垃
圾,居民生活垃圾直接倒入环卫工人的车辆运走。凡属摇铃区的公私垃圾箱都取消,
其中仅公共垃圾箱即拆除100余个。 改为这种办法后,有些居民感到摇铃收集垃圾的
时间受限制,不方便,经常将垃圾倒在街上。1958年在全市开展的除“四害”讲卫生
运动中,青岛市各基层爱国卫生组织加强对垃圾的管理,发动群众互相监督,乱倒垃
圾现象大为减少。1963年为继续解决乱倒垃圾问题,市环境卫生队修复了88个公共垃
圾箱,移地建设8个、维修43个。当年市区垃圾箱总数3100个,其中有公共垃圾箱443
个。
1964年市区新建公共垃圾臬45个, 翻建31个,维修162个;1965年新建公共垃圾
箱69个, 翻建10个,维修143个。1963~1965年是建国以来环卫设施中各种垃圾箱修
建最多的3年。1965年末市区共有垃圾箱(池)3539个,共中,公共垃圾箱(池)有556个。
“文化大革命”期间,环卫工人以班组为单位,自发地与居民、单位协商,取消了一
批院内公用和私用垃圾箱,改建成一些临街的公共垃圾箱。
自50年代后期,新建住宅楼房逐渐增多,出现贯通各楼层的通道垃圾箱,称“通
天池” , 出口设在底层屋基上。至1963年6月,市区已有114个,到70年代后期增至
400余个。
1957年,市区的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和中山路、辽宁路等商业繁华街道开始设
置小桶式卫生箱(果壳箱)86个,随后又添设50个较大的活门卫生箱,供行人投放瓜果
皮核、纸屑、烟蒂等废物。以后陆续增有钢板、铸铁、水磨石、陶瓷等不同质料和不
同形状的卫生箱,设置范围遍及市区的重要街道和公共场所。1964年市区一次添设卫
生箱100个。 1981年市环卫局3次购进陶瓷、铸铁卫生箱410个。1986年市区共设置卫
生箱647个。1989年10月市环卫局设置铸铁卫生箱1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