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保洁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1&rec=40&run=13

建国后,50年代清洁队的街道保洁袭建国前的办法。在各分队中,街道保洁工混
合编班、机动使用。街道保洁工以扫帚、铁锨、人力车产为主要工具,清扫交通干道、
繁华商业街、 风景游览线和疗养区,共65条街道。其中市南区35条,市北区7条,台
东区8条,四主方区5条,沧口区10条。每日扫两遍,中间巡回捡扫。其余街道由街道
办事处引组织单位和居民清扫一部分,青岛市卫生局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出资招收
监时工清扫一部。其扫街工具由清洁队供给。
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清洁队专为捡拾马粪成立了一个直属马粪班,共12人。
当时由河南路至中山公园和由胶州路至台东三路,是两条主要的马车交通路线。城区
共有马车200辆,每天来自城郊农的马车拉人力车不计其数。马粪班工人自早晨6时至
晚9时轮流捡拾。1952年,市政府规定,马车在市区行驶必须加带粪兜,并配备粪具。
至此,路面上的马粪逐渐减少。
工属保洁队 1964年10月14日,青岛市卫生局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保留部分扫
街的临时工30余人,又在环卫职工家属中招收以工代赈人员(多系妇) ,共200名,为
市内5区分别成立了环境卫生保洁服务队(以下简称保洁队) 。该队自负盈亏、群众生
产自救性卫生组织,专事承包环境卫生管理处的街道保洁务。保洁队总收入的85%用
于工资、奖金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15%购置清扫用具或留作公积金。保洁车辆由环
境卫生管理处供给。 保洁队员日工资分三等:一等1.1元,二等1元,三等0.8元;每
人每季度奖金1~3元。
各区保洁队按任务配备人员,市南区80人,清扫保洁65条街道;市北区40人,清
扫保洁15人;台东区30人,清扫保洁8条街道;四方区30人,清扫保洁6条街道;沧口
区20人, 清扫保洁5条街道。各区共清扫保洁99条街,分一、二级管理:一级路面,
每日普扫和捡扫8~12次, 每人每日清扫路面300~400米;二级路面,每日普扫和捡
扫6~8次, 每人每日清扫路面500~600米。保洁队员每日工作8小时,轮休节假日。
一级路面要达到“六无三洁一少” (路边无积水,无积土,无零星垃圾,无瓜果皮核
纸屑,无灰尘,无马粪;雨水斗清洁,废物箱清洁,保洁车辆工具清洁;很少痰迹)。
二级路面要达到“四无三洁一少”(路边无积土,无零星垃圾,无瓜果皮核,无马粪;
雨水斗清洁,废物箱清洁,车辆代具清洁;无马粪;雨水斗清洁,废物箱清洁,车辆
代具清很少痰迹)。
保洁队因自然减员精减,至1968年7月尚的有队员160人,仍负责清扫99条街道。
1980年3月底全部保洁工退休、 退养。原保洁队清扫的主要街道,由各区政府组织人
员保洁。
知青保洁队 1981年初,青岛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成立了全民所有制的专业街道保
洁队。从下乡知识青年和应届高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女青年259人,分配到5个环境卫生
管理站, 负责市区主要道和疗养区的清扫保洁任务。清扫路面约164万平方米,占市
区街道总面积的30%左右。青年保洁队实行“五定一包”(定量、定质、定人、定片、
定时,包干到作业组)岗位责任制。
各环卫管理站设质量检查,每天对清扫洁的街道检查一次。各保洁队长(站长)每
天对清洁人员考勤,每周检查工作两次,每月组织小组长联合检查一次。
1981年,青岛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有大型扫路车部、130型吸尘车1部,并在部分街
道试行人与机械相结合的办法清扫保洁。1983年以后,洒水车、扫路车、吸尘车等机
械按不同季节有重点地配合人工清扫。
1982年3月和1983年3月“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青岛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划
定中山路、胶州路、热河路、辽宁路、华阳路、内蒙古路、杭州路、四流中路为“环
境卫生红旗路”,青岛火车站至兰山路、太平路、莱阳路、文登路、中山公园为“环
境卫生最佳路”,对这两条路线加强管理,保持高标准的卫生水平,起到了示范作用。
1983年,市区有保洁工357人,清扫道路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占市区道路总面积
的35%左右。
1987年, 市区共有道路总长497公里,面积505万平方米,应清扫418万平方米。
其中环卫专业队清扫约190万平方米;街道民办保洁队清扫约228万平方米。1990年,
市区有道路682条应清扫约575万平方米。有专业保洁人员470名(含临时工120),清扫
一般重要街道约235万平方米;民办保洁队除,专业队全天保洁,民办队日扫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