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道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1&rec=39&run=13

德国侵占青岛后,城区雇佣清洁包工清马路。清道夫按2~3人编为一组,每天上
午携带扫帚、铁锨和垃圾车出工。下午巡视街道,将撒落的马粪及脏物收集到带盖的
脏物桶内,并保持桶外整洁。脏物桶装满垃后,集中运往指定的垃圾场,将垃圾埋掉,
再将空桶运回原处。逢夏冬两季风大沙多时,马车上带有水器,清道夫用海水喷洒道
路(多属土路)。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由“警务部卫生系”指定扫除垃圾的承包人,由承包人
招雇清洁工。清扫街道的有20个组,划片分工。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 翌年3月,澳商埠成立卫生局。雇佣63名清道夫,并配
有车辆、 马匹等,在工头带领下清扫街道卫生。1924年6月成立卫生事务所,由包商
承办,时有工头16名,清道夫50名,水车夫50名,洒水汽车夫1名,洒水马夫8名,由
工头率领清道夫扫除街道后洒水。1925年10月卫生事务所改为官办后,添置脚踏车,
分路沿街巡视,遇到粪便随即扫除。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时,市区有265条马路(计221.5公里)实行重点保洁。
卫生事务所的清道夫,分区清扫,用手推车运除沿街上收集的垃圾。有洒水汽车1辆、
捡拾马粪的自行车4辆。1930年3月公安局接管清洁队后,着手改善郊区卫生,与驻四
方、 沧口区的纱厂商定,由厂方出资在这两区分别雇工5名,清洁主要街道,公安分
局负督导。 1931年6~9月, 清洁队在湛山设临时清洁扫班,专司清扫、拉运事务。
1933年7月25曰, 清洁队在汇泉、太平路、太平角、新疆路轹四处海水浴场和海滨公
园(含鲁迅公园)各设夏令临时清道夫1名。1934年,在清洁队划分的4个清洁区内,第
一区(中山路以西) 清扫街道58条,设4名班长、37名队丁,其中清道夫19名;第二区
(在今市南内)清扫街道63条,设4名班长、30名丁,其中有21名清道夫;第三区(在今
市北区内) 清扫街道78条,设5名班长、43名队丁,其中有清道夫34名;第四区(在今
台东区内)清扫街道22条,设2名班长、24名队丁,其中有清道夫20。第一、二、三、
区设人力运土车36辆,由清道夫随时将沿街和街扫除和收集的垃圾运往场,每天运除
垃圾约13吨多。 第四区有8辆大型人力车,清道夫要将扫除的垃圾和居民活垃圾一并
运往垃圾场每日运除约17吨。清洁队直属特务班有一部、自行车辆,用于沿街洒水、
拾粪。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 1939年1月,清洁队员工总数由420人增加到505名,
清扫马路378条, 仍分四个区。规定重要街道日扫3次,其他街道1~2次。同年2月,
贵州路、夏津路、聊城路、清平路、市场三路垃圾堆积,无棣一路、热河路明水沟的
污水满溢。 1940年,清洁队清扫的道路增至384条。汇泉体育场、栈桥、各海水浴场
等也在扫除之列。清道夫每天工作11小时。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时期,1945年10月,青岛市警察局组建清洁队,按
警区划分4个清洁区,分扫各区街道。市南区(含台西)4个清扫班,市北区3个清扫班,
台东区1个清扫班, 海西区1个清扫班。每班编入12~14名清道夫。郊区四方设4名清
道夫,沧口设7名清道夫,李村设5名清道夫,只清扫主要干道。队部直属特务班有25
名队丁,专拾马粪、刷洗公共厕所。各区队负责清运该区的生活垃圾和街道保洁,实
际上只能有重点冤进行街道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