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 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0&rec=50&run=13

饮用水 青岛市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主要是对崂山水库、产芝水库、二水厂和棘
洪滩水库的水质监测。 1962年始,市防疫站对崂山水库水厂出水口每两个月进行1次
水质理化检验。从1981年起,市环境监测站按国家统一标准方法进行例行监测。在水
库设5个采样点,每年在3月、8月、10月(枯、丰、平3个水期) 各监测1次。1988年,
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改设入口、中心上、中心下、出口上、出口中、出口
下、 中心左、中左右8个测点,3月、5月、8月、10月,每月采样3次。监测项目开始
必测的有:pH、溶解氧、总硬度、矿化度、硫酸根、氯离子、氨氮、亚硝酸盐氮、硝
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铅、镉、总汞、砷化物、重碳酸根、六价铬、石
油类19项,后又陆续增加铁、锰、锌、铜、总磷等10多项选测项目。
10年监测结果表明:崂山水库水质为较软水,呈弱酸性。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GB5749—85)评价,铁、锰“七五”期间总超标率分别为22.42%和17.44%,其中,
铁超标率呈下降趋势,而锰则呈上升趋势。水质中其他感观性状,一般化学指标,毒
理学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细菌指标符合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88),且年度、水期变化不大,为清洁级水质。1988年起,对崂山水库进行
底质监测的砷、 汞、铬、铅、镉、铜、锌7种重金属,虽在底质中含量变幅很大,但
远远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产芝水库位于莱西县境内,为青岛市城区重要补充饮用水源地。“七五”期间监
测pH偏高,最大值为9.05,总超标率为32.31%。生化需氧量和氟化物在个别年份或站
位偶有超标现象,其余各监测项目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或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且年度和水期变化不大,水质基本符合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要求。
经二水厂处理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沽河沿岸诸井和地表水。“七五”期间监测,
水厂处理前的水质细菌学指标基本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中氨、氮、
亚硝酸氮和氟化物最大值,也偶有超过国家环保局关于《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
定》的推荐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现象,但年均值基本符合标准。其他诸项指
标均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较好。
棘洪滩水库是青岛市新增重要饮用水源地。 1990年3月始,于水库出水口进行水
质监测, 共5次,30个项目。结果表明:水库中总氮含量很高,浓度为0.96~4.59毫
克/升, 5次平均值为2.11毫克/升,均超过水库水质营养化控制指标。总磷最大值为
0.06毫克/升, 略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湖、库Ⅲ类水质标准。其余28个项
目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符合集中或生活饮用水水源水
质要求。
地下水 1901年,侵占胶澳的德国当局设立化学检验站,开始对青岛的地下水质
进行检验测定。1930年始,南京国民政府青岛市社会局下属设检验室化学组,每月对
李村河、白沙河和海泊河水源地水质测验多次,查井100多眼,抽验水栓,进行细菌、
物理和化学检验。1940年后,日伪青岛市卫生局及同仁会防疫处都曾作过井水水质的
检验。
建国后,1950年下半年做了219眼水井调查,确定29眼不能饮用;清毒水井531次
(眼) 。至1956年共消毒水井达73000多次(眼),是年12月,市卫生防疫站会同自来水
公司对黄埠、白沙河和李村河等7个水源地进行了监测。
1981年始,市环境监测站对一水厂(李村河中游) 及其上游(小白干路) ,二水厂
(仙家寨)水井,每年4月、9月进行两次监测。1982~1986年,监测结果表明:一水厂
及其上游和二水厂水质中的pH、矿化度、总硬度、氯化物、硫酸根、氨氮、亚硝酸盐
氮、硝酸盐氮、氟化物等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1988年,青岛市全面贯彻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选取了市区有代表性的12眼民用水井和企业自备井为例行监
测水井,4月、9月中旬各测一次。监测结果表明:市区地下水多为硬质水,总硬度超
标率在66.7%以上; 细菌学指标普遍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要求,大
肠菌群超标率为100%;地下水二氮污染较普遍,水井氨氮含量超过国家环保局推荐标
准的占16.76~25%, 硝酸盐氮超标率在25%以上;石油类和挥发酚也时有超标;但水
井中毒理学指标无超标现象。
1987年,青岛市对所辖县(市)、区城区和部分乡(镇)所在地的民用水井进行调查,
在248眼水井中, 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为86眼,占总数的34.68%;符合农灌水质标
准的158眼, 占63.71%;不能饮用和不宜农田灌溉的4眼,占1.61%。即墨市地下水质
较好,监测70眼水井中,可饮用的43眼,占61.43%。其次是莱西县和胶南县,可饮用
井数分别占监测井数的51.11%和32.08%。各县(市)地下水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氮
污染,特别是无机氮污染较为普遍且严重。
河流 列入河流监测的主要有大沽河,青岛市区河流和各县(市)的城区河流。
(一)大沽河。大沽河主河道自入青岛境内至胶州湾,全程自上而下布设了马连庄、
产芝水库出口、 沙埠、后沙湾、麻湾桥、斜拉桥6个监测断面。1983年开始监测,遇
有天气干旱, 河道时有断流,总的监测次数偏少。8年监测结果表明:大沽河主河道
水质明显分为2个区段, 马连庄至沙埠河段,虽然pH偏高,石油类、悬浮物和高锰酸
盐指数偶有超标, 但各年枯、丰、平3个水期的平均值基本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
准》中Ⅳ类水质标准,水质较好。沙埠以下至斜拉桥段因莱西县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
水在沙埠以下的辇子头汇入大沽河,加之沿河两岸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排入(或渗入),
河道水质明显变坏,水质中悬浮物、高锰酸盐、氨氮、氟化物、总硬度等项指标,最
大值超标数明显提高,超标率增加。斜拉桥断面是大沽河入海口断面,入海前胶州市
城区污水经云溪河汇入,加之海水顶托影响,水质极度恶化,悬浮物、总硬度和氨氮
超标率都在78%以上,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超标率均在44%以上,其总硬度最大值为
72.98毫克/升, 超标15.22倍。1988年始,在大沽河主要河道的马连庄、麻湾桥、斜
拉桥3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河道底质监测,3年监测结果,3个站位底质中7种重金属含
量,虽年度间站位间变化较大,但均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在中性和酸
性土壤中的控制标准。
(二)海泊河。海泊河是青岛市市区污水排放量最多的河流,布点昌乐河桥、海泊
河石桥、 入海口3个断面,在20个监测项目中,超标项目为12项。主要污染物是悬浮
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和总硬度。“七五”期间总超标率均为
100%。 其中,石油类最大值超标452.12倍;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最大值依次超标163和
119.74倍;挥发酚总超标率为80%,最大值超标24.92倍;另外,铅、汞、镉、氰化物
等毒理学指标也时有超标;水质中溶解氧年均最高值为2.63毫克/升,水质变黑发臭。
(三)李村河。李村河监测断面设水厂上游、过水桥、沧口水道、造纸厂和水清沟
5个站位,监测项目18个。“七五”期间监测,水质中有7项污染物超标,主要是悬浮
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挥发酚、氨氮和石油类,5年总超标率在80%
以上。其中,化学需氧量最大值超标25.89倍;石油类1986年最大值超标5127.94倍,
1987~1990年水质中石油类含量明显降低。
(四)板桥坊河。板桥坊河监测项目18个,水质中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化学需氧
量、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氨氮。水质呈碱性,pH值最大值为9.81。“七五”期间总
超标率为53.33%;氟化物超标率为50%,最大值为9.76毫克/升;超标5.51倍。亚硝酸
盐氮和挥发酚也时有超标。污染物中,氨氮污染有逐年减轻趋势,挥发酚自1987年后
浓度逐年降低,石油类也明显减轻。
(五)楼山河。楼山河监测项目19项,水质中污染物有11项超标,水质多数呈碱性,
但有时过酸,pH值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有超标现象。“七五”期间,监测水质中,悬浮
物、 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类等7项均超标100%。其中,化学需氧量最大值
超标697.88倍, 总铬污染是该河水质污染突出特点,最大值超标99.33倍。主要为红
星化工厂和制革厂排放的废水所致。另外,楼山河氨氮、挥发酚、硫化物、氟化物污
染也十分严重。
(六) 湾头河。湾头河监测项目18项,有8项超标,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生
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氟化物、石油类和挥发酚。“七五”期间,化学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超标率均为100%; 悬浮物、 石油类、氟化物、氨氮超标率也在73.33%~
88.89%之间。其中,除石油类最大值超标549.2倍外,其它各项指标污染较轻。
(七)浮山河。浮山河是青岛市南区浮山居民生活污水和附近工厂排放废水的河道,
1988年正式列入例行监测,监测项目19个,水质中污染物有10项超标,主要是化学需
氧量、 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其中,石油类最大值超标291.4倍,氨氮最大值
超标109倍, 挥发酚、镉和pH值也时有超标。浮山河排放污染物量不大,但超标项目
较多。
各县(市)城区河流分别于1986年和1988年开始例行监测。
云溪河(胶州境) 砷化物、石油类最大值均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85) 中的Ⅱ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溶解氧、挥发酚的年均值或最
大值超过地面水Ⅴ类水质标准。 其中, 氨氮最大值超标110.02倍,化学需氧量超标
55.32倍。
洙河(莱西) 氨氮超标率100%,最大值超标83.17倍,化学需氧量超标率61.54%,
砷化物超标率58.22%,氟化物最大值为5.36毫克/升,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墨水河(即墨)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超标率依次为91.67%和88.88%,氨氮最大值超
标94倍,铅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超标率为11.11%,最大值超标29.78倍。
近岸海域 胶州湾近市区海域水质。“六五”期间,胶州湾水质监测由国家海洋
局黄海监测中心站承担,1981年始为8个站位,1984年监测6个站位,监测项目10个。
监测结果:胶州湾大面积海域的水质,除石油类、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有明显超标外,
绝大部分污染物质不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GB3097—82)。石油类历年平均浓度均在
0.05毫克/升以上, 超标率为25%~85%,氨氮历年检出浓度均有超标,亚硝酸盐氮时
有超标。1989年起,市环境监测站开始对胶州湾近市区河流入海口海域水质进行监测,
设海泊河1#、 2#,李村河1#、2#和楼山河1#、2#等6个站位,6月、9月、11月
各测一次,监测:水温、水色、水深、透明度、pH值、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氨氮、
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总汞、总铬、挥发酚、砷、铜、锌、镉、铅、硫化物、
石油类等20多个项目。监测结果: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6个站位中5个站位有超标现
象, 最大值为0.676毫克/升,超标1.25倍。其次是挥发酚,海泊河1#站位连续两年
超标。 大肠菌群超标主要出现在海泊河口和李村河口站位。海泊河1#站位超标项目
多,超标倍数高,水质最差,其次是李村河1#、2#站位。
(一) 风景旅游区近岸海域水质。1988年始,市环境监测站开展风景旅游区近岸
海域水质监测。范围有第一、二、三、六海水浴场,栈桥,燕儿岛,小麦岛,石老人
和沙子口等9个站位(1989年减去小麦岛点),每年6月、9月各测一次,监测项目20个。
监测结果:风景旅游区近岸海水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8个监测点中,6个点出现超标。
其中, 石老人测点最大值为0.556毫克/升,超标4.56倍。其次是无机氮,有3个测点
超标,最大值出现在沙子口,超标1.32倍。其他项目均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各测
点中,第二海水浴场所有监测项目均符合Ⅱ类海水标准,其次是第一、第三海水浴场,
超标项目较多的是第六海水浴场和沙子口测点。
(二)胶州湾潮间带水质。80年代初,市环境监测站对胶州湾潮间带进行过调查性
监测,东岸潮间带水质污染严重,西岸较轻,以中潮带和低潮带生物为例,西岸有61
种,东岸仅存19种。1987年胶州湾潮间带水质列入例行监测,每年监测一次,监测项
目4个,1988年扩大到13个。1990年,每年5月、10月监测两次,监测项目15个,设海
泊河口、李村河南、李村河北、石油化工厂、青岛碱厂、双埠、西大洋、大沽河西、
张戈庄、黄岛码头、薛家岛码头11个测点。监测结果:低潮水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
量、石油类和挥发酚。个别站位铜、镉、铅、汞等重金属时有超标现象,胶州湾东岸
(海泊河口至双埠)水质污染明显重于其他各站位。其中,化学需氧量以李村河口低潮
水污染最重;但最大值出现在碱厂站位,超标24.9倍;挥发酚最大值也出现在碱厂站
位,超标17.2倍。薛家岛、黄岛、张戈庄、大沽河西和西大洋等站位地处胶州湾西岸
和北岸,水质好于东岸,但按Ⅰ类水质要求,各站位均有超标项目。潮间带间隙水主
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挥发酚,个别站位重金属污染较重,区域仍在东岸
李村河、海泊河和碱厂站位。潮间带底质监测站位同上,年测一次,监测项目有铜、
镉、铅、锌、汞和总铬。按《全国海岸带调查》规定标准进行评价:所有监测项目中,
各站位底质中镉均未超标;大沽河口西站位所监测的重金属均符合标准。其他站位底
质不同程度地受到铜、铅、锌、汞等重金属污染。其中,以汞超标普遍,其次是铜、
锌和铅。在各超标站位中,铜的最大值为291.8毫克/公斤,超标7.83倍,1989出现在
海泊河口站位。 铅的最大值160毫克/公斤,超标5.4倍,出现在张戈庄站位。汞的最
大值为1.05毫克/公斤, 超标4.25倍,1988年出现在薛家岛站位。锌的最大值出现在
李村河北站位,为208.8毫克/公斤,超标1.6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