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胶州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rec=20&run=13

地质构造 胶州湾位于鲁北隆起之海阳-高密坳陷和胶南隆起的过渡带, 太古代
以来长期处于稳定上升,剥蚀夷平过程中,随着中生代以来胶东断陷盆地不断沉降,
在前震旦系生麻岩基底上沉积一套火山岩系,火山碎屑岩系和沉积碎屑岩系,主要出
露的有太古界,元古界,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红石崖以主要为变质岩,海湾北
部,西北部以碎屑沉积岩为主,如营海以西和南辛附近的侏罗纪砾岩,砂砾岩,大浚
旺,营海,阴岛附近的白垩砾岩,火山岩在该分布较多,其中尤以安山岩为主,安山
岩主要分布在薛家岛地区,东大洋,女姑口一带则有火山砾岩等,岩浆岩主要分丰在
本区的东南部的青岛市区,海西半岛及黄岛区,大致以即墨-流亭断裂为界呈北西-南
西展布。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钾质花岗岩,中细粒花岩等。
青岛地区的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断裂构造可分三组: (一)北北东向断裂,主
要构造线方向之一,对胶州湾的形成和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最明显的为即
墨-流亭断裂,走向北东20度,北北东-南南西向延伸斜贯全区。(二)北东向断层,规
模仅次于前者,红岛地区的晓阳林至前阳村方向的断层即为该组断层典型之一。(三)
近东西向断层,主要在青岛西区部的中生代地层发育。
自然条件 胶州湾为一半封闭型海湾, 湾口最窄处自薛家岛北端至团岛南端仅
2.5公里,湾内南北向最大长度约40公里,东西向最大宽度约28公里,面积约438平方
公里,湾内宽阔开敞,自然条件有相对的独立性。
注入胶州湾的河流有漕汶河,岛耳河,洋河,南胶莱河,大沽河,桃源河,洪江
河,石桥河,墨水河,白沙河,李村河等11条河流,长度大于30公里的共五条,流入
胶州湾的河流以大沽河为最大, 其流量约占大沽河,墨水河,白沙河及洋河4条河总
流量的85.6%, 大量的泥沙输入,在河口区造成较宽阔的河口三角洲,潮坪等地貌单
元,上述诸河皆为季节性河流,汛期集中在7,8,9三个月。
胶州湾及其附近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气温为12.2摄氏度, 8月平均
25.5摄氏度,1月平均-1.2摄氏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降雨量775.6毫米,湾
东部多雾,年平均雾日为50天,主要出现在秋末和冬季。
胶州湾的潮汐为典型的半日潮,平均潮差2.71米,最大潮差6.87米,涨潮历时小
于落潮历时,潮流为往复半日潮流,涨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湾口流速大,团岛附近
可达150厘米/秒,潮余流流速可大30厘米/秒。
湾内海浪以风浪为主, 冬季寒潮大风时,波高可达1.9米,平时海浪尺度较小,
波高小于,等于0.5的年出现频率为80%以上。
胶州湾与外海交换情况良好, 半交换周期为5天。基本上为湍急交换,海湾东北
部水域8流势强,西部较弱,后者不利于物质拆散。
胶州湾为一浅水海湾,总体上呈簸箕形直倾斜在湾口区又转而东倾斜,湾内平均
水深7.0米,最大水深在湾口附近局部可达64米,湾内为51米,(在黄岛东南部的洼地),
海滩约占部面积的29.5%,0~5米浅水区占52.7%,上述两口面积占海湾总面积的82.2
%,水深大于20米的深长区占总面积的5.4%,低潮线以下海底,除少数水道,沙脊外,
一般为平缓地向湾中部倾斜,从大沽河河口和红岛南岸低潮线至海湾中部20米等深线
之间,海湾平均坡度分别为2.0‰和2.1‰,湾口附近最大可达2.3‰。东侧为“沧口
水道”,10米和15米等深线成开阔的沟谷形,沿北偏西方向向湾顶延伸,西侧为“前
礁水道”,10米等深线沿北西方向向大沽河河口方向延伸,“中央水道”和“沧口水
道”之间是一突出的高地,为“中央沙脊”,其上水深仅有四米,在三条水道的交汇
处有一个“中砂”暗礁,成为大型舰船航行的潜在威胁,黄岛东南部有一南北方延伸
的洼地, 长约12公里,宽约1公里,最大水深51米,海底坡度较陡,其东北部则毗邻
浅滩, 浅滩顶部水深仅6米,两者之间形成局部对照性很强的海底,团岛两侧也有一
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深槽,南端最大深达29米,(北面可联接沧口水道) ,深槽东侧
有马蹄礁,白鸽石等大小礁石,马蹄礁出露面积较大,从红石崖到孤山,大沽河口到
薛家岛北端和团岛到薛家岛北端沿红石崖至孤山方向,湾底坡度西缓东陡,水道,沙
脊相间,水道以中央水道最深最宽,沿大沽河口至薛家岛北端方向,湾底坡度为西北
缓,东南陡,西北方向湾顶处为大沽河入口处,在河口发育潮汐型隐三角洲,潮滩宽
阔, 潮沟发育,湾顶潮滩最大宽度为8.5公里,东南部接近胶州湾口,水道深槽与浅
滩高地相间,沿团岛到薛家岛北端方向,湾底坡度较大,海底地形陡峻,海峡的深槽
偏向薛家岛一侧,其边坡南岸靠薛家岛一侧陡,平均坡度可达千分之30‰,北岸一侧
海底相对平缓,平均坡度可达千分之16‰。
海底地貌
海滩及河口三角洲 因流放海湾的河流短小,入海物质少而细,加上潮汐作用强,
故除个别河口外,三角洲皆不发育,甚至与毗连的海滩浑然一体,形态上有明显的三
角洲特征,界线不易划分,相当于米阿尔分类中的潮汐三角洲,按其沉积物的粗细分
为两类: 一为沙质海滩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分布在红石崖至薛家岛之间,此外在孤山
附近岸段也有分布, 其特点是海滩宽度较小,一般不大于2公里,沉积物以沙为主,
杂以砾石,或粉沙,淤泥,高潮线附近有沿岸沙堤发育,但规模较小,二为粉沙淤泥
质海滩(潮坪)及河口三角洲,分布在上述段以外的沿岸地区,其中特别是大沽河,洋
河河口附的最为发育,其特点是沉积物以软泥或粉沙质软泥为主,自设法是线至低潮
线方向物质略变粗,滩地宽阔平缓,其宽度可达5公里左右,大沽河口附近最在近8.5
公里,海滩坡度小于千分之1,海滩上有大小潮沟发育。
水下岸坡及浅海堆积平原 指低潮线以下,下界至10~20米不等,基特点是海底
地形平缓向海倾斜,沉积物主要来自附近的河流冲积积物及海岸冲蚀物,上半部以海
浪作用为主,下半部以潮流作用为主,沉积物表层常用0.5~2.0厘米厚黄褐色氧化层,
其下过渡到还原环境,其中常有黑色有机质斑块或条纹,生物洞穴可达0.5米深。
水下堆积谷地 主要指沧口水道,中央水道及前礁水道等水道区,这里是涨,落
潮流的主要通道,沉积物多为粘土质粉沙等细粒物质,仅在南端与海峡区深水槽接壤
处有沙,砾等粗粒物质沉积,这里处于冲刷-淤积交替而以淤泥为主的沉积环境。
水下侵蚀谷地 主要指海峡区深水槽,这里潮流流速大,最大流速可达150厘米/
秒,海底侵蚀强烈,沉积物主要为砾石,石块等粗粒物质,局部地区基岩裸露。
水下侵蚀-堆积高地 主要指中央沙脊,这里不但受强烈的潮流作用(主要在南端),
而且受较强烈的海浪影响, 沉积物较粗,海底不断发生侵蚀-堆积,深积作用速度缓
慢。
浅地层结构及基岩埋深 胶州湾为全新世海侵以来形成的浅水半封闭型海湾,周
边陆地无大河流入,无丰富的泥沙供应,因此,湾内松散沉积厚度不大,根据钻孔和
浅地层剖面测量资料,松散沉积物厚度一般为10~20米,最大厚度在沧口水道北部,
可达26米,而在湾口附近厚度基本为零,基岩在露海底,根据自红石崖区分别向东北
岸的徐家村方向和南部马蹄礁方向地层测量可知,湾内松散沉积物大致可以分为三层,
即上部沙质淤泥质土层,中部为为亚粘土层,下部为沙砾层等,沙砾层的下部为风化
岩,总厚讧般不大于20米,海湾基岩面起伏较小,南部志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