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岸地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4&rec=13&run=13

海岸侵蚀——剥蚀低山丘陵 青岛沿海陆地地貌主体,是由崂山,珠山中,低山
丘陵和即墨剥蚀平原三个单元构成。崂山山地分布于胶州湾东北地区,主要是白垩纪
晚期,燕山构造运动时期形成的崂山花岗岩侵入体,经新生代喜马拉雅构成造动动隆
起为山体。其地势由崂山低山向四周递降为丘陵。经过断裂构造和风化剥蚀,侵蚀作
用形成形态各异的地形地貌。其主峰海拔高度为1133米,山地一般高程为400至500米
以上,整个山体被北东至南西向平行的大断裂割成为北东向延伸的块状山,可分为三
大条块,北部条块自东北向西南,由三标山,铁骑山,石汴山及老虎山组成,中部条
块自东北向西南为锥子岗,青峰顶,断续延伸至浮山,南部条块则以崂顶为中心,呈
直角形山坡,东,南两侧以海为界几乎成直角相交,其斜边为北东向,以王哥庄一午
山断裂线为界,地形陡峭,岩峰峭壁林立,崂山山地地侵蚀地貌的地质基础是花岗岩
体及其十分发育的断裂,节理构造,由此造成的岩层软弱带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为
沟谷,如崂山北侧的平底厢形谷: 鱼磷峡,马头涧,大崂谷,石门河谷等,包括崂顶
在内的山峰山脊多由结晶花岗岩组成,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形成岩突兀的齿状山脊,
崂山怪石嶙峋,如人形,孔洞,石柱及蘑菇石等,多是通过球状风化作用形成的。
海拔200米以上的侵蚀一剥蚀高丘陵分布于崂山低山区的周围,东南部有崂山头,
北面有四余山,姚家山,台子山,黄山,西面有午山,浮山等,它们主要由崂山花岗
岩构成,其中,崂山头,四余山为北东向断层并侏罗系莱阳组砂砾岩,午山为北东保
平堆断层造成的高丘陵地貌,高丘陵外围逐渐降低为海拔在200米以下的侵蚀低丘陵,
主要分布在以金口-塔山-院后-板桥坊一线的东南一侧, 青岛市区即坐落该地貌类型
区内,其受构造岩相控制及不同岩性的差异侵蚀造成一些海拔50-100米左右的残丘,
孤峰等貌形态,低丘陵区内冲沟及第四系残积,坡积沉积物发育,低丘陵外围则为剥
蚀平原及冲-洪积平原,地貌界线十分清楚。
珠山低山丘陵分布于胶州湾南部胶南沿海,北为小珠山,南为大珠山,山脊走向
为北西向,山地地形地貌与崂山山地相似,由于断裂构造没有崂山区发育,沟谷不如
崂山深陡,但由于岩石性质及其风化作用相似,地貌形态亦是多姿多彩,小珠山主峰
周围为高丘陵,有许多山峰挺立,北面有灵鹊山,柳南山,仙旗崖,西边为陡楼,翁
栏,抓马山,龙雀山,大珠山屹立于胶南县南海滨,花岗岩地貌发育,山势险要。
小珠山西北部,王台至胶州之间为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山丘走向近东西向,
东至胶州湾西岸终止,其中除九华山,艾山,神山,庙了山,七宝山等几座海拔不足
100米的山丘外,主要为剥蚀一侵蚀形成的低缓丘陵。
大珠山以南为变质岩构成的低丘陵,海拔高程均在200米以下,其中有几个高丘,
如浑山,牛蹄山,车轮山,黄道山,琅琊山等。
沿海剥蚀——侵蚀平原 主要分布于胶州湾西北部及丁字湾,崂山等西部,是山
地丘际经过漫长地质时期的剥蚀过程形成的波状平原,又称为"准平原",即墨境内的
剥蚀平原称为"即墨准平原",它向北延伸到莱西,平度地区,属于胶东半岛胶莱平原
的组成部分,该准平原的基础岩层是产状平缓的白垩系红色火山岩及其碎屑沉积岩层
岩石质地较软,平有由薄层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海拔高程一般在50米以下,地貌形
态单调,地势低平,呈波状起伏,有少数剥蚀残丘分布,如即墨市马山石林状如残存
树干,是由破裂火山岩剥蚀形成的。
滨海平原海岸 青岛沿海分布有小型滨海平原,分别位于胶州湾西岸,北岸,丁
字湾西岸和棋子湾西南岸,它们属于狭窄的湾顶平原,是由入海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
区堆积而成的但是由于河流短小,入海泥沙少,河口三角洲不发育,故也可视为三角
洲平原海岸。
胶州湾西岸滨海平原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是大沽河,洋河等入海河流在河口区
淤积而成的,在胶州市营房镇以北与大沽河的冲积-洪积-海积平原相连接,胶州北岸
的沙河口平的由沙河携带的泥沙淤积而成,三角米地貌形态较明显赂陆侧在女姑以北
与城阳冲积-洪积平原连接, 河口平原面积约20平方公里,是周疃河和五龙河入海泥
沙淤积形成的,其西侧与即墨剥蚀平原连接,棋子湾滨海平原是胶南南部的白马河,
吉利河及日照市两城河等三河的泥沙会合淤积而成,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西侧与剥
蚀低丘陵连接。
滨海平原地势低平, 地貌形态简单,海拔高程在5米以下,海岸带发育成粉沙淤
泥质海岸,称潮坪,潮坪平缓宽阔,一般宽度为1000-3000米,高潮线附近为淤泥带,
宽100-200米, 中潮及以下为粉沙及粉细沙堆积带,高潮线以上常分布有较大面积盐
碱地,多开发成盐田,湿地靠陆侧由于成陆时间较长,已与滨海冲积平原连成一体,
成为农作区。
此外,在平度市新河镇北部也是滨海平原海岸,它是莱州湾南岸在平原的组成部
分,是北胶莱河的河口淤积平原,约20平方公里,这里岸滩宽度达10公里,岸滩分带
性显著,高,中,低潮滩界线分明,胶莱河河口尾闾区叉潮沟发育,海仓村附近又有
海岸风成沙丘分布,沙丘原始高度在5米左右,分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由古河口沙
堤演变而成,七八十年代海仓沙丘被人挖沙夷平。
青岛滨海平原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第四纪地下卤水及咸水资源,正在被开发为海盐,
盐化工新型原料,为海水生物养殖提供了新水源,滨海平原区由于土壤盐渍化和缺乏
淡水资源,是沿海农业经济落后带。
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是青岛海岸地貌又一重要类型,主要分布于崂山及珠山山地
海岸区, 岸线长度占全部海岸的60%左右,岬湾相间,岸线相间,岸线曲折,构成本
区岩石海岸的岩层,主要是花岗岩,其次是变质岩和火山碎屑岩等,由于岩石性质及
海岸动力差异,海岸地貌特征不同,崂山东部的坚硬花岗石海岸,面对开阔海域,风
浪侵蚀作用强烈,海岸侵蚀地貌发育,岸壁直立陡峭,连同断崖山体高度达10-100米
以上,海蚀崖底部海蚀洞穴经比比皆是,崖脚处岩块巨砾堆积于狭窄的砾石海滩上,
不同大小的砾石遭受波浪冲蚀,形成浑圆状,扁圆状,排列于海滩上,在岬湾连接处
又有砾石堤堆积,如下清宫海滨停车场即为多道砾石堤迭置堆积而成,在崂山西南岸,
由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石老人岩石岸,因岩层破碎质地软弱,海蚀崖一直处于侵蚀后退
状态,在潮间带形成较宽阔的浪蚀平台,宽度达50-100米以上,平台上岩礁突起,海
蚀柱屹立其上,以“石老人”最为典型,成为青岛海岸胜景,这里的海滩为沙质及沙
砾质滩,同比较狭窄,市区海岸地段岬湾相间排列,凸出于海中的太平角,汇泉角,
小鱼山,团岛角和凹入陆地的浮山湾,汇泉湾,青岛湾等等,湾顶环绕着金色沙滩,
多被开发为海水浴场。
胶州湾北海岸的岩石岸,西起胶州市营房镇,东至崂山区上马镇是由火山岩,碎
屑岩构成, 又是东西向断裂带通过外,发育有典型构造-侵蚀基岩海岸,岸线平直,
海蚀崖低而陡,相对高度在10米以下,海蚀崖上是剥蚀低丘,地势平缓,崖脚下为淤
泥质粉沙海滩,全新世早期海岸线遗迹保存完整,地貌界线明显。
胶南的基岩海岸,除珠山花岗岩海岸地貌特点与崂山海岸相似外,大部分岸段由
变质岩构成, 海岸地貌形态平缓单调,海蚀崖呈低缓的崖壁状,其高度在5米以下,
狭窄的沙砾质海滩与宽阔的沙质海滩分布于不同岸段, 薛家岛东海岸烟台前村有长
2250米, 宽200米的白色沙滩,主要由石英细沙组成,变质岩海岸段,沙源充足,沙
质堆积地貌体发育,分布着不同时期的沙嘴,沙坝,贝壳沙堤等,在薛家岛西北岸和
崔家潞湾,棋子湾等岩石岸段,以沙质及沙砾质海滩为主,并有II级岸堤堆积,琅琊
台岩石岸,东部面临开阔黄海水域,波浪侵蚀作用强烈,形成比较陡峭的高海蚀岸。
沙质堆积海岸 青岛沙质堆积海岸,呈带状环绕于各个较大海湾的湾顶区,尤其
以变质岩低丘构成的开敞海湾区内最为发育,实际上它是基岩海岸的次级地貌类型,
其中规模最大的胶南为灵山湾岸沙堤,由松散的褐色,黄褐色细沙组成,另外在胶南
龙湾南部王家台后,是一段沙坝一泻湖岸,内侧的老沙堤由北向南延伸,由贝壳沙组
成,形成时间已有二三千年,外侧的新沙堤自南向北伸展,几乎与海岸相连接,是正
在发育中的沙堤。
丁字湾溺谷(河口湾)海岸 丁字湾原为一条东西向构造破碎带,后经侵蚀发育成
为宽浅河谷,五龙河,周疃河汇集于此,全新世中期海水侵入形成为溺谷湾,也可称
为河口湾, 湾口宽不足2公里,有小型三角洲发育,西部湾顶区有五龙河与周疃河入
海泥沙形砀小型三角洲堆积平原,海湾周边为火山岩及变质岩构成的剥蚀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