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财政支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7&rec=8&run=13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青岛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是军事费。军事费包括军需物资和
粮食供给、马匹车辆、武器筑城等项,1900~1913年总支出0.47亿马克,为德国国库
拨款的31.54%。 直接军费支出,1906年前占总支出的20%左右,1907年以后,直接
军费约占总支出的26%。 辛亥革命的前夜1910年,直接军费支出猛增到51.26%。其
次是民政费(包括行政、司法、检察、港湾、观象台、审计、房地产管理、精神病院
等) 和恩给基金, 支出占德国国库拨款的33%。再次是临时费和官营事业费,计为
0.88亿马克,其中40%取之于青岛地方收入,德国国库仅拨入0.52亿马克,占德国国
库总拨款的34.90%。 此外,还有军民共同费等。至1914年,青岛已投资建成水道和
航标设备、港湾、码头、仓库、道路、桥梁、办公房屋、兵营、炮台、军事建筑和设
备、 造船所、浮船坞、发电厂、水厂、屠兽场等。另外,铁路公司有450公里铁路线
及车辆等设备,矿山公司有两处煤矿、一处铁矿。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郊区的桥梁、道路和市区街道遭到损害。因此,在日
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的最初二年,修复支出,如打捞沉船疏通航道费用为财政支出的主
项。随后,为了长期侵占青岛,掠夺中国的资源,扩建了小港堤岸,增建一个浮码头,
在大港填海造地700余亩, 建设了胶州路以北小鲍岛一带的市区供日侨居留,建设了
太平角疗养区, 建设了从四方一直延伸到沧口工厂区,新建市内街道56.48公里、郊
区道路25公里,敷设16英寸送水管7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发电能力达到5万千瓦。这一
时期,财政支出的资料不全,只有部分年度支出总数,而无具体的支出项目。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分直系和奉系统治两个阶段。直系时的财政支出项目占总支
出比例最高的是偿还债务,最低不低于25%,高时接近40%;军警费支出占总支出数
的10%~18%, 居第二位;市政工程支出、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支出、教育费支出占1
%~2%。 1925~1929年为奉系统治青岛期间,这一期间财政支出每年递增16%~31
%之间,支出项目占总支出比例最高的是行政经费和军警费支出,所占总支出的比例
在13%~17%之间。 工程经费支出(市政建设),由直系时期的1%~2%,提高到5
%~7%。但医疗卫生支出和学校费用支出并未随总支出的增长而增长,仍停留在2%
左右。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行政费、公安费、交通费、建设费为主要支
出项目,特别是建设费1930年支出比1929年增长56.8%,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19.1
%。以后两年也维持了较高水平。前海海堤、码头扩建、栈桥延伸、回澜阁、兰山路
礼堂、汇泉体育场、博物馆、水族馆等的建设均是这个时期投资的。1931年开始支付
海军经营费,每年120万法币。到1934年,主要支出项目依次为海军经营费、公安费、
交通费、教育文化费、债务费,建设费开支仅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8.6%。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日伪政权财政支出项目主要为警察费、行政支出和市
政支出等。1942年,警察费和行政支出占总支出的62.8%。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市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是公职人员生活补助
费。由于通货膨胀,按标准发放的工资近乎无价值,南京国民政府为稳定人心,采取
物价折实补助。1945~1948年,生活补助费竟占财政总支出的65%。
青岛解放后,财政支出遵循党和国家不同时期发展经济和各项事业的方针、政策,
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统筹兼顾,妥善安排,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
改善和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1949~1990年,地方财政支出累计达836323
万元,由1949年的306万元增加到1990年133875万元,增长了436.5倍,平均每年递增
15.99%。 其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1990年, 地方财政支出累计为
627811万元,占青岛解放后41年地方财政总支出的75.07%。平均每年递增18.07%。
在地方财政支出中,主要为基本建设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
文教卫生费支出。 1949~1990年,基本建设费支出为55711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
出的6.66%, 城市维护费支出为102368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12.24%;行政
管理费支出为712083万元, 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13.40%; 文教卫生费支出为
233640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27.94%。
基本建设费支出 青岛解放时,城市经济极其落后,工业残缺不全,农业破败凋
零,商业服务业集中在市区有限的几条街道上,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事业
基础薄弱。青岛市人民政府为了尽快改变青岛市技术落后、生产规模狭小、能力低下
的面貌,在国家投资的支持下,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和“先生活后建设、先
挖潜后新建”的方针,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
三年恢复时期, 地方财政的基本建设支出为817万元, 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
18.96%;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基本建设支出为725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
5.67%;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在三年恢复和“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续
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主要是1958~1960年,基本建设支出加大,计为14987
万元, 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46.96%。但大跃进很快就造成恶劣的影响,再加严重
的自然灾害,不得不压缩基本建设,1961年、1962年的基本建设费支出仅为125万元,
年均62.5万元, 较头3年年均下降98.75%。“二五”期间,主要是头3年在国家支持
下,青岛财政投资兴办了青岛帘子布厂、青岛绢纺厂、青岛钢厂、青岛汽轮机厂、青
岛碱厂(原名青岛化肥厂) 等一批工厂。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地方财政支出为16866
万元,主要用于消除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恶果,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
质生活,继续压缩基本建设,基本建设费支出仅8万元,只占同期财政支出的0.05%。
“文化大革命”时期,地方财政投入基本建设费为6850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
出的6.98%,平均每年支出622.73万元。其间,青岛人民排除林彪、“四人帮”的破
坏干扰,努力从事经济建设。1966年,青岛港自筹资金400万元,兴建了青岛港7号码
头; 1973年开始, 国家投资兴建码头、船坞,对老港区进行改造。至1976年,投资
7000万元建成了黄岛原油码头; 完成了对青岛港6号码头的整体改造和新建了青岛港
客运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对外开放、
对内搞活, 使青岛经济迅速发展。1979~1990年,地方财政投入基本建设费31443万
元, 占同时期地方财政支出的5.01%,为1949~1990年41年基本建设总支出的56.44
%。 1979年为2146万元,1990年增至718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1.60%。这个时期的
基本建设费年均支出和年均递增率均高于以前各时期,尤其是1984年青岛进一步开放
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基本建设费支出增加更快,1985~1990年5年即达28170万元,
为1949~1990年基本建设总支出的89.59%。
城市维护费支出 包括城市公用事业、市政、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建设费支出,
是地方财政支出的大项。1949~1990年,地方财政在中央和山东省财政的支持下,城
市维护费支出累计达102368万元, 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12.25%, 平均每年递增
18.43%。
三年恢复时期, 城市维护费支出为1328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30.83%。
尽管地方财政收入较低,但对城市供水做了较大的投入,着重进行管网配套建设,先
后敷设了四方山——观象山、黄埠——楼山管道15公里。公共汽车由1949年的32辆发
展到1952年的76辆。 汽车线路由1949年的3条发展到1952年的10条,汽车线路长度由
1949年的26.4公里发展到1952年的124.4公里。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城市维护费支出为1292万元, 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
10.10%。 平均每年支出258.4万元,经过5年的建设,1957年和1952年相比,住宅建
筑面积增加了26.46%。 自来水管道长度增加了20.82%,下水管道长度增加了20.26
%,汽车线路增加到13条,汽车线路长度增加了86.74%,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82.84
%,公园由4个增加到10个,公园面积增加了171.11%。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城市维护费支出为2762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6.46
%。 平均每年为552.4万元。1958年高达1175万元,但基本拨非所用,主要挪用于大
炼钢铁。1958~1959年先后兴建了日供水能力各为1万吨和1.5万吨的第四、第五送水
厂;1958~1960年,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崂山水库及配套的供
水设施即沧口、四方、湛山等地下输水管道。1960年建成了火车站到市立医院的无轨
电车线路。“二五”末两年,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投资无多,建设甚
少。1962年和“一五”末的1957年相比,住宅建筑面积增加了1.02%,道路长度和自
来水管道长度分别增加了16.13%,下水管道长度增加了16.99%,汽车、电车线路增
加到14条,汽车、电车线路长度增加了8.82%,园林绿地面积增加了214.69%,公园
增加到12个,公园面积增加了42.6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市维护费年均保持在“二五”时期水平。1963~1965年,
累计支出1592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的9.44%。1963年,地方财政投资建成电车
保养场,电车线路向两端延伸,西至西镇,东至延安路。1964年地方财政投资开辟了
华阳路至四方北岭的电车线路,1965年该线路向北延伸到青岛造纸厂。1965年和1962
年相比,自来水管道长度增加了3.52%,下水管道长度增加了1.72%,汽车、电车线
路增加到16条,汽车、电车线路长度增加了21.88%。
“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维护费支出为7415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7.56%,
平均每年支出674.09万元,年均支出高于以前各时期水平。1970年以后,由于“备战
备荒为人民”,城市维护费部分用于挖地下干道(人防工程)。1972年地方财政投资
兴建了青岛市第一座液化石油气供应站, 投资30万元购置了69型运载汽车2辆,液化
石油气钢瓶2700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79~1990年,城市维护费支出为86269万元,占同
期地方财政支出的13.74%。 市政建设方面,1978~1979年国家投资和青岛市财政共
拨付资金8.7亿元, 用于道路、桥梁、城市排水、防洪设施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建
设。1982~1983年,地方财政支出1500万元新建了山东路,此外还投资兴建了南京路,
两条干线总长10公里;1983年,地方财政支出700余万元,新建了燕儿岛路、金陵路、
周口路、宁夏路(东段)、永青路、开平路(中段)、郑州路(东段)、长江路(东
段) 等8条道路,沟通了东西向干道和南北向干道,总长11.5公里;1984~1985年投
资5000万元,对青岛市台柳路、威海路、宁夏路三大交通卡口进行了改造;1986年,
地方财政支出2500万元,新建了杭州路立交桥、人民路立交桥、中山路人行立交桥,
完成了第一、第六海水浴场的改造。1987年地方财政支出2991.5万元,用于市政建设
和改造57项工程,新建了唐河路、永安路、金沙路等10万平方米沥青路面,翻建了登
州路、 开封路等6万平方米沥青路面。1989~1990年,地方财政支出4844万元,新建
了山东路等3条道路交汇处立交桥。 1978~1990年地方财政还投资建设了郑州路、唐
河路、东海路、沧台路、海泊路等5处泵站,提高了城市污水排放处理能力。
园林、 环境卫生方面,1983年,地方财政支出815.5万元整修恢复园林,新建了
动物园、 植物园和小鱼山公园, 大修了青岛栈桥,修复了崂山太清宫、太平宫等。
1984年地方财政支出684万元, 对信号山、观海山等10个山头封山绿化,建成各具特
色的山头公园。 1978~1990年地方财政每年支出100~150万元, 用于城市绿化。至
1990年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达1893.36公顷, 绿化覆盖率达24.4%。1978~1990年,
地方财政用于环卫事业的支出为9072.6万元。1990年支出1582.2万元(比1978年增长
13倍) ,其中投资200万元建成了3个大型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湖岛环卫中心,5个集
中装箱垃圾转运站,全市80%以上地区实现了垃圾粪便一级清除。
公用事业方面,主要包括供水、供气和公共交通。1949~1988年,地方财政用于
城市供水设施建设的投资达1.7亿元(不包括“引黄济青” 工程),新建和扩建了一
批水源地和送水工程。1979~1983年,大沽河引水应急工程凿井253眼,新建机房4座,
安装输水管道126公里,修建混凝土暗渠8.1公里;1984年上半年修建了引用莱西产芝、
平度尹府两处水库出水的引水渠道90公里,此期间,还敷设市区输配水管道32公里,
兴建了佛涛山、芝泉山贮水池两座。1986年在中央、山东省财政支持下,开始了“引
黄济青”工程。青岛市财政投资2亿元(总投资8亿元),从滨州市引黄河水至崂山棘
洪滩水库。 工程完成后,1990年青岛城市供水量达到10798万吨,比1978年增加5464
万吨, 增长了97.46%。青岛城市供气事业创始于1972年。1972~1988年,地方财政
用于城市供气事业的投资达1.1亿元。1983年地方财政支出438万元,配套建设了楼山
后液化石油气储罐场。1985~1987年,地方财政支出8320万元,完成了日供气能力14
万立方米的煤制气工程,改变了单一供应液化石油气的局面。1990年与1978年相比,
住宅建筑面积增加了176.11%, 道路长度增加了63.48%, 特别是高级道路增加了
104.42%;自来水管道长度增加了52.62%,下水管道长度增加了68.85%,汽车、电
车线路增加到40条, 汽车、 电车线路长度增加了83.95%, 园林绿地面积增加了
352.03%,公园面积增加了144.85%,使用液化石油气人数增加了276.47%;从1987
年开始使用的煤制气,使用人数1990年比1987年增加了60%;城市气化率由1978年的
18.6%上升到1990年的52.7%。
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 青岛解放后,文化、教育、科学、体育、医疗、防疫等部
门的经费均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项目。1949~1990年,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为233640元,
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27.94%。1949年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为113万元,占当年财政支
出的36.96%, 至1990年增至26143万元, 占当年地方财政支出的19.53%。 1949~
1990年,平均每年递增14.20%。
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在青岛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年递增率均居第一位。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地方财政主要对文化(包括报刊、广播、电台、图书馆)、
教育(主要是中、小学)、医疗卫生等几项主要事业提供资金。尽管面临百废待兴的
形势,人民政府仍投入了可观的资金,以扶持和发展文教科卫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
1949年地方财政的教育经费支出只有学校维持费、私立学校补助费和社会主义教育事
业费。1951年,发展为高等教育费、师范教育费、技术教育费、中等教育费、社会教
育费、教师干部培训费等。1953年,还增设了幼儿教育费、工农速成中学经费等。
青岛解放前,没有或者很少有文化支出项目,文化事业基本上是民间的基本活动。
建国后,文化事业单位纳入国家管理的轨道。1950年,财政预算支出设“文化支出”
项级科目,1952年将项级科目改为款级科目。
1950年地方财政即投入文教科卫事业费168万元, 1952年增至423万元, 增加了
1.52倍,平均每年递增58.58%。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文教科卫事业较前有很大的发展。文化方面,地方财政继
续拨款兴建影剧院、工人俱乐部,使各专业剧团设备装备进一步完善;私有影剧院纳
入国家管理轨道,取得地方财政的拨款支持;为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而的设立的
各级电影巡回放映队,亦得到财政补助。教育方面,不断的资金投入,包括对困难学
生的补助,使学生入学率提高。1954年,地方财政还增设了盲哑学校经费等,在国民
经济恢复时期开展扫除文盲的基础上,财政拨款支持的职工业余文化和专业教育发展
起来,职工业余学校历年在校学生保持在10万人左右。医疗卫生方面,至1956年,私
人开办的医院诊所均已公私合营;国营企业也都办起了职工医院、诊所、卫生室、医
务室、保健站;乡镇和街道亦开办了卫生站和接生站,这些医疗卫生设施大部分由地
方财政经费支持,小部分由企业公益支持。特别是在全国推行的爱国卫生运动,地方
财政给了极大的支持,使青岛得以卫生文明城市名列全国榜首。体育事业也有长足发
展,运动员之家、体校、少年体校、体育运动场馆的开办,各机关、企业、学校的体
育队伍,运动场地、器械、设备的建设维护,各级运动会的经费、教练员运动员的旅
差费,培训或比赛期间的伙食营养补贴等,都按标准由地方财政拨款或给予。这一时
期, 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大大地超过了前一时期, 1953年即为1952年的2.62倍,
1957年则为其的3.94倍。1953~1957年,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占同时期地方财政支
出的49.11%,1957年比1953年增长50.14%,平均每年递增10.69%。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前三年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增长过多,1960年达到2739
万元,这是60年代年最高水平。后两年地方财政困难,支出减少,1961年比1960年减
少6867万元, 减少51.30%;而文教科卫事业经费仅减少590万元,即减少21.54%。
1958~1962年, 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占同时期地方财政支出的24.97%;年均达到
2135.4万元。其间,财政仍投资兴办了若干事业,1958年成立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
会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后,建立了9个研究所。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由于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经济迅速恢复并上升,地方
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尽管经济建设急需大的资金投入, 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仍逐年
增加。1963~1965年,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年均递增5.20%。自然灾害期间被缩减
的文化体育机构、团体和人员得以恢复和归建;1965年还建立了青岛市博物馆。在校
学生和参加业余学习的职工增加,地方财政支持的中等技术教育兴起,1964年,技工
学校学生占在校中学生的56%, 业余职工学校学生占职工总数的1/3,普通高中和中
等专业学校学生仅占44%;特别是科学事业,“二五”前青岛仅有中央财政支持的两
个研究单位,这一时期已建成和正在兴建的各种专业科研机构,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研
究所6个,山东省财政支持的3个,青岛市支持的14个,奠定了青岛作为国家海洋科研
基地的地位。这一时期,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为38.67%,年均2174万元。
“文化大革命”时期,特别是初期,文教科卫事业损失惨重,屡遭冲击。专家学
者被当做反动权威批判,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学生罢课,教师罢教,科研人员
和作家闲居。地方财政支持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在初期仅略有减少,1969年以后则
逐年增加。 1966~1976年,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为33997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
出的34.66%,年均支出3090.64万元,平均每年递增5.52%;其中,1969~1976年,
年均递增率为9.2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遭致严重破坏的文教科卫事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地方财政一方面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对文教科卫事业的投入;
一方面开辟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筹措资金投入。1978~1990年,文教科卫事业
经费支出达352179万元, 占同时期财政支出的25.75%;年均27090.69万元,平均每
年递增14.46%。 地方除财政安排资金外,从其他渠道投入的文教科卫事业的资金达
116420.98万元(包括城乡教育费附加、 职业技术教育费统筹、城市维护费、中小学
勤工俭学收入、学杂费收入、开展有偿服务和生产经营活动收入以及社会集资、捐赠
投入等) ,平均每年增长37%,占同期财政预算安排文教科卫事业费的33.06%。其
中,文化事业支出,1979~1990年为4420.9万元,占同期文教科卫事业费的1.27%。
1990年比1979年增加4.23倍, 平均每年递增14.01%。至1990年,全市文化事业单位发
展到284个,包括表演艺术团体11个、艺术表演场馆12个、艺术创作、研究机构3个、
群众文化机构218个。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有很大发展,1990年底有剧院、影剧院、
电影院(队)937个,座席105105个;1990年已有4座电视中心台,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85%以上。 1990年,青岛市广播电视事业费支出648万元,比1978年的70.5万元增长
8.2倍,平均每年递增20.30%。图书博物事业的投入有较大增长,1986~1990年,全
市用于文化馆、图书馆等建设的总投资达592万元,新建面积12114平方米,扩建、改
造面积800平方米。全市图书馆(室)达1600多个,藏书360余万册。博物馆自建成以
来, 馆藏不断增加, 已达6万余件, 此外由于地方财政对文物考古的投入,1979~
1990年通过考古发掘,查清确定青岛市158处古文物需要保护。
教育事业费支出是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中最多的。1979~1990年,教育事业支出
为97390万元,占同期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的28.07%,平均每年投入8116万元,年
均递增率达到13.64%。 在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期,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多渠道筹集
办学经费。 1986年筹集社会资金5963.2万元, 1988年为10294.6万元, 1989年为
15185.9万元, 平均以36.56%的速度递增。 1990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达
15002.6万元, 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教育资金达17600万元, 相当于国拨教育经费的
1.2倍。 1979年开始,针对青岛市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黑房子”、“土台子”的状
况,以地方财政为主渠道投入,分期分批改造中小学校舍,实现了“一无两有”(无
危房,有坚固的教室和课桌凳),达到六配套(教室、围墙、厕所、课桌凳、花坛、
旗杆) 。1990年底,共投入18731.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38.1万元,占投资总额的
8.2%。 同时,投资对公办中学办公用房进行改造,总投资达5185.8万元。其中,上
级财政补助164.6万元, 市财政补助268.5万元,县区财政补助380.6万元。共建校舍
23万平方米。教育事业经费的大投入,使青岛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至1990年,青岛市
已建有大专院校12所, 在校学生3万余人,比1949年增长31倍,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每
年递增8.96%。拥有中学和中专学校数较1949年增长21.3倍,拥有小学个数较1949年
增长2倍。
体育事业费支出,1979~1990年达4150.5万元,占同期文教科卫事业经费支出的
1.20%。1978年支出64.9万元,1990年增至796万元,增长了11.27倍,平均每年递增
23.23%。 80年代,青岛财政拨款兴建了可容纳6600名观众的体育馆。县、区亦新建
体育馆3座、游泳池2座。地方财政还支持建立了1支专业运动队,有专业运动员101名。
科学事业费支出,1979~1990年达1955.7万元,占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的0.56%。
1978年支出35.9万元,1990年达356.8万元,增长了8.94倍,平均每年递增21.0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财政顺应科学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加大科学事业费支
出,不仅是科研机构增加,而且促进了科研机构内部建设的完善和发展。1988年底,
青岛市已有科研机构101个,属青岛财政支持的有38个。
医疗卫生防疫事业经费支出, 1979~1990年为31413.7万元,占同期文教科卫事
业费支出的9.05%。 1978年支出845.1万元,1990年支出增至3870万元,增加了3.58
倍, 平均每年递增13.5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方财政投入新建和扩建了
青岛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市妇产医院、青岛市肿瘤医院、青
岛市儿童医院等,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由1978年的63个,增加到1990年271个,增加了
3.3倍。
行政管理费支出 青岛市的行政费支出,按照国家预算科目的规定,包括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级党政机关和民主党派、共青团、妇联的各项经费。1983
年以前,还包括公安支出和司法检察支出。按支出使用性质分为个人经费和公用经费
两大部分。个人经费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和差额补助
等。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1949~1990年,青岛市
行政管理费支出为112083万元, 占同期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3.40%。1949年行政管理
费支出为183万元, 占当年地方财政支出的59.80%。至1990年增至10576万元,占当
年地方财政支出的7.90%。1949~1990年,平均年递增10.40%。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行政管理费支出基本保证了机关和新组建的青岛市总工会、
共青团、妇联、抗美援朝分会,以及民主党派的个人经费和公用经费。地方财政本着
量入为出的原则,勤俭办一切事业。1950~1952年,行政费支出仅1446万元,占同期
地方财政支出的39.29%。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行政管理费支出为5675万元,占同
期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44.38%,年均1135万元,平均每年递增4.31%。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行政管理费支出为7273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
17.01%。 年均1454.6万元。其间,由于大跃进,大炼钢铁,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过
快。“二五”期间行政管理费最高年1960年达2190万元,为建国以来最高年度,这个
纪录甚至保持到1977年,为“一五”期间最高的1956年的1.64倍。但是自然灾害迫使
支出热冷却下来,至1962年,行政管理费支出减至1112万元,保持和“一五”时期相
当的水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行政管理费支出为3688万元,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总
额的21.87%;年均1229.33万元。
“文化大革命”时期,特别是初期,行政机关难以行使正常的工作职能,大批机
关干部离开工作岗位到“五七”干校“锻炼”和下农村“插队”,国家和地方规定的
定员定额、开支标准和其他各项财经制度和管理办法受到冲击,财务管理混乱。1966
~1968年行政管理费支出仅3607万元, 年均为1202.33万元,平均年支出仅为国民经
济调整时期的97.80%。1966~1976年,行政管理费支出为17018万元,占同期地方财
政支出的17.35%;年均1547.09万元,平均每年递增4.8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机关多次调整工资,办公设备条件改善,机关干部人
数增加,公检法机关增加人员和增添更新装备,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补发工资等
等, 使个人经费和公用经费均有较大的增长。 1977~1990年,行政管理费支出额为
76402万元, 占同期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11.55%;年均5457.29万元,平均每年递增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