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垄断资本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3&rec=27&run=13

1899年10月10日,德国在青岛成立“山东矿务公司”,资本总额1200万马克。该
公司名义是德华合办,实际大权操在德国人手中,攫取了胶济铁路两侧15公里内采矿
的特权。1902年10月30日,山东矿务公司开采的坊子煤炭运抵青岛。1902~1913年,
德国从淄川、坊子煤矿掠夺煤炭341.5万吨,获利600万马克。1913年该公司并入山东
铁路公司。
德国侵占时期还在青岛建立了铁路四方工厂、造船所、电灯厂、屠宰场、啤酒厂、
窑厂、汽水厂、德华沧口缫丝厂等,从事电力、机车、造船、食品、建材、日用品等
生产经营, 资本总额达2亿多马克。铁路四方工厂1900年10月始建,1902年竣工,建
设费用158.7万马克。啤酒厂1903年创建,资本40万元,1911年的出口量达3.2万加仑。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强行接管铁路四方工厂、造船所等;用强买、入股等手段
兼并发电厂、屠宰场、啤酒厂、汽水厂等。日本资本输入青岛开办新的工厂企业,主
要有纺织、火柴、面粉、榨油等工业。1916~1922年开办内外棉、大康、宝来、富士、
隆兴、钟渊六大纱厂,共有纱锭239560枚,资本总额1.55亿元,垄断了青岛的纺织工
业;同时,建立了青岛制粉公司、东亚制粉株式会社、青岛磷寸(火柴)公司、三井
油房、东和油房、大连制冰株式会社青岛支店、铃木丝厂、友田商社等工厂企业。日
本人在青岛的屠宰、面粉、火柴、盐业、榨油、发电、丝织、砖瓦、制药、制革等行
业均处于垄断地位。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23年“大英烟草股份有限公司”设立驻青岛办事处,1925
年在孟庄路建立卷烟厂。其间,青岛市的民族工业开始在困境中成长,但仍没有改变
日本人的垄断地位。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尚未建成的工厂,相继建成投产,并又开设
了一些工厂。1928年,日本工业资本占全市工业资本总额的83%以上,主要集中在纺
织业。日本在华投资的火柴工业集中在青岛,计有9家工厂,日生产量约130吨,处于
垄断地位。另外,啤酒、制油、缫丝、面粉、蛋粉、肥皂、窑业等工业,日本商人也
处于重要地位。青岛的民族工业面对外资入侵,以及不正当竞争,许多工厂破产,有
的不得不改为中日合办,进一步扩大了日本对青岛工业的垄断。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 外商投资的行业增多。1933年5月,青岛有外国
垄断资本企业49家,资本总额7654万银元,占青岛工业资本总额的81%。其中,投资
纺织业的有日本7家,德国1家;化学工业,日本9家;机械工业,英国2家,美国1家,
日本15家; 水电印刷业,日本5家;饮食工业,英国2家,美国1家,德国1家,日本5
家。日商以“合办”形式投资的企业主要有8家,资本额达400亿日元,其中日资约占
一半。 1935年,青岛市有外商投资企业1046家。其中,日本908家,德国32家,苏联
51家, 美国18家,英国17家,法国3家,其他国家17家。外国垄断资本主要投向的行
业有纺织、 橡胶、发电、卷烟等。青岛卷烟工业有颐中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颐
中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力占总数的81%。1934~1935年日商投资兴建了上海、丰
田、 同兴3个纱厂,还投资建立了四方发电厂。1935~1936年日本兴建了日本制胎株
式会社青岛工厂、太阳胶鞋厂、共和护谟株式会社青岛橡皮工厂、鑫谟株式会社、大
裕胶皮厂等,生产汽车、自行车、人力车内外胎及胶鞋等产品,垄断了青岛橡胶工业。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 日本迅速修复1937年炸毁的日本纱厂,并进行扩建;强占
铁路四方工厂、中国氧气公司等;对永裕盐业公司实行军事管理。为了控制山东棉花
市场和纺织工业, 将民族资本的华新纱厂以120万元强行购买,后转入日营的宝来纱
厂;对青岛茂昌蛋业公司、冀鲁针厂、崂山烟草公司、大福纺织厂、阳本印染厂、恒
兴面粉厂、华北火柴公司等规模较大的民族工业强行入股,强行中日合营,但实权控
制在日本人手中。英美的颐中烟草公司亦被日本霸占。日商还以14万元强行收购的利
生铁工厂,易名丰田式铁工厂,复进行扩建。其后,分别在沧口投资兴建了“南日钢”,
在流亭投资兴建了“北日钢”两家炼钢厂。较大的机械和铁工厂已发展到29家。至此,
日本商人垄断了纺织、机械、橡胶、化工、造船、发电,直到面粉、制药、食品、饮
料等各行业。
1938~1943年,日本投资开设的工厂130家。1943年,青岛市工业资本总额6.3亿
元,工业生产总额8亿元。其中,日资和“中日合办”企业资本额达5.6亿元,生产总
额6.7亿元,分别占市工业总资本的88.9%和生产总额的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