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3&rec=23&run=13

青岛建置前后,出口货物有生猪、花生、花生油、豆油、青梨等土特产品,直接
出口朝鲜半岛、香港等地,或由国内其他港口转出。
德国侵占时期,胶海关报告记载的出口货物有豆饼、各种豆类、猪鬃、毡帽、山
东大白菜、花生果、豆油、花生油、药材、腌猪、杏树种子、瓜子、核桃、牛皮、草
帽辫、粉丝;此外,还有煤炭、铁矿石、丝绸、鸡蛋、茶叶、芝麻、黄丝、柞丝绸、
废丝、山羊皮、绵羊皮、动物脂、绵羊毛、棉花、油菜籽等。以1899年设胶海关为转
折,出口贸易得到发展。但相对进口贸易,无论贸易额和贸易量均较小。1900年外贸
出口额仅32828关银两,1903年达234216关银两。1904年3月6日,青岛大港1号码头北
岸建成,对世界各国开放。当年外贸出口急增至845302关银两。此后,基本呈增长趋
势,1913年达12038908关银两。外贸出口量,1904年和1900年比,海关报告所载的16
种商品均有所增长,除豆饼、瓜子1904年增长不多外,其余14种最低增长40%,高的
有牛皮增长10.93倍,草帽辫增长12.57倍。这一时期花生、花生油、牛皮、药材等的
出口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势头。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胶海关记载的外贸出口货物比 前一时期为多,计有棉
纱、铜块及铜锭、铁矿砂、牛、豆粕、麦酒、麸子、豚毛、小麦、煤、焦炭、棉花、
鸡蛋、花生饼、花生果、花生仁、鲜牛肉、冻牛肉、花生油、盐、白缫丝、黄缫丝、
山东绢绸、生牛皮、草帽辫、牛油、软木材、烟叶、桐木、头发及发网、骨、地毯、
乱棉、白色生丝、黄色生丝、茧、乱丝及茧、杂色麦秆、蓖麻子油、柿饼等40多种。
日本利用其特权地位,控制胶海关,利用胶济铁路和青岛港,垄断航运,大肆掠
夺港口腹地及至中国内地资源,使青岛外贸出口畸形化。铜块及铜锭、铁矿砂全部出
口日本,煤炭、原盐、棉花、各式丝茧、绸缎、花生、豆油、鸡蛋、鲜牛肉、麸子、
桐木、烟叶、牛等多出口日本。此外,胶海关报告未列名的水泥、细布、火柴等机制
品亦多出口日本;甚至连外国货经青岛港复出口的商品,仅1919年即有80%以上出口
日本。
这期间,日本以掠夺矿产资源以补本土贫乏为主要目标,青岛出口产品以煤炭、
原盐、铁矿石为大宗。
煤炭,1916~1917年、1920~1922年居出口第一位,余为第二位。原盐,1915年、
1918~1919年为出口第一位,余为第二位。铁矿石,1915~1921年均居出口第三位,
1922年为第四位。 1920年,这三大商品的出口在总出口量中,煤炭占25.63%,原盐
占23.9%,铁矿石占17.96%。
其他重要出口商品有草帽辫、花生、烟草、家畜、铜等。
草帽辫,为青岛传统的出口商品,1899年即出口222担,1911年发展到出口88002
担; 这时期出口相对下降,1918~1922年仍保持1~2.3万担的势头;1921年出口1.7
万担,输往日本的约占70%。
花生,亦为青岛传统的出口商品,山东产区以泰安、大汶口、兖州、莒县、临沂、
潍县、日照和胶州最为著名,时按区域划分为西南口货、大汶口货、河北货、齐东货、
大路货五种,以大汶口货为优;主要品种有花生果、花生仁、花生油、花生饼,1899
年出口花生果和花生油即分别为13577担、 30090担,1911年达59551担、109258担,
出口长盛不衰。1918~1922年,花生果出口,最低1000担,最高14.8万担;花生仁出
口最低49.4万担,最高140.2万担;花生油出口最低4.4万担,最高71.1万担;花生饼
出口最低1.8万担, 最高10.9万担。带壳花生以出口英国、法国为主,次为美国、日
本;花生仁,以出口德国、美国、英国、荷兰、日本为主,次为南洋诸国;花生油,
以出口美国为主,次为香港、欧洲诸国、日本。
烟草,外贸出口较晚,始于20世纪第一个10年,但发展势头猛。山东种植烟草历
史悠久,产地多。烟草成为出口商品后,产于潍县、安丘、临朐、昌乐、益都、临淄
等地的烟草多集中于潍县,产于泰安、莱芜、新泰等地的烟草多集中于大汶口,主要
由南洋、英美、米星、山东、南信五个公司收购。1918~1922年,烟草出口数量虽然
不大,但出口额相当可观。胶海关报告记载的40余种出口商品中,除花生仁、花生油
出口额高居第一、 二位外, 无一个商品可望其项背。其出口量最低13.7万担,最高
23.4万担,而出口额最低277.2万两,最高达472.2万两。
家畜,1915年以后,牛、牛皮、牛肉、牛油成为青岛大宗出口商品。牛肉开始出
口时,以出口俄罗斯海参崴、菲律宾马尼拉为最多,也出口日本。1918~1922年,牛
及牛产品出口相当可观, 对中国农村亦是很大的冲击。其间,牛出口最低544头,最
高达13192头; 出口额最低2.2万两,最高47.5万两。鲜牛肉出口最低3.5万担,最高
16.9万担; 出口额最低12万两,最高122.8万两。冻牛肉出口最低0.5万担,最高8.5
万担; 出口额最低4.1万两,最高62.6万两。牛油出口最低1.5万担,最高5.4万担;
出口额最低18.3万两,最高81.9万两。生牛皮出口最低2.4万担,最高4.4万担。出口
额最低57.2万两,最高150.1万两。
铜,主要为日本掠运。日本不产铜,由于军事扩张和对外侵略依凭的军火工业之
需,对铜的需求依赖进口来解决。日本在青岛和山东掠运铜,无所不用其极,初期是
将中国流通的制钱原物运走,继之则冶铸成铜块运走。1916年,青岛铜块出口60余万
担,出口额约900万关银两。是年铜块出口额,占青岛出口贸易总额的53.7%。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对外贸易不再是一国垄断,和青岛通贸的国家和地区增加,
但日本经济势力经多年经营,在青岛对外贸易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时期,外贸出口商品,主要有花生、花生饼、花生油、烟草、水果、豆饼、
蔬菜、鸡蛋、牛肉、原盐、啤酒、棉花、棉线、茧、草制品、牛、骨粉、牛油、羊毛、
皮革、豆油、桐木、焦炭、煤、铁矿石及其他矿石等。
花生类出口地位显著。 1923年, 仅花生仁即出口1069180担。 其中,出口美国
246693担,日本21678担,法国204596担(大部转口美洲),余均出口欧洲其他国家。
花生油,出口美国108270担,出口香港72614担。1924年,花生仁、花生果、花生油、
花生饼在出口贸易额中占44%。 花生仁, 出口外国的共2076400担, 其中出口美国
424900担,出口西班牙386500担,运往法国340400担,运往荷兰226500担,出口德国
217700担,出口日本195000担(多系由日本转运美国),出口意大利111100担,出口
英国64000担, 其余各国及香港所购甚少。带壳花生出口亦多,几乎全出口欧美。花
生油经过美国北方口岸转口加拿大的, 增至207400担,出口英国55000担,出口荷兰
13000担。花生类的出口势头很旺,1928年仅花生仁即出口2577252担。这时期,青岛
外贸出口花生、花生仁、花生油数量之大,是世界上所有港口无法比拟的。
原煤,1923年出口244610吨,1924年出口511000吨,1928年由于日军制造“济南
惨案”,胶济铁路为日军控制,货源既乏,出口量骤减。
盐,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即为出口日本和朝鲜的大宗货。1922年《中日间关于
山东悬案细目协定》规定,日本得从1923年起的15年间,“每年在最高额三万万五千
万斤, 最低额一万万斤之范围以内购卖青岛盐。”亦即最高17.5万吨,最低5万吨。
1923年出口635035.92担, 主要出口日本和日本统治下的朝鲜。1924年起,中日双方
因出口手续问题未定,对日出口暂停。1926年北洋政府屈服于日本压力,被迫议定签
字后,恢复出口。输往日本食盐税率每担0.03元,工业用盐每担0.06元,输往朝鲜税
率每担1.20元, 而输往国内湖南、河南、徐州税率加附捐竟达4元。1926年出口日本
和朝鲜共931337.14担,已接近《细目协定》规定的低限,另出口香港35200担。1927
年仅出口日本的工业用盐已越过低限, 达1434196.08担, 出口日本和朝鲜的盐总量
(包括食用盐),共计2540916.08担,另出口香港400960担。1928年,出口日本、朝
鲜计2585542.19担,另出口香港144000担。
纺织品, 是这时期新增的出口项目。棉纱,1923年初出口时,仅1.3万担,此后
基本逐年增长, 1927年达23.1万担。棉布类,市布粗布1924年开始出口,初为8.8万
匹, 其中,出口日本或从日本转口香港、南非洲、巴尔干等地区61700匹;1925年即
达46.6万匹, 增4.3倍,1928年增至61.1万匹;粗细斜纹布,1925年开始出口,当年
出口3万匹,1926年增至6.5万匹,1928年更增至17万匹,增长了4.67倍。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与青岛通贸的主要有美国、日本、英国、印度、
荷兰、苏联、瑞典、朝鲜、爪哇、香港、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不仅19
条国际航线完全为外国垄断,19条国内近海航线也有11条为外国独占,青岛外贸仍未
摆脱外国控制。
这时期的出口货物有麦糠、豆饼、花生、花生仁、花生油、花生饼、烟草、水果、
蔬菜、鸡蛋、蛋制品、牛、牛肉、牛油、兽骨粉、羊毛、啤酒、棉花、棉纱、棉线、
茧、草制品、皮革、猪、生丝、纸、干辣椒、猪肠、火柴、豆油、桐木、焦炭、煤、
盐、铁矿石和其他矿石。
煤炭和原盐在外贸出口中的地位居高不下,1931~1933年,煤炭出口均居第一,
分别占30.33%、 23.17%、39.91%;原盐除1931年低于花生出口外,余均属第二,
分别占10.16%、 20.27%、19.27%。作为出口大宗,主要输出日本。1936年,青岛
出口的牛肉类、盐、棉籽、落棉、生丝等100%输往日本。
花生,因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口一度受挫。1930年,花生类出口恢复到
307546担, 花生仁出口2577252担。1931年,花生出口增至720409担,花生仁出口亦
增至3241984担;是年花生类在外贸出口中占第二位,仅花生出口额即达710万元,占
是年总出口额3530万元的20.11%。 1932年,花生类出口下降,花生为247404担,花
生仁为1414485担。 其间,花生类出口,以往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为最多,英
国、 美国、 日本次之。1935年,花生出口在总出口额中跃居首位。是年花生出口额
1200万元, 占出口总额4860万元的24.69%。 1936年, 出口花生136192担、花生油
584614担。1937年,出口花生72300担,仅为1936年的53.09%;出口花生油则大为增
加, 达752520担。其中,出口德国322610担,美国243498担,加拿大91282担,荷兰
45596担。 出口花生仁583466担, 其中出口德国291048担, 加拿大97772担, 荷兰
95482担, 出口日本36262担; 花生仁出口额590万元, 占是年出口总额5800万元的
10.17%。
盐, 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 继续执行《中日间关于山东悬案细目协定》,
1929年, 出口日本的工业用盐和食用盐3041358.19担, 加上出口朝鲜的已达
3094958.19担。 这并不是偶一为之, 1932年出口日本、 朝鲜盐已接近高限, 达
3300320担。 自青岛回归中国, 根据 《细目协定》 , 青岛向日本本土出口盐为
14464332.1担, 加上出口朝鲜达17843170.18担,除去因争议未出口年份,年均出口
2230396担以上。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青岛外贸完全为日本垄断和控制,外贸出口以日本为特定
对象国,日本控制下的货物出口,是对其本土的重要经济补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这一特点更为显著。
1938年,青岛出口的牛肉类、盐类、棉线、落棉、棉籽等100%输往日本。
1939年,麦糠出口总量13138吨,100%输往日本(含日本侵占的朝鲜、台湾、满
洲、 关东州, 后同);花生出口总量49361吨,58.38%输往日本;花生饼出口总量
11263吨, 40.54%输往日本;花生油出口总量23887吨,日本仅占2.63%;牛肉出口
总量5527吨,100%输往日本;盐出口总量166160吨,100%输往日本;棉花出口总量
4075吨, 100%输往日本;草制品出口总量3821吨,81%输往日本;兽骨及骨粉出口
总量7172吨,91.56%输往日本;石和石制品出口总量3204吨,100%输往日本;桐木
出口总量4783吨,100%输往日本;煤出口总量592878吨,100%输往日本;焦炭出口
总量4686吨, 100%输往日本;金属矿石类出口总量10594吨,100%输往日本;烟制
品出口总量445吨,100%输往日本;蔬菜及水果出口总量12773吨,98.8%输往日本;
啤酒出口总量266吨,81.2%输往日本;棉布出口总量1099吨,78.34%输往日本;豆
油, 仅出口其他外国18吨; 木材出口总量178吨, 100%输往日本; 烟叶出口总量
13459吨,100%输往日本(全部在日本统治下的朝鲜、台湾、满洲、关东州);谷类
出口总量1744吨, 93.46%输往日本;鸡蛋出口总量9694吨,3.71%输往日本;机械
出口总量1609吨,100%输往日本;其他商品出口总量21242吨,95%输往日本。日本
资料统计的所有25类外贸出口物资,是年出口总量为940194吨,出口日本877819吨,
占出口总量的93.37%。出口其他外国和地区(不含香港)仅62371吨,占出口总量的
6.63%。
1940年,随着侵华战争的发展,以及战争对其本土产生的影响,日本物资需求增
加,通过青岛掠运的物资量亦大为增加。
麦糠出口总量610吨,100%输往日本;花生出口总量28368吨,76.66%输往日本;
花生饼出口总量7409吨, 68.16%输往日本;花生油出口总量19453吨,20.43%输往
日本;牛肉出口总量834吨,100%输往日本;盐出口总量131365吨,100%输往日本;
棉花出口总量2184吨,99.63%输往日本;草制品出口总量2575吨,87.92%输往日本;
石和石制品出口总量14252吨, 100%输往日本;桐木出口总量5678吨,100%输往日
本;煤出口总量847064吨,100%输往日本;矿石出口总量4446吨,100%输往日本;
烟叶出口总量559吨,100%输往日本;谷类出口总量674吨,93.47%输往日本;鸡蛋
出口总量14650吨,2.24%输往日本;蔬菜和水果出口总量3415吨,98.83%输往日本;
啤酒出口总量224吨, 75%输往日本;棉布出口总量935吨,100%输往日本;木材出
口总量30吨, 100%输往日本;其他商品出口总量27910吨,92.87%输往日本。日本
资料统计的全部20类外贸出口物资出口总量为1112648吨,出口日本1071418吨,占出
口总量的96.29%;出口其他外国和地区(不含香港)41300吨,占出口总量的3.71%。
不仅出口日本总量比1939年提高193599吨,占青岛外贸出口总量的比重亦提高2.92个
百分点。
日本控制下的青岛外贸出口,尤其注重“两黑两白”(即煤炭、铁矿石、盐、棉
花)及同类商品的输日。1939年,输日煤炭592878吨、铁矿石10594吨、盐166160吨、
棉花4075吨。1940年,输日煤炭847064吨、铁矿石4446吨、盐131365吨、棉花2184吨。
1941年“两黑两白”的出口仍居高不下,输日盐169211.5吨,为1923年以来最高水平。
据其他资料记载, 花生油,1938年出口232880担,出口额400万元。其中,出口
美国101550担,出口德国92006担。花生仁,出口额350万元,主要出口荷兰。1939年
花生油出口485532担, 出口额1100万元。其中,出口德国227822担,出口美国82300
担。花生仁,出口额700万元,出口608920担;除出口他国外,首次出口南美洲各埠。
花生饼, 出口259132担,出口额100万元。其中,2燉3出口美国。蛋及蛋制品,1938
年出口额510万元,主要出口英国、德国。1939年出口额760万元,较1938年激增50%。
猪鬃, 1938年出口2424担,出口额9万元。1939年出口3206担,出口额19万元。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对欧、美洲的出口基本断绝。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美国迅速控制了青岛的进出口贸易,产品大多出
口美国及其领地。出口商品构成中,仍以农产品、矿产原料及制成品为主,其出口比
重达60%左右。 1946年直接出口国货的总值为1194300万元,其中以盐为大宗,共出
口308万担;其次为矿砂,共18万担;烟叶共5632担,猪鬃共34338担等。
这期间, 制成品出口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地增长。 由1946年的8.9%, 而增到
1948年的28.8%。由于美国强行规定,凡利用美棉生产出来的棉纱布,必须有50%提
供出口,并以所得的款项再购美棉出口,使得战后中国棉制品出口增长加快。花生饼
居青岛出口至美国商品的第一位, 出口了414吨。再则草辫、兽骨、猪鬃等商品,均
有大量出口, 草辫出口180吨,兽骨152吨,猪鬃109吨。1949年1~3月,青岛口岸出
口额达453089474元(金元券)。
青岛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和经济封锁,通贸国家和地区一度很少。1949
年6~9月,仅有往朝鲜和香港的挪威、巴拿马、葡萄牙、英国4国籍的轮船离港。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青岛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逐步打破外国的封锁,
开拓新领域,国际间的贸易联系拓展,与青岛通贸的国家和地区逐年增加。通贸国家
和地区已发展到20余个,港口70余个。计有苏联、朝鲜、罗马尼亚、波兰、美国、日
本、埃及、英国、爱尔兰、法国、加拿大、巴拿马、瑞典、挪威、芬兰、荷兰、意大
利、比利时、丹麦、联邦德国、印度、古巴、巴西、香港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5年增加巴基斯坦、土耳其,1956年增加南斯拉夫、阿根廷;累计和青岛通贸的国
家和地区达30个。此后,通贸国家和地区迅速增加,70年代中期发展到90余个,80年
代中期发展100余个,1990年发展到121个,港口450个。
外贸出口在解放初期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采取“量出为入,扩大输出,管
理输入” 的政策。1949年6月15日至11月,为“以货易货”阶段,出口物资,必须有
等值物资入口。 该阶段出口仅有金属矿石、 盐、 棉纱类,外贸出口量仅2.6万吨。
1949年12月至1950年6月,为结汇实施阶段。该阶段有效地推广了输出,扩大了出口。
实行结汇制度当月出口总值即达209.2万美元, 超过了进口总值,此后出口总值月月
出超,1950年上半年,外物出口货物已发展到110种。1950年6月至1952年为初发展阶
段, 外贸出口长足发展, 1951年较1950年增70.93%,1952年较1950年增190.7%。
1950年出口货物以金属矿石为大宗,此外还有植物油等,总计17.2万吨。至1952年外
贸出口已增至50万吨。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历年出口均大于进口,亦均未达到1950年的出口水平。当
时决定出口量大小的主要是矿产出口,这时期除1957年略低外,金属矿产出口保持在
14~18万吨,盐出口1956年、1957年分别达12.6万吨、15.8万吨。仅此两项的出口,
一般历年均占出口总量的50%以上。
国民经济困难和调整时期,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和自然灾害,外贸进出口发生逆转。
1958~1965年年年入超, 出口不仅未达到此前最高1952年的水平, 也未达到1955~
1957年任何一年的水平。 最低1961年外贸出口5.3万吨,竟只有经济恢复时期最低年
1950年17.2万吨的30.81%。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后,外贸出
口稳定上升。 1962年6.4万吨,1963年增为11.9万吨,1964年、1965年分别达到33.9
万吨、34.8万吨。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2年外贸出口大致保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水
平, 后期增高,1975年突破100万吨大关,主要以出口非金属矿石为支撑。1973年,
外贸出口76.1万吨,非金属矿石即达36.6万吨,其他物资出口仅39.5万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贸出口有长足进步。
1978年290.5万吨, 突破200万吨关;1979年446万吨,突破400万吨关;1984年727.3
万吨, 突破700万吨关;1985年968.6万吨,突破900万吨关;1987年1053.1万吨,突
破1000万吨关; 显示出跳跃式的发展。比较外贸进口,1978年突破300万吨关,1983
年突破400万吨关,1985年突破500万吨关,1989年才突破600万吨关。
其间,1986年青岛市自营出口商品两大类、11个品种,即青岛啤酒、崂山矿泉水、
棉纱、化纤纱、棉布、棉涤纶布、人棉布、针棉织品、人造毛毯、棉型睛纶针织品、
棉胎等。全年出口创汇9828.46万美元,比1985年增长43.67%。这些商品主要销往26
个国家和地区,比1985年增加4个。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7个,出口额
达到7858.27万美元,占出口额的79.95%。其中,香港、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
澳门是主要的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额的78.57%。
1987年, 青岛市自营出口创汇13784.95万美元,比1986年增长40.26%。出口商
品发展到6大类、 22个品种,计有:红豆馅、脱水蔬菜、快熟面条、海胆酱、青岛啤
酒、崂山矿泉水、葡萄酒、棉纱、涤纶棉纱、棉布、棉涤纶布、涤粘混纺布、人棉布、
棉织品、棉针织品、棉型睛纶针织品、涤棉运动装、轮胎、胶合板、经编制品、花岗
石荒料、石棉盘根。这些商品主要销往2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国家
和地区有8个,出口创汇额达到11157.8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0.94%。其中,香港、
日本、 美国、 澳门、 新加坡、 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市场,占出口创汇总额的
79.22%。
1988年, 当年出口创汇总额达到21735万美元,比1987年增长57.7%,占山东省
出口创汇总额的7.3%。其中,轻纺工业产品1396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3%;工矿
产品239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1%;农副产品434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0%;手
工艺品653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3%。出口商品达400余种,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
上的骨干产品有32种,计有:青岛啤酒、棉布、棉涤纶布、棉针织品、鲜冻对虾等,
出口创汇金额18442万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84.85%。青岛市的出口商品销往60多
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在亚洲、美洲和欧洲。其中,香港占出口总额35%,日
本占26%,美国占7%。
1989年,青岛市出口创汇额达到29329万美元,比1988年增长34.94%,占山东省
出口创汇总额的9.58%。 出口产品的结构中,轻纺产品出口增加到18851万美元,占
出口创汇总额的64.27%;工矿产品4279万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14.59%;农副产
品4076万美元, 占出口创汇总额的13.9%;手工艺品591万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
2.0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1532万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5.22%。出口商品的
品类品种发展到486种, 比1988年增加86种,形成了一批优质名牌骨干出口商品。出
口100万美元以上的骨干商品有48种。 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啤酒、棉涤纶
布、 棉布、地毯等14种,金额843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8.75%。自营出口产品销
往7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同时,青岛生产的出口产
品,还部分供国家、省和其他地区的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出口。
1990年, 出口总额达到33529万美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85%,占全省出
口额的10.67%; 出口商品收购总额31.83亿元,自营出口收购20.81亿元。出口商品
共计569种, 其中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的54种,累计出口额2.85亿美元;出口额500
万美元以上的13种, 累计出口额1.84亿美元;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5种,累计出
口额1.20亿美元。 出口商品结构中,农副产品出口3728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1.12
%;轻工业产品23903万美元,占出口创汇的总额的71.29%;重工业产品5898万美元,
占出口创汇总额的17.59%。 出口商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初级产品出口创汇9328
万美元, 占出口创汇总额的27.82%; 工业制成品24201万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
72.18%。 青岛市的出口骨干商品,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啤酒、棉涤
纶布、棉布、棉针织品、服装、鳞片石墨、地毯、冻对虾、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抽
纱、棉纱、冻猪肉等13种,合计18395万美元,占出口创汇总额的54.86%。
青岛市自营的出口商品销往87个国家和地区,比1989年增加12个国家和地区,主
要出口市场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