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3&rec=1&run=13

青岛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北宋朝在板桥镇设市舶司即为全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
后朝无市舶司,民间外贸仍在。1862年设东海关后,青岛口、金家口、塔埠头为东海
关分关,灵山卫、女姑口、沧口、沙子口、登窑口、薛家岛等地设东海关分卡或代办
处,奠定了青岛外贸口岸的地位。德国侵占时期,以建立军事基地和商业基地为目标,
殖民当局致力建海港、筑铁路、开矿山、办工厂、设银行、兴市政,不仅投入本国资
本、还吸引列强资本,使青岛外贸步入新的阶段。至1912年,不仅取代了烟台港的山
东第一大港地位,而且在全国46个港口中,居第6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无暇东顾之机,侵占青岛
及胶济铁路沿线,迅速控制了青岛对外经贸。特别是日本在青岛投资办纺织厂,日本
大垄断资本如三菱、三井等率领中小资本打入青岛并大事扩张,成为其垄断青岛外经
贸的支撑。1916年,日本通过青岛港的贸易额达2662万海关两,约占该港对外贸易总
额的87%;1918年,进出青岛港的轮船中,日商轮船数占86%,吨位占78%,在青岛
对外贸易中居垄断地位。
北洋政府统治及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对外贸易仍为外国垄断和控制,
特别是日本经济势力猖獗,无论在进出口商品量、进出口额,无论在进出口船舶和航
线诸方面,都占重要地位。这一时期国内外贸企业亦有所发展,使青岛对外贸易比前
期有较大的增长。1933年山东的对外出口贸易中,青岛占70.89%,烟台占17.61%,
龙口占6.19%,威海占5.31%;在货物进口贸易中,青岛占87.2%,烟台占9.30%,
龙口占2.16%,威海占1.43%。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青岛的对外经济贸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特别是太平洋战
争爆发后,青岛的出口贸易由于欧美销路断绝而顿形恶化,许多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如
花生、猪鬃、蛋品、花边等出口陷于停顿。而日本对青岛的出口贸易却扶摇直上,日
棉、糖品、纸张、化学品、汽油及柴油等产品大量倾销,青岛基本变成了日本剩余商
品的集散地。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美国以“援助”为名,加快对中国经济,特别是
对外经济贸易的控制,美货倾销成为其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主要手段。一时间,美货
铺天盖地涌入青岛,其商品几乎无所不包。美国货的大量倾销,造成了青岛地区对外
贸易的严重入超, 特别是1947年美货进口额竟占青岛进口总额的74.64%,入超数额
接近该年度出口额的2倍。
青岛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采取“量出为入,扩大输出,
管理输入”的政策。外贸进出口均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进口以国内工业生产实际需
要为标准,争取工业原料、器材的进口,禁止国内能够生产自给或者根本不需要进口
的货物进口;同时扶持出口、鼓励出口、扩大出口。抵制和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
禁运。 外贸进口从1949年的5.6万吨,发展到1958年的47.4万吨,外贸出口从1949年
的2.6万吨,发展到1958年的25.5万吨,1952年曾达到50万吨。
1959年, 青岛建立市级外贸机构。当年,出口商品收购值为18574万元。以后,
受三年自然灾害及工作失误等方面的影响, 1962年的收购下降到12606万元。随着国
家经济调整的顺利进展,出口商品收购值逐步增加。“文化大革命”初期,青岛出口
商品收购连年下降, 1966年为25156万元, 1967年下降到23978万元,1970年再降至
20248万元。其后,经过全面整顿商品收购值回升,1975年即达34541万元,1976年达
到40155万元, 比1966年增长59.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经贸领导工作的加
强及外贸体制改革的顺利进展,推动了全市外经贸事业的迅速发展。1979~1988年,
10年期间出口收购值由4.9亿元增加到19.5亿元,平均年递增8.8%,10年的累计收购
值为110.4亿元,是1959~1978年20年累计收购值51.6亿元的2.14倍。
1978年前青岛没有利用外资项目, 1979~1983年有25个项目,投资总额近900万
美元。1984年进一步对外开放后,全市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形式
也趋于多种多样。外资来源已扩大到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南朝鲜、意
大利、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香港、澳门、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的形
式除补偿贸易、加工装配、国际租赁外,还利用了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和外国银行商业贷款,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移到举办“三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
合作、外商独资)上来。
1988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外贸系统全面推行
承包经营责任制。市政府确定了“三级承包、包到企业、条块保证、自担风险”的承
包办法,以及鼓励扶持出口创汇的措施和奖惩政策,明确了责权利的关系,调动了企
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市各外贸公司、工贸企业一方面抓紧内部建设,充实业务力量,
理顺工作关系;一方面开拓市场,加强同客商的联系,主动出击,到国外推销产品。
1988年,全市外贸出口收购值达到19.5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自营出口创汇2.17亿
美元, 供省出口创汇1.4亿美元,合计创汇3.57亿美元,为自营进出口贸易开了个好
头。 青岛市出口商品结构经过积极的调整, 加工制成品占出口商品收购值的比重由
1978年的65%上升到80%,初级产品则由35%下降到20%,出口商品结构日益趋向合
理。 至1990年,全市外贸出口达到3.35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14.32%,占全市国民
生产总值的9.85%。
同时,青岛把引进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1979
~1988年, 全市累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812项,成交金额4.26亿美元。通过技术
引进,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老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这一时
期,全市有80%以上的市属企业得到较彻底的技术改造,有30多个重点企业的技术装
备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青岛对外开放工作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青
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5年3月奠基开工, 当时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
10万人,工业规模为300~400个企业,生产技术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工业区。
到1990年,有122个中外合资企业和内联企业开工投产,全区实现工业产值3.08亿元,
利税1802万元,出口创汇3142万美元。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制作、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开展。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发展“三来一补”业务。1988年,青岛制订了《关于贯彻执行
〈山东省开展对外来料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的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简化了项目审
批手续, 下放了部分审批权限;对来料加工装配项目和投资额200万美元以下的直接
补偿贸易项目,由各县(市)、区、局(公司)自行审批。当年,共批准加工装配和
补偿贸易项目52个,外方提供设备价款1973万美元,工缴费收入3895万美元,相当于
1979~1987年“三来一补”项目数的总和。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逐步发展。早在五六十年代青岛就承担国家部分对外经济援助
项目,派出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基建、铁路、港口、纺织、远洋运输、远洋
捕捞及养殖、医疗等行业的工作。此后,青岛每年都有部分在外参加经援项目和劳务
输出人员。 1984年进一步开放后,外派人员增加,1988年劳务输出共645人。为了积
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和对外承包工程,1990年年底组建了青岛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
司,从此青岛有了自己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窗口”。
在海外投资办企业方面,1987年已在香港注册开办了华青(香港)发展有限公司,
并向日本、南朝鲜、美国、欧洲派出常驻经济贸易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