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2&rec=1&run=13

青岛解放前,物资流通的主要形式为自由购销,未设置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生产
资料市场基本上是洋货市场。从事生产资料经营的工商业户,规模小且分散,经营惨淡。
1947年, 青岛市生产和经营生产资料的厂家、商店有:五金业111户、木材及加工业72
户、煤炭及煤球业51户、建筑材料业24户、橡胶业28户。
解放初期,国家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稳定物价、保障供给出发,制定了“重要
物资由国家集中统一分配”的方针,对煤炭、钢材、木材、水泥、纯碱、杂铜、机床、
麻袋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管理。此后计划管理的物资逐年增加, 1952年为55种,1953
年增至227种。为此, 国家在全国实行了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制度,对重要物资进行全面
计划调拨、平衡分配。1955年,山东省物资供应局在青岛设立物资供应转运站,负责大
连、上海经海运到青岛、烟台的物资转运工作, 这标志着青岛市物资管理工作开始向
有计划、有组织的物资流通体系发展。
1957年,青岛市建立起专门的物资流通管理机构——青岛市物资供应局,负责青岛
市工农业生产所需物资的统一申请、调度、分配供应工作, 继之又对地方生产需要的
三类物资进行定点协作和供给,物资计划分配供应体系逐步形成。在物资管理上,国家
统一分配的物资(简称统配物资) 和中央各部委管理的通用物资(简称部管物资),由青
岛市计划委员会平衡、分配, 市物资供应局参与编制分配计划并按分配计划组织订货
供应。
1962年, 青岛市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物资集中统一、全面管理的方针以及建立各级
物资管理机构和物资供应网的指示, 先后设立了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工轻工、建
筑材料、木材、生产资料服务和仓储七个专业公司, 全市初步形成了专业分工明确、
上下对口、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经营管理网络。1964年,崂山、即墨、胶县、胶南、
平度、莱西等县分别成立了县级物资管理机构。至1965年底,青岛市物资系统有7个专
业经营公司、10个物资供应站,共有职工2593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青岛市的物资管理和物资流通遭到严重破坏。青岛市物
资局职能科室全被撤销,各项工作濒于停滞。1970年,随着中央直属企业的大批下放和
实行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自下而上、 上下结合、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计划体制,
国家调整和减少了统配物资目录,1972年减为217种。青岛市只负责本地区生产的并在
青岛市基本能够平衡的物资的管理和分配。1977年后, 统配、部管物资逐渐增加, 至
1978年共有589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物资流通体制进行
了一系列改革:缩减了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资的种类和比重,扩大了指导性计划和市
场调节以及企业支配物资的自主权;放开了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发展了同行业、跨地
区、跨部门的横向经济联合;着手建立和培育生产资料市场……自1979~1990年,青岛
市对物资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使物资流通事业逐步实现了六个转
变: 一是物资计划管理由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向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
结合方向转变; 二是物资供应由条块分割逐步向以城市为依托、发展生产资料市场、
就地组织供应转变; 三是生产资料价格由长期固定不变向逐步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调节
供求方向转变;四是物资购销渠道由封闭式、单一的自上而下调拨向开放式、多渠道、
少环节流通方式转变; 五是物资部门由政企不分向政企职责明确、扩大企业自主权方
向转变; 六是物资企业由分配供应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从而使青岛市物资企业焕发
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给物资事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 物资流通格局日趋合理 随着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
化, 指令性计划物资分配的品种、数量进一步缩减,加大了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剂,突
破了传统的物资流通格局, 计划管理的职能逐渐弱化, 物资企业的自主权逐步扩大。
1984年,国家统配物资的品种减至约60种,青岛市计划分配供应的物资占总供应量的70
%。至1990年年底,青岛市统配物资仅有煤炭、木材、钢材、水泥、生铁、铜、铅、锌、
铜材、硫酸、烧碱、纯碱、橡胶、轮胎、汽车等,计划物资的供应量下降到20%左右。
生产资料市场日趋完善, 物资供应网络不断延伸 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
的生产资料市场是社会化大流通的需要。青岛市物资部门在深化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的
同时,积极探索生产资料市场模式。1986年,青岛市物资贸易中心和青岛市汽车贸易中
心先后成立, 主要经营计划外生产资料和计划外各种汽车。1987年青岛市钢材市场成
立, 作为国务院指定的182个钢材市场之一,青岛市钢材市场吸引了大量冶金企业超产
钢材和社会库存钢材进入市场交易, 平抑了市场物价,调节了社会供需,促进了生产资
料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同时, 青岛市县(市)、区物资贸易中心和乡镇物资供应网点得
到极大发展, 至1987年年底, 各县(市)、区物资部门有物资贸易中心、商场7个,全市
159处乡镇有150处实现了一乡(镇) 一点。青岛市区的供应网络也不断扩延,1984年为
192处,1990年增至318处(包括煤店)。1990年青岛市生产资料市场的建立,标志着青岛
市以大型生产资料市场为依托,以各种物资专业市场为重点,以星罗棋布的城乡物资网
点为补充的完整的、多功能、开放式的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已经形成。
物资购销渠道不断拓宽,主要物资供应量大幅度增长 1985年以后,青岛市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较快, 工业产值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对主要物资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在主要物资指令性计划分配逐年减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 全市物资系统通过投资开
发、联营联销、补偿贸易、协作串换、组织进口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资源。至1990年
年底, 青岛市物资系统成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208个,开发的计划外资源占总购进
额的80%以上, 物资供应量与需求量保持了同步增长。1990年,全市物资系统物资供应
额达30亿元,主要物资的供应量分别为:钢材40万吨、生铁3.5万吨、煤炭456万吨、纯
碱1.7万吨、烧碱4万吨、硫酸1214吨、橡胶2.5万吨,木材30万立方米。1981~1990年,
钢材、生铁、煤炭、烧碱、橡胶、木材等主要物资的供应量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2.6%、
17.2%、10.5%、28.6%、31.3%和9.03%。物资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不仅满足了青岛市
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全市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流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物资实力不断增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物
资系统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79~1990年累计投资
6436.5万元。其中投资2515万元建成了2万多平方米的物资大厦;通过对仓库建设的投
入, 新增仓储面积1.13万平方米,仓库吞吐能力达770万吨;现有铁路专用线1870米;吊
装运输能力和机械化作业率都有了较大发展和提高。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物资
实力不断增强, 全系统固定资产原值由1978年的1190万元增至1990年的7043万元。
1989年,定额流动资金为3.9亿元(不包括投资开发资源所占用资金),比1985年增长125
%,年均递增22%;企业自有流动资金达7000万元,比1985年增长30%,年均递增6.8%。
1955~1990年,青岛市物资系统始终坚持“从生产出发、为生产服务”的方针,根
据不同时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措施和服务手段,积极做好物资供应工作。同
时,注重加强企业管理,市金属材料公司、市化工轻工公司、市机电设备公司、市生产
资料服务公司已步入国家二级企业行列。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造就了一支有知识、
会管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职工队伍。1990年全系统共有职工4896人。其中具有
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982年的87人增至955人, 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982年的659人
增至1357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19.5%和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