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投资与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0&rec=27&run=13

青岛市粮食系统的基本建设起步于50年代初。1950~1955年,适逢国家展开大规
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根据山东省财政厅粮食局及以后的山东省人民政府粮食厅的计
划安排,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是粮食仓库,按在城市交通方便、吞吐量大、流向合理的
地点建库的要求及适当集中、 一般分散的建设原则,全市粮食系统投资建设项目共7
处,投资151万元。竣工建筑面积33282平方米,形成粮食储存能力7.47万吨。其中,
粮食仓库工程投资118万元, 占全部投资的78.15%;竣工铁路专用线1525.5米,投资
18万元; 新增生产设施329平方米,职工住宅784平方米,其他设施471平方米,投资
15万元, 占全部投资的9.93%。新建的粮食仓库均为砖木结构的散装平房仓,其他建
筑也都是砖木结构,主要竣工项目有:沙岭庄粮库工程,建筑面积为25826平方米,投
资126万元, 其中粮食仓库投资99万元,新建20米跨度的粮食仓库12栋,设计堆粮线
为2.2米,形成粮食储存能力6万吨。配套建设的项目有铁路专用线、货台及晒场、河
道石桥及排水设施、警卫室围墙等;昌乐路粮库工程,建设面积为3517平方米,投资
12万元,新建17米跨度的粮食仓库4栋,形成粮食储存能力8000吨。
1956~1965年,青岛市粮食系统基本建设的投资重点仍然是粮油仓库,其他各类
工程项目投资所占比例上升到20.95%,其中增长较快的是生产设施和职工住宅建设。
国家“二·五”计划期间,根据有关要求,本着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粮食基
本建设由“条条”管理改为“块块”管理,投资计划纳入地方国民经济计划,各类工
程建设进展顺利。1960年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压缩了建设投资,1961年和1962年基本没
有安排工程项目建设,1963年以后根据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重
新确定了投资重点,恢复了工程投资及建设。1956~1965年,青岛市粮食局根据确定
的投资方向,采取了保证重点项目、压缩一般项目、适当增建部分生产设施和职工住
宅项目的建设思路。投资建设项目25处,建设投资105万元,竣工建筑面积18595平方
米,形成粮食储存能力3.26万吨,油罐储存能力1500吨。其中,粮食仓库工程投资83
万元,占全部投资的79.05%。竣工的主要粮油仓库有: 平安路分库、曹县路分库、馆
陶路34号库、永平路分库、面粉二厂配套库房、辽宁路大货场分库、曹县路油罐和辽
宁路94号分库。初步形成了以第三粮库(原沙岭庄粮库)为骨干,分布合理、调运方便、
存储能力较强的粮油仓库结构。另外投资22万元,新增生产设施1308平方米、职工住
宅2603平方米、其他设施1266平方米。新建粮库的仓型仍然是砖木结构的平房仓,职
工住宅由砖木结构1~2层发展为砖混结构3层, 生产设施仍多为单层砖木结构。较有
影响的竣工项目有: 曹县路分库工程,投资44万元,竣工建筑面积4154平方米,新建
跨度20米的粮食仓库两栋和跨度14米的粮食仓库一栋,形成粮食储存能力9450吨;储
油罐两个, 增加容量1500吨; 辽宁路大货场分库工程,投资12万元,竣工建筑面积
2551平方米, 竣工跨度为20米的粮食仓库一栋、跨度为9米的粮食仓库两栋,形成粮
食储存能力6100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粮食部门的基本建设也受到了冲击。首先是建设投资迅
速减少,1966~1975年,除了以前年度未竣工的项目结转到1966年竣工外,基本是空
白。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基本建设投资情况才有所好转。其次是投资方向转
为以靠山隐蔽、分散机动、有利战备为原则,以中转储备库、地下战备库、在远离城
市的农村建库为建设重点。 据此,重点在交通沿线的莱西望城安排了1处配套较完整
的粮食仓库工程莱西望城粮食转运站; 在远离城区的山区和防御要地安排了3处地下
战备粮库的建设。 在交通方便和靠近港口的位置安排了1处机动性大的中转储备库建
设。其他粮油库、生产设施、急需的职工住宅和粮店门市部等只能在维持简单再生产
费用中安排建设。1966~1977年间,共投资建设项目12处 (含转入国家“五·五”计
划期间竣工的项目3处, 包括崂山、胶南和黄岛地下战备粮库;转入国家“六·五”
计划期间竣工的青岛港外二线中转储备粮库一处)。其中,竣工建设项目8处,建设投
资378万元,竣工建筑面积24699平方米,形成粮食储存能力4.99万吨,储油能力增加
2000吨。粮油仓库工程投资114万元,占全部投资的30.16%;竣工铁路专用线2235米,
投资93万元。其他新增的生产设施479平方米,职工住宅6537平方米,其他设施214平
方米,投资171万元(多数是1965年前结转过来的项目),占全部投资的45.24%。其间,
房屋的建筑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个别粮库的设计仍采用砖木结构外,大部分工
程项目的设计均已改为砖混结构,部分项目的设计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职工住宅
的建设水平已发展到5层砖混结构, 设计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几居室结构发
展到包括居室、厨房、阳台为一体的简单套型结构。较有影响的竣工项目有: 莱西望
城粮食中转储备库工程, 投资324万元, 其中粮油仓库投资95万元, 竣工建筑面积
17477平方米,新建20米跨度砖混结构的粮食仓库8栋,形成粮食储存能力4.25万吨,
新建储油罐2个,容量2000吨,竣工的配套设施主要有:铁路专用线及罩棚、装卸货台、
变配电和库区道路等;青岛第二面粉厂立筒式原料库工程,投资13万元,工程设计为
砖混结构的立筒仓, 仓体为6.5米×6.5米,高17.2米,共计9个仓体,增加储存容量
4900吨,是青岛市粮食系统建国以来建设的第一座立筒式粮库;市粮食局云溪路 (仲
家洼)住宅工程,投资14万元,竣工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砖混结构5层,是青岛市粮
食系统建国以来建设的第一栋规模较大、楼层较高、套型设计有较大进步的住宅工程
项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的粮食基本建设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
整顿、提高”的方针,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要求,除了保证“五·五”计划期间国家
安排的适应战备需要的项目竣工外,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放在了以前较薄弱的生活福利
设施建设方面,同时加强了为农村粮食征购服务的点多面广的简易粮库的投资建设,
市区的粮油网点、办公设施、职工教育设施和粮食科研设施的建设也有所加强。用于
职工住宅建设的投资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市区粮油网点的建设开始纳入青岛市总体建
设的规划之中,由市政府职能部门统筹合理安排建设,为市区粮油供应工作的完善和
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对于关系到有生产发展潜力的粮油工业项目,缺乏统一的研究和
考虑,虽然也进行了一部分工业项目的改、扩建,仍远远适应不了后来粮食经济工作
整体发展的需要。1978~1985年间,市粮食局投资建设项目59处 (不含简易粮库和粮
油网点) ,建设投资3077万元,竣工建筑面积152742平方米,形成粮食储存能力4.57
万吨, 储油罐容量8000吨。其中,职工住宅37处,施工建筑面积99094平方米,实际
净得建筑面积70961平方米; 生产设施16606平方米;其他设施15924平方米,其中职
工教育设施1200平方米, 粮食科研设施3163平方米。粮油仓库工程投资916万元,占
全部投资的29.77%; 职工住宅投资1568万元,占全部投资的50.96%;其他项目593万
元,占全部投资的19.27%。另外,由山东省粮食局、青岛市粮食局集中安排了简易建
筑费投资604万元,在市区及六县一区59个库点建设了10.58万吨仓容的简易粮库,竣
工建筑面积45537平方米。 由山东省粮食局、青岛市粮食局、青岛市财政及有关建设
单位共同投资, 安排了72处粮油网点的改、扩建,建设投资291万元,竣工建筑面积
22910平方米。 以上三部分项目共计投资3972万元,竣工建筑面积221189平方米,形
成粮食储存能力15.15万吨。其间,全部建设工程已由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代替,
砖木结构已停建。职工住宅的设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简单的套型发展为卧
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阳台和上下水配套较完整的新套型。较有影响的竣工项
目有: 崂山、黄岛、胶南三处地下战备粮库工程。其中,崂山粮库,全长1000米,库
型为“—” 字型;黄岛粮库,全长360米,库型基本为“⌒”字型;胶南粮库,全长
325米,库型为“—”字型。青岛港外二线中转储备库工程,投资409万元,是青岛市
粮食系统建国以来建设的首座较大的工程项目,也是首次使用混凝土预制块砌筑的立
筒式仓库, 筒体直径为6米,筒群由3排9列27个单仓和16个星仓组成,筒仓总高38.7
米, 工作塔高52.5米,存储容量2万吨,配套建设项目有润麦仓、卸粮站及办公设施
等。
1986~1990年,根据国家“七·五”计划期间粮食基本建设的基本思路,即合理
调整投资结构、充分利用各种资金、严格分别轻重缓急、重点改造工业项目,市粮食
局重新调整了生产项目和非生产项目建设投资的比例,调整了基础工业项目和其他基
础设施投资的比例,调整了银行贷款和更新改造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青岛市
粮油工业基础设施大多是收归国有以后稍加修整继续使用的,多年没有进行改造,基
础较差,急需投入资金更新扩建。在积极争取国家粮食部、山东省投资继续建设仓库
等设施的基础上,适当减缓了职工住宅、压缩了非生产性项目的建设,利用多渠道的
银行贷款和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等,采取内、外引进资金和设备的办法,将建设投资
重点放在了改造、扩建有发展前途的老企业方面,所建的项目多数为山东省、青岛市
缺口的骨干项目。新扩建的生产项目有: 青岛第一面粉厂制粉车间及引进的成套等级
粉生产设备,青岛饲料加工厂饲料车间及配套仓库,青岛植物油厂浸出车间,青岛粮
油机械电器厂汽车修理车间,青岛益民食品厂生产车间,青岛粮油食品厂挂面生产车
间、方便面生产车间,青岛第三面粉厂制粉车间、挂面生产车间等。竣工的工业项目
基本上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粮食仓库建设选用了较先进的仓型和设计,
在青岛第一粮库首次设计建设了4层框架结构、 高堆粮线的楼房式包装仓,在青岛第
一面粉厂建设了首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散装立筒仓以及1座平时战时都能使用的地下
粮库。职工住宅建设采用了以购买商品房和自行建设相结合的办法分期陆续解决,同
时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改、扩建了一批粮油网点。其间建设投资5465万
元,建设项目26处(不含粮油网点),竣工建筑面积100010平方米,形成粮食储存能力
5.25万吨;竣工生产设施40156平方米,日产面粉加工能力增加360吨,日处理油脂加
工原料增加50吨; 竣工职工住宅18383平方米 (净得15382平方米) ; 竣工其他设施
12705平方米。 总投资中, 生产设施3253万元, 占59.53%;粮食仓库1449万元,占
26.51%;职工住宅487万元,占8.91%;其他设施276万元,占5.05%。另外,改、扩建
粮油网点17处,投资88万元,竣工建筑面积4420平方米。以上共计投资5553万元,竣
工建筑面积104430平方米。较有影响的项目有:青岛第一粮库楼房仓,建筑投资334万
元,竣工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形成粮食储存能力1.5万吨,堆粮线3.6~3.8米不等,
粮食出入靠电梯和自动滑坡;青岛第一面粉厂立筒粮库和等级粉加工车间,建设投资
2497万元, 竣工建筑面积10013平方米,形成粮食储存能力2万吨,面粉生产能力350
吨/日,立筒粮库筒体直径6米,筒体由4排7列28个单仓和18个星仓组成,筒体高度41
米,工作塔高度52米,配套建设项目有卸粮站、变配电及办公等设施。
1950~1990年底, 青岛市粮食系统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10159万元,竣工建筑面
积总计400195平方米。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形成粮食储存能力25.54万吨,油罐
储存容量1.15万吨;建成铁路专用线3760.5米;增加面粉加工能力360吨/日,增加油
脂加工原料处理能力50吨/日, 增加各类饲料生产能力2万吨/年班产;竣工粮油网点
89处, 建筑面积27330平方米; 新增职工教育设施1200平方米; 新增粮食科研设施
3136平方米; 竣工职工住宅127401平方米,其中实际净得面积96267平方米;竣工其
他各类设施2856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