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综合利用与多种经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0&rec=23&run=13

青岛解放前,粮油加工业的副产品利用与经营比较单一,面粉加工业以麸皮、米
糠为大宗,榨油业多为饼粕之类。
青岛解放后,粮油加工企业对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开始逐步重视起来。1956年,
青岛第二面粉厂在生产过程中试验提取小麦胚芽,然后由公私合营新顺福油厂进行榨
油试验,并做了麦胚油、麦胚饼化学分析,用以试制食品。1958年,公私合营双蝠面
粉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利用粮食下脚料制造白酒、糖稀等。青岛植物油厂也先后试制了
磷脂磷维康、代乳粉等。1960年,大搞代食品加工,有粗糠饼、细糠饼、菜籽粉饼、
棉籽饼、干糖渣粉等20余种,总产量为1406吨。1966年,天祥淀粉厂利用浸渍玉米液
浓缩炼制成玉米浸膏。1969年,淀粉厂利用淀粉下脚料黄粉子制成高效农药青虫菌,
该药对人、畜、鱼类、蜜蜂等均无毒害,对土壤亦无破坏作用,长期使用害虫不会产
生抗药性,对经济作物亦无影响。至1971年,青岛市6个粮油加工厂利用油脂下脚料、
豆糠、淀粉渣、淀粉废水、小麦胚芽等试制生产了益寿宁、亚油酸丸、糠油膏、菲丁、
肌醇片、920(赤霉素) 农药、青虫菌、麦维糠浆、淀粉酶等医药、农药、化工产品46
余吨, 价值70余万元。1975年,青岛植物油厂利用蚕纱生产维生素E,并试制成维生
素E丸。 青岛米厂利用大米糠制成谷维素。1970~1977年,粮食加工业多种经营综合
利用总产值达985.8万元,上交利润578万元,占粮油加工业总利润的42.2%。
1978年,按山东省粮食局要求,青岛市粮油加工企业坚持“三落实” (落实原料
来源、落实产品销路、落实经济效益) 的原则,开展综合利用、多种经营。1980年以
后, 部分老产品益寿宁、维生素E、肌醇片等因市场供需情况变化,销路不畅,先后
停止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