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0&rec=1&run=13

1891年青岛建置后,商人开始云集,经营粮食、食油以供军需,粮食市场贸易活
跃,但无官方的粮食管理机构。德国侵占青岛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青岛的粮食购销、储运等业得到迅速发展。1898年,德国胶澳总督府在各区设专人征
粮、收土地税。至1912年,中国商人在青岛开设的商业货栈、堆栈已有16家,德国人
建堆栈计28处。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攫取德国人在青岛所有的堆栈,利用青岛当地的资源,
陆续开办了一些粮油商号和粮油加工厂,并于1917年成立青岛粮食杂货组合和中日联
合经营花生、花生油的青岛取引所物产组合,对青岛进行经济掠夺。
北洋政府统治青岛时期,加强了粮食管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设专人管理粮食进
口、销售和平抑市场粮价,并成立青岛粮秣代办处,专门办理筹给军粮。南京国民政
府第一次统治时期,青岛接收专员公署社会局下设粮食管理处,管理粮商粮贩、粮食
进口检查。其间,青岛的粮食储运、加工等业发展较为稳定。1934年,青岛有经营粮
油土产的堆栈25处、大小面粉厂7家。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青岛地区粮荒严重,市内粮食日趋紧张。日本人为了
赚取丰厚的粮油利润,利用青岛的各种资源,大兴土木,修建和扩建制粉厂、机械制
油厂,掠夺当地财富。并先后成立华北兴亚出张所、青岛粮食调节委员会、惠民社、
青岛杂粮廉配事务处、华北粮食公社等机构对青岛的粮油事务进行管制,致使青岛的
粮油生产、流通遭到严重破坏。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青岛市经济日趋衰竭,社会秩序
混乱,粮食流通受到阻隔,供求失衡,抢购囤积、投机倒把猖獗,物价上涨。小磨坊、
油坊则发展迅速, 粮商粮贩日趋增多。至青岛解放,全市小磨坊累计达269户,油坊
油店达72户,经营粮食的坐商和摊贩也达到418户。
青岛解放初期,由于国民党政府造成的粮商囤积、粮价上涨、家无存粮的状况,
粮食供应异常紧张。全市387家面粉、杂粮、植物油加工厂和小磨坊均陷于停产状态。
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粮部粮食处(以下简称粮食处)随军入城运进
成品粮510万斤, 主要供给入城各机关、部队、战时俘虏、军烈属及失业工人等。粮
食公司则组织粮源,恢复粮油加工生产,国营、合作社、私人粮商粮贩代销店也相继
开业, 向市民出售粮食。至1949年年底,半年时间共调进粮食8 138万斤,基本满足
了全市军民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不法粮商粮贩乘机进行粮食投机倒把活动,抬高粮价,扰
乱市场。粮食公司同粮食处采取大调、大销、大放的办法,调进大批粮食投放市场,
基本稳定住粮食市场。
1953年,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恢复,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适应全市经济建
设发展的需要,解放初期成立的粮食局和粮食公司合并成立青岛市人民政府粮食局,
统一管理经营全市军需民食和工商行业用粮油。在粮食销售上,国营、合作社和私人
粮食代销点有120余处, 全年共销粮食3.2亿斤,占全市粮食销售总量的95%。在粮油
加工上,国营粮食加工厂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出粉率逐步提高,小麦、粗粮和食用油
主要由国营厂加工,部分粗粮、小杂粮则委托私人磨坊加工。粮食的调入和储存全部
由市粮食局管理。
1953年11月,国家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销售政策(简称统购统销)。粮食统购
统销初期,根据中共中央“尽量多购余粮”的精神,青岛市结合具体情况,掌握“多
余多购、少余少购、不余不购”的原则,余粮统购率一般在50%~80%左右。1954年全
市共征购粮食3654万斤,加上从全省、全国调入的粮食,有效地掌握了粮源,控制了
市场,保障了供应。粮食统销工作本着“由简到繁,从宽到严”的精神,在对全市居
民进行普遍摸底的基础上,全市粮食供应限定为每人每月不超过32斤。全市粮店增加
到125处,实行分片定点供应。1955年9月实行城镇居民口粮定量供应,工商行业用粮
实行“包干归口”管理和审批计划供应制度。在粮食加工业上,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
国家切断了私人加工的粮食来源, 到1955年6月,全市大小面粉加工厂只有13家,其
中国营3家、 公私合营1家、私营9家。国营总产值占该业总产值的70.62%,公私合营
占24.16%, 私营占5.22%,国营经济占绝对优势。由于加工面粉是“以销定产”,青
岛市面粉生产能力过剩, 当时国营面粉厂开工率只达到67.5%,因而部分面粉厂迁往
山东省内其他地市, 部分面粉厂合并,部分转作他业。另外,还有183家小磨坊专门
磨制粗杂粮,有时也磨制面粉。1955年年末,粮食加工厂全部归属粮食局管辖。至此,
粮食收购、加工、调运、储存和供应全部系统地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粮食工作进入完
善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到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市面粉加工企业仅有
第一面粉厂、第二面粉厂、第三面粉厂和第三粮库面粉生产车间。
1958年“大跃进”,青岛市的粮食工作也受高标准、浮夸风的影响,农村大搞食
堂化,社队间出现“一平二调”。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集体伙食单位用粮控制
不严,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全市粮食销量大增。1958年比1957年多销粮食9749万斤。
1959年农业受灾减产, 1960年征购粮食减少到898万斤。由于粮食歉收,城市居民粮
食定量供应水平随之降低, 实行“低标准,瓜菜代”,8个月的粮食定量9个月吃,1
个月的粮食分三次买。糕点、熟食品凭粮票供应,纳入口粮供应范围之内,工商行业
用粮数量下调,饲料供应也作了相应调整。是年,青岛市粮食销售比1958年减少4618
万斤。在粮食管理上,全市范围内开展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的宣传。粮店职工深入街
道,挨家逐户推广“增量法”; 对集体伙食单位、工商行业用粮、人口粮食定量进行
检查核实; 严格遵守供应制度,努力扩大粮食来源,抽调干部到全国各地催运粮食,
充实库存;在“低标准,瓜菜代”时期,从全国各地调入代食品原料31种共2.8亿斤,
加工成24种代食品投放市场。各粮店之间实行平衡调拨、合理分布。加工厂不积压,
粮店不脱销,保证城市粮食定量供应,安排好全市城乡人民生活。
1962年,青岛市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各行各业支援农
业,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农村粮食征购在“定产、定购、定销”的基础上,
实行大包干,贯彻“增产不增购,减产不少购,受灾减产酌情少购”的政策,使农民
在年初即对全年生产做到心中有数。 当年全市粮食增产量达到1.05亿斤,征购667万
斤, 较1961年增加172万斤。1962年粮食销售量比1961年减少1283万斤。由于粮食征
购量增加、销售量减少,粮食供应情况开始好转。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青岛市的粮食工作受到冲击,规章制度遭到破坏,
不重视经济核算,粮食浪费较大,企业亏损增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粮食部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管理型向
管理、经营型发展,按上级指示调整了粮油征购价格,并调整了购留比例。1980年以
后,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青岛市开放粮油集市贸易,开展粮油议购议销工作。
1982年实行粮油购销包干一定三年不变。1985年4月,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
调动了农民生产、售粮的积极性。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收购由生产队
交粮、生产队结算改为农户交粮、农户结算。为方便农户交售粮食,交售粮食万斤以
上的实行就地验质、验斤、结算;对交粮多的大村实行定点接收、直线调拨;对地处偏
远、交通不便、送粮困难的村派车到现场收购。1990年,青岛市夏粮受灾,各级粮食
管理部门专门成立了粮油收购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收购政策、论价办法、质量标准、
奖售规定四个公开,确保了5.54亿斤粮油定购任务的完成。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
活不断得到改善,对粮食供应要求质量高、花色品种多、物美价廉。为满足群众需要,
青岛市粮食部门在粮油加工上,研制新工艺,引进外国先进设备和技术,增加小麦精
制一等粉、小麦精制二等粉、香味花生油等品种。在供应上,生熟兼营,制作粮食熟
食品、复制品,如各种挂面、鲜面条、火烧、面包、馒头等共40余个品种。为方便群
众购粮,打破实行近30年的分片定点供应,实行交叉售粮等便民服务方式。农业由于
实行改革,粮食连年增产,库存量逐年增加,1983年比1978年增加7658万斤。1978~
1990年,青岛市粮食系统共投资2969万元,增加粮油储存能力4.08亿斤。与此同时,
运输能力逐年提高,1985年青岛市粮食系统共有各种汽车144部(其中粮食局汽车队有
76部) ,年货运量达到56.3万吨。1990年,全市粮油运输车辆共161辆,总吨位达918
吨, 周转量为2249.6万吨,总里程为552万吨公里。另外,青岛市粮食系统自1978年
扩大饲料生产规模, 大中小并举增建扩建饲料加工厂48处,1985年年班生产能力7万
吨, 为饲养业提供了质优价廉的饲料。 同时,组织泔水下乡,支援饲养业的发展。
1988~1990年青岛饲料厂引进大虾、水貂饲料生产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120万元,投
产后形成年产虾饲料14000吨、貂饲料4000吨、其他颗粒饲料2000吨的能力。
青岛市的粮油科学技术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1953~1990年,全市粮食系统共取
得科研成果282项, 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明奖2项、商业部科技进步奖4项、
山东省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奖8项、 山东省粮食局科技成果奖25项。1989年“挂面低
温烘干设备”和“计算机商业财务核算系统软件”两项科研成果通过了山东省、青岛
市鉴定,其中计算机商业财务核算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填补了山东省粮食系统微机
应用的一项空白。粮食系统职工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1985年完成青年职工
文化、技术补课,同时有三个广播电视大学班70余名学员先后毕业。至1990年,先后
有1416人获得各种职称,成为粮食系统企业管理、技术改造、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