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岩 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rec=8&run=13

侵入岩 青岛地区的侵入岩比较发育, 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均有侵
入活动。 其中以元古代玲珑期、中生代燕山期为主。太古代及元古代各期岩浆活动,
均以生成混合交代成花岗质岩体;喜马拉雅期侵入岩多呈基性岩墙、岩脉等产生。
太古代晚期(桃科期) 侵入岩 该期的数量多,岩体小,主要为斜长角闪岩,榴辉岩
及榴闪岩等, 侵入于胶东群,被玲珑岩体所捕虏,主要分布于北部。本区岩体同位素年
龄为17.74亿年。
元古代早期(玲珑期) 侵入岩 青岛地区零星分布,主要为侵入于胶东及粉子山群
的橄榄岩,辉石角闪岩、闪长岩、二长岩的岩株、岩枝以及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岩基。
橄榄岩多由橄榄石、单斜辉石组成,多属铁镁质超基性岩,产铬铁矿及蛇纹石、石
棉。闪长—二长岩侵入胶东群,又被玲珑花岗岩切穿,同化混染作用显著。矿物成分变
化很大,SiO2偏低,Fe、Mg偏高,副矿物为榍石—磷灰石型。
玲珑期花岗岩广泛分布于胶东半岛,该类岩体与前震旦纪混合岩化作用有关,也具
有正常岩浆岩的特征, 有较好的结构分布,出现晶形较好的石英,化学成分多属铅过饱
和系列,a值高,K2O>Na2O,副矿物属石榴石—磷灰石—锆石型。本期岩体的同位素年龄
为1.36~1.82亿年。
燕山期侵入岩 青岛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多属白垩纪青山组火山活动同期侵入的基
性—中性—半碱性—碱性系列的岩浆岩。以小岩株、岩盘、岩盖等较为复杂的形态出
现, 分布全区。与燕山期侵入岩有关的有一系列黑色、有色稀有金属矿产以及某些非
金属矿产。
与青山组火山岩喷发期前后侵入的辉岩、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二
长岩、正长斑岩、花岗斑岩等分布零星,多与断裂有关。
分布于市区的侵入体, 大致沿北东—南西方向分布,侵入青山组,部分侵入于王氏
组。本期侵入活动还可细分为艾山、崂山、峡山等几个侵入阶段。
艾山阶段侵入岩, 多似斑状结构,云花岗闪长岩、正长岩、石英正长岩,岩浆同化
混染作用明显, 常有不同成分分带出现,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副矿物大部分属榍石—磷
灰石型,某些正长岩中锆石极富,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年龄为1.58~1.72亿年。
崂山阶段侵入岩,岩性单一,几乎为花岗岩,化学成分变化甚小,大部分属铝过饱和
系列, a/c值高,副矿物为锐钛矿—独居石型(内多磷灰石、锆石)。该区以崂山地区最
为典型。
峡山阶段侵入岩,为一些形态复杂的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山型岩体,分布于本区
西部地带,侵入王氏组。
燕山期的侵入岩中以花岗岩较多, 并与地貌形态密切,近1/2的海岸是由花岗岩构
成。主要是崂山花岗岩, 同位素年龄值为0.685~0.904亿年,与围岩接触带清晰,每次
侵入活动明显,按其侵入顺序可分为5次。第一次(r3(2)a5):以石门山黑云母花岗岩和
小珠山中粗粒花岗岩两个岩体规模较大。石门山岩体, 西起崂山,东至海滨,北自石门
山,南到浮山所,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小珠山岩体,西起小珠山,东至海滨,北自木丁口,
南到灵山湾。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二者均为北东向,呈岩基状产出。第二次(r3(2)b5):
分布于崂山岩体之上, 标山及崂顶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延伸,代表岩性为崂山钾质白
岗岩,出露面积约300公里。第三次(r3(2)c5):分布于崂山岩体西侧之青岛—沧口一带,
岩性为正长白岗岩, 呈北东—南西向的椭圆形岩基状,面积约50平方公里,受构造控制
明显。第四次(r3(2) d5):零星出露于沧口、辛安等地,其中规模较大的为沧口中细粒
黑云母花岗岩, 呈岩株状产出。第五次(r3(2)e5):零星分布于滨海沿岸,呈岩株状,其
岩性为花岗斑岩。
脉岩
闪长脉岩 分布于南庄、鹿角湾一带, 呈北东方向侵入变质岩和中基性火山岩系
中,构成了薛家岛北东向狭长岛屿。
细粒花岗岩—细晶岩脉 花岗细晶岩脉,浅肉红色,主要由石英、酸性斜长石和钾
长石组成, 粒径1毫米左右,具有细粒他形等粒状结构,脉岩走向SSE,倾向NEE,厚度1~
10余米。由于结构致密,风化程度低,在地貌上表现为带状突起。
花岗细晶岩脉是沿裂隙侵入的,规模小,方向明显,几乎出现于每个断裂带附近,其
中浮山及老虎山一带最为发育。
斑脉岩 种类较多, 有石英斑岩、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花岗斑岩、闪长斑
岩、煌斑岩等,一般沿60°~80°方向分布,向北倾斜,倾角为50°~70°,岩墙长而直,
多侵入花岗岩中,个别侵入于火山岩系中,岩墙和海岸斜交,常构成岬角。
煌斑岩脉是灰绿色, 斑状结构,较致密,主要矿物为黑云母和角闪石。黑云母呈广
边形自形晶,其他暗色矿物含量40%以上。该脉岩较小,宽度大到10余米,小者仅20厘米,
一般走向均为NE, 此脉岩与细晶岩脉近乎直交,并切割了细晶岩脉,使其轻微的错位。
区内煌斑岩多为北东向走向,它的侵入主要与区域内北东向断裂构造活动有关。
喷出岩 区域内的喷出岩, 主要是早期白垩世喷溢的中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
岩流夹火山碎屑岩薄层,岩石类型繁多,主要岩石类型是紫红色安山岩、流纹岩、玄武
岩、玄武安山岩、酸性凝灰岩、英安质溶岩、角闪凝灰岩等, 集中分布于牛溪埠—韶
存庄—河头店以南地区。
在晚白垩王氏组第二段中,出露薄层不稳定的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
分布于莱西姜山、李权庄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