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生物资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rec=298&run=13

传统的海洋渔业中主要是捕捞渔业, 捕捞对象主要是鱼类,约占80%。虾、蟹及头
足类占20%。青岛近海水产主要品种有比目鱼、黄姑鱼、青鳞鱼、鲈鱼、鲜鲽、带鱼、
鳗鱼、黄鲫鱼、矛尾刺虾虎鱼、纹东方、尾鱼、章鱼、墨鱼、对虾、白虾、杂虾、
梭子蟹、海蟹等。
鱼类资源 在青岛邻近海域栖息的鱼类有100余种。 依其对水温适应的特点可以
分为三类: 以暖温性鱼类占优势,该类鱼种数约占鱼类总种数的61%;暖水性鱼类次之,
占23.2%,这类鱼限于夏季高温期进入黄、渤海沿岸海域;冷温性种较少,主要于冬季低
温时分布范围扩大,进入沿岸海域,高温期此类鱼收缩至黄海冷水区域度夏。青岛邻近
海域;不同季节之间,鱼类的组成特点有明显差别。资源量的差别亦十分显著。

同年各月鱼类资源现存量①和资源量情况表

表28单位:公斤/平方公里
月份 1 2 3 4 5 6 7
湾内 243 1686 184 2258 3409 2086 1330
湾外② 174 187 64 285 1222 1413 4672
湾内 97 974 74 903 1364 834 532
湾外 174 187 64 285 1222 1413 4672
总计 271 861 1188 2586 2247 5204 2847

月份 8 9 10 11 12 平均
湾内 1345 2022 8101 8209 4388 2937
湾外 2309 1539 1713 790 312 1225
湾内 538 809 3240 3284 1755 1175
湾外 2309 1539 1713 790 312 1225
说明: ①引自《胶州湾生态学和生物资源》,页367。表题现存量代原资料中“资
源密度”。
②湾外调查海域范围面积1000公里。
由于鱼的产卵洄游进入沿岸海域和越冬(越夏) 洄游退出沿岸海域,产卵和捕捞死
亡以及繁殖之后的新生个体补充进入种群, 各月间胶州湾及邻近海域鱼类的数量有显
著变化,而且湾内海域和湾外沿岸海域之间的变化节律也有某些差别。
冬季低温期间,鱼类资源量处于低谷,湾内、外海域1~3月份鱼类资源量月平均值
仅423吨。4月份随着海水温度的逐步回升, 许多经济鱼类陆续进入沿岸海域或内湾进
行繁殖, 沿岸海域鱼类资源量显著上升,4月份胶州湾内外鱼类资源量上升到1188吨,5
月份上升到2568吨, 形成了春季渔汛期。7~8月份高温期间,进入湾内的一些鱼类,繁
殖以后转移至水温稍低的湾外沿岸海域,湾内鱼类资源量有所下降,湾外海域鱼类数量
明显上升, 整个海域鱼类资源为5 304吨,10~11月份,各种鱼资源获得补充,整个海域
资源量分别为4 953和4 074吨, 大体与8月持平。此后水温急剧下降,多数经济鱼类离
开沿岸海域, 冷温性鱼类进入沿岸海域,但这些鱼类数量很少,整个胶州湾及沿岸海域
鱼类资源量急剧下降。
鱼类资源量:不同种的鱼进入和退出沿岸海域的时间不同,各种鱼在沿岸水域停留
的期限长短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沿岸海域中各月的鱼类现存量有很大差别。
胶州湾内各种鱼最高月份资源量的累加值为7 395吨,湾外水域累加值为7 804吨,
合计为15 200吨。为12个月资源量平均值(2 400吨) 的6倍, 为12个月逐月累加值(28
738吨)的64%。
鱼类资源质量:包括胶州湾内和近沿岸海域在内的整个黄渤海沿岸海域,主要是作
为经济鱼类产卵育幼场, 各种鱼的种群结构中幼鱼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平均体长偏小,
体重偏轻, 经济价值不高。湾内鱼类平均体重38.9克,湾外鱼类平均体重30.8克,全海
区平均为37.7克。57%的鱼种体重不足50克。
胶州湾海域鱼类资源的多样性程度较高,而经济种的优势程度较低,没有在数量上
占突出优势的鱼种。整个海域中, 资源量超过1000吨的鱼种有斑0(3077吨),绿鳍马面
(3 080吨)和梭鱼(1 738吨)3种;资源量在500~1 000吨范围内的还有青鳞鱼、长棉
0、牙鲆、带鱼和黑0共5种。以上8种鱼资源量之和也只占总资源量的70%,其中属于优
质鱼的仅梭鱼、牙鲆2种。
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中,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是甲壳类中的中国对虾、鹰爪虾、
周氏新对虾、三疣梭子蟹、日本鲟、双斑鲟和口虾蛄。软体动物头足类中的无针乌贼、
金乌贼、枪乌贼及长蛸和短蛸。其中, 三疣梭子蟹、日本鲟、口虾蛄长年栖息在沿岸
海域。其他各种均春季进入沿岸海域并进行繁衍, 秋末冬初陆续离开沿岸海域到深水
区越冬。其中,多数种的生命周期较短,种群结构简单,春季由繁殖群体组成,秋季种群
基本上是当年繁生的个体,其他种的数量很少。
经济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各月间也有很大差异, 其低谷期的数量与高峰期的数量差
别比鱼类大得多。
经济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动态节律表明,秋初各种虾类、头足类种群开始获得补充,
有的种年老个体尚保持一定数量,因而相对资源量达到全年高峰期,8月最高为42.54公
斤/网时,其后虽有强大的捕捞压力,9~10月胶州湾内外海域无脊椎动物相对资源量维
持着较高水平(20公斤/网、时以上) 。胶州湾内无脊椎动物资源量为446吨,丁字湾口
—薛家岛之间海域为2016吨。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青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中国对虾资源增殖实验,并取得了明显
的增殖效果。最初的几年, 由于增殖放流, 胶州湾及湾口外海域秋汛对虾捕捞产量达
500吨左右。其后,在违章捕虾加剧的情况下,秋汛对虾产量为3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