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被分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3&rec=234&run=13

崂山在森林植被范围内,由于自然演替,人为经济活动,病虫为害及其他自然灾害,
原有自然森林植被垂直带谱的自然更替规律已全部被破坏, 除次生灌草层山坡按自然
演替规律进行外,均为栽培植被。人工植树造林时,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林学特性
要求,摹拟自然更替规律,创造了栽培植被带谱。
人工组成崂山森林植被建群种比较丰富。其植被区系有国内亚热带、温带及寒温
带成分, 亦有日本、中亚、欧美等国外成分。其建群优势种有赤松、栎类、杨类、日
本黑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花柏、刺槐、火炬松、辽东桤、赤杨、红松、樟子松、椴
等十几个树种。有些是热带、亚热带成分树种,处于自然分布区最北界,有山茶、红楠
等;有些是东北成分树种,处于自然分布区最南端,有糠椴、紫椴、蒙古栎、辽东栎等。
其植被形成为,崂山北坡海拔800米以下森林植被面积中栽培植被具绝对优势,800米以
上自然植被面积最大, 东北区系成分的阔叶乔木树种与栽培植被形成山地带有东北成
分的针阔混交林。上部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 气温低,常年风大,植物生长季节雾天
多, 昼夜温差大,缺少高温等“山顶效应”,一些乔木树种形成亚乔木状,主干低矮,尖
削度大, 树干被苔藓层,树皮灰黑色,特别是近山脊处,一些乔木树种,赤松、水榆、花
楸等,呈灌木状,多偏冠形成“旗形”树冠。另有毛榛、北五味子、黄芦木、华北绣线
菊、杜鹃、褐紫铁线莲、锦带花等灌木;草本植物有银莲花、苔草、岩茴香、萱草等。
乔木树种,如日本落叶松,在海拔500~900米,生长良好,以上则由于“高山效应”,
树干尖削度大, 主干低矮,由于大气湿度大,树皮呈灰黑色;日本黑松,阳坡600米以下,
阴坡、半阴坡500米以下,生长正常,以上则有冻害(枯梢,顶端流脂)或生长不良;刺槐,
阳坡700米以下,阴坡、半阴坡500米以下,生长正常,以上则有冻害,冲风地带常形成风
倒; 日本花柏,在海拔500~700米阳坡,头1~2年地上部分有冻害,经自然抗寒锻炼,第
三年接干或平茬抚育后,则生长正常;引种的樟子松、红松,在海拔700~900米,金钱松、
火炬松等,面海阳坡海拔500米以下,其速生性均接近原产地;落叶松是在长日照条件下
形成的寒温性树种,引种到崂山,由于生长季节得不到长日照,在高温季节苗期会出现2
~3次“越夏”现象, 幼林阶段出现1~2次早期“封顶”, 并提前停止生长,年生长期
140~150天。日本落叶松属温性树种,同样条件下,年生长期150~180天;相反,有些热
带、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树种,秋季得不到应有的短日照,尚未停止生长,即出现低温,
造成冻害。
组成植物建群种灌丛、灌草丛亦十分丰富,多数为原次生植被破坏之后,自然更替
形成的,从山麓到山顶均有分布,多出现在林间隙地呈镶嵌分布或山脊附近呈带状分布,
另有较大面积的灌木坡,有胡枝子属、山茶属、红楠、绣线菊属、杜鹃属、胡颓子属、
牡荆属、锦带花属、山矾属、榛属、刺榆等; 竹类和特用经济林,有茶、油桐等,随着
人为经济活动影响, 也丰富和改变了崂山植物区系成分,有些种经过风土驯化之后,逸
为野生种, 有金鸡菊、月见草等。金鸡菊原产北美,月见草原产南美洲,适应生态幅度
广, 种子繁殖力强,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平原、山麓至山顶,各个坡向地形都有分布,
花期5~8月,到处一片金黄。
区域“三向地带性”差别均不显著,但有一定差异。(一)在纬向上,一些热带、亚
热带成分树种,由北向南递增或只在南部形成建群种。(二)在经向上,最明显的原生针
叶林代表树种有变化, 南部为赤松,北部为油松。(三)海拔高度在森林植被范围内,由
于原有自然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和自然更替规律已全部破坏, 代之以栽培植被为主要建
群种。崂山北坡形成山地温性落叶阔叶林—山地温性针阔叶混交林, 上部为带有东北
成分的温性针阔混交林和山地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