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白条肉和分割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9&rec=67&run=13

青岛肉类加工起源于早期的屠宰业。德商1906年投产的青岛屠兽场,随城市社会
经济的发展,由专营屠宰转而以自营肉类加工为主,兼营代客户屠宰。青岛解放后,
青岛屠兽场改为国营青岛肉类联合加工厂(下称肉联厂),完全变成了肉类加工企业。
白条肉 是肉联厂的主要产品。因为肉联厂担负着猪肉出口和国内销售的任务,
所以在白条肉加工过程中,按不同膘肥、重量和等级,分为出口和市销两大类。
1952年底,白条肉加工几乎全是手工操作,日加工能力为500头左右(1000片左右)。
1953~1972年,由于加工企业改进了加工工艺,实现了麻电、输送、脱毛、剥皮等工
序的机械化操作,日加工能力增至3000头(6000片)。1964年在满产的情况下,年加工
白条肉57499吨。 其中,出口35517吨,占总产量的61.77%;市销21982吨,占38。
23%。1957~1967年,市区白条肉生产249166吨。1976~1986年,生产184778吨。其
中1984年以后,由于货源不足,白条肉加工时断时续,处于不稳定状态。
分割肉 1965年起, 按对外合同要求开始试生产。 当时手工操作的出肉比例为
1000片(约42吨重) 白条肉可加工7。5吨分割肉,当年共加工134吨分割肉,全部出口
意大利。
1967年,肉联厂改造扩建了分割肉车间,提高了机械化操作水平,出口销路也有
所扩大,当年共加工分割肉2792吨,出口意大利1625吨,销港、澳地区1167吨。此后
生产呈下降趋势,起伏不定。1980~1984年,生产开始大幅度回升,1985年后又趋下
降。1965~1986年,肉联厂共生产分割肉3025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