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肉类禽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9&rec=43&run=13

青岛肉类禽蛋业是由经营肉、蛋的小商贩开始的,牛肉业形成最早。建置初期,
牛肉业处于萌芽状态,在当地销售的仅有2~3个业户。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肉类禽蛋业开始发展。德国商户哈利、格利洋行以西方的方
式经营牛肉和羊肉,并加工熟肉制品,如火腿、红肠等。1906年,殖民当局开设青岛
屠兽场,以屠牛为主,兼宰猪及其他牲畜,肉类业户日渐增多。华商除摊商外,已有
聚顺兴(1908年) 、德盛春(1911年) 、汇兴栈(1914年)和聚顺永等经营肉类的企业。
1906~1914年,全市共宰牛10.72万头、猪7.28万头、羊2.15万只。1913年,全市
宰牛2.76万头, 出口牛肉2.4万余头,占87%。1909年,德商开设哥伦比亚蛋厂,
1911年便出口蛋粉4000担左右。同年德商又开设卡尔爱巴蛋粉厂,当年生产干、湿蛋
品2400担左右。蛋制品加工使青岛成为鲜蛋的集散地,带动了青岛及周围地区禽蛋业
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外商在青岛大量收购牛肉供作军需。1915年,出口达6
~7万头, 1918~1922年出口72.7万担,价值505.7万两关平银。进一步刺激了牛业
的发展,行业基本形成。生牛货源主要来自济南及胶济铁路沿线各县,少数来自河南、
河北。 1920年,肉类商号增至85个。1915~1922年,全市共宰牛26.37万头、猪7.
86万头、 羊O.6万只。 日商开设大仓卵粉厂和大星公司后, 蛋品出口增加。1918~
1922年,出口价值1043.2万两关平银。
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肉类禽蛋业得到新的发展。1925
~1928年,青岛出口蛋制品11.8万担,价值240.6万两关平银。1928年,宰牛14.1
万头, 输日牛肉20.4万担,占日本市场销量的95%;少数输往美国和俄国。随着业
户的增加,1930年,运销牛业和禽蛋业同业公会成立。1931年,猪肉业同业公会成立。
1933年,市内牛业商号57个,资本额14.9万元,年营业额183.77万元。猪肉商号80
个, 鸡鸭业户13个,蛋业商号34个。其中,青岛茂昌公司资本额达300万元。1923~
1937年,全市宰牛75万头、猪44.1万头、羊1.3万只。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日伪当局穷于应付战争,业户多方受限,营业萎缩。
1941年华商牛业商号21个,资本额4.35万元;猪肉业商号36个,资本额1.54万元;
禽蛋业商号13个, 资本额0.68万元。日商牛业商号18个,资本额15428.4万日元;
蛋业商号10个, 资本额5708.7万日元。 1938~1942年, 市内宰牛141424头,宰羊
16386只。 1942年,日侵占当局为加强军需猪肉品供给,责令青岛商会专设“军用猪
屠夫”59人,为日军加工猪肉,劳动报酬则由中国商户分摊。1943~1944年,市内宰
猪42636头。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肉类禽蛋业一度呈现转机。1946年,市内猪
肉业商号235个,资本额1604.8万元;牛业商号46个,资本额1376万元;禽蛋业商号
19个, 资本额291.2万元。 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民不聊生,肉类禽蛋经营萎缩。
1946~1948年,年平均宰猪3万头左右。
青岛解放后,肉类禽蛋业有了较快发展。
经营机构 1951年,私营肉类业商号增至304个,从业人员382人,资本额18.87
万元,年营业额595.34万元;禽蛋业商号16个,从业人员25人。
1953年1月,国营中国食品出口公司青岛分公司成立(馆陶路28号) ,市内辖青岛
屠宰场、茂昌蛋业冷藏厂、营业所、河西畜栈;省内辖德州、胶县、淄博、莱阳、文
登、 兖州、潍县7个产区支公司。肉类、禽蛋的收购、批发全部由国营商业经营。一
些私营肉类禽蛋企业通过私私联营和私私合营,先后组建了一些屠猪联营社和禽蛋联
营社, 与国营企业建立批购关系,从事零售业务。1954年1月内外贸分家,成立中国
食品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同年7月,省公司迁济南,又设立了青岛市食品公司。
1956年,市区143个肉类业商号、14个禽蛋业商号和7个加工熟肉的私营企业全部
实行了公私合营。 经过归口合并,组成了25个肉食零售店和1个禽蛋加工厂。并在市
内6区设置了6个区中心店,分管所辖区内的零售单位。1957年,市食品公司更名青岛
市肉类蛋品公司,专营肉类、禽蛋的收购和批发。1958年,零售单位全部划归国营市
蔬菜公司。自此青岛市肉类、禽蛋全部由国营商业统一经营。
以后, 青岛市国营食品专业机构先后经过7次大的变动。1976年市食品公司恢复
成立后,对青岛的肉类、禽蛋实行统一经营、调拨和核算。1985年,市食品公司下设
肉食经营部、食品货栈、禽蛋制品厂、蛋品厂、肉食禽蛋贸易中心、食品冷藏厂,市
南、台东肉制品加工厂,四方肉食品商店、万香斋肉食品店等11个批发单位和市场三
路清真门市部等6个零售单位,共计员工1063人。
购销政策 青岛解放初期至1953年,肉类禽蛋业受市场供求状况的支配。1953年
国营商业开始经营肉类禽蛋以后,特别是国营食品专业公司统一领导管理肉类禽蛋业
后,肉类禽蛋的经营纳入了国家计划管理体制。在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对
产区货源和市场需求定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营食品专业公司制定出年、季、
月购销计划,报请政府批准后,下达各产区和销售部门遵照执行。
对生猪的收购政策,主要根据生猪生产水平和市场供求情况决定。1955~1984年,
生猪派购政策是国家收购生猪长期实行的基本政策。生猪由国家统一收购,但也根据
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作过部分调整。在收购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产区存养、
出栏情况,进行必要的平衡。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国营食品专业公司根据货源情况和
固有的淡旺季节,安排平日和节日的供应。调整鲜、冻猪肉的上市比例,合理做好库
存储备,并保持居民和集体消费以及饮食业、加工业的合理比例。对禽蛋商品也根据
生产的淡旺规律,合理安排销售和储备比例。
对肉食禽蛋的价格,国家严格规定:活猪、菜牛、菜羊、鲜蛋的收购价格,统由
商业部管理;以上商品的调拨价格由山东省食品公司管理;开膛鸡、鸭、鹅及猪下货
(包括炼油)、肉制品的销售价格由市商业局管理,市食品公司只管牛、羊、禽肉及鲜
蛋的议购议销价格。
为了维护生产者利益,稳定市场物价,做好市场供应工作,国家对肉类在购销价
格倒挂或季节性储备时, 按照价格倒挂的实际亏损金额或储备费用给予财政补贴。
1976年后,改为补贴包干制。由政府确定包干金额,给予政策性补贴。在包干指标以
内节亏归企业,超出包干指标政府不补。1965年由于猪源充足,市区冷藏库存饱和,
曾连续3次调低猪肉零售价格,最低的一次按国家牌价的七折出售,地方财政补贴301
万元。 1979年又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经省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批准,先后8次下调零
售价格,地方财政支付的调价补贴计445万元。
1971~1979年,国家财政补贴每年平均约2500万元;1980~1986年,每年平均约
5000万元。
1985年后,国家改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生猪市场放开经营。国营食品专业
公司利用各种经济手段,通过合同定购或市场收购掌握猪源,保持主渠道地位,适时
发挥平抑物价的作用,以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
市场供需 青岛解放后, 肉类销售主要有3条渠道。根据中央有关指示精神,为
了换取工业设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出口猪肉是青岛市一项重要任务。供应青岛出
口猪肉的货源计划是由山东省商业厅制定下达的。规定调运青岛的生猪,除青岛管辖
的农业县区之外,烟台、昌滩两个专区和临沂半个专区供加工出口的生猪,全部调运
青岛。属于出口部分,经肉联厂加工后交山东省食品出口分公司组织出口。青岛市区
供应居民的猪肉,由山东省商业厅下达指标,青岛市按省的指标安排居民的供应数量。
外地调运青岛的生猪,属于内销部分的,经肉联厂加工后交青岛市食品公司,按省规
定的批发价交由零售店销售。此外,青岛市还担负着猪肉外调供应大城市消费的任务。
由于肉类禽蛋的生产依附于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生产,又存在个体饲养与社会化消
费的矛盾,加之购销政策上的一些影响,青岛市肉类禽蛋市场的波动较为突出。
青岛解放初期,肉类禽蛋市场全由私商经营,他们自购、自宰、自售,受其经营
能力和经营方式的局限,市场情况没有什么改善。1951年,市区猪源不足,市场一度
供不应求。1952年,由于肉源充足,供过于求,肉价下跌,影响到农民的养猪积极性。
1953~1957年,青岛及山东省其他地区实行“私有、私养、公助”的政策,因而
生猪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国营商业部门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敞开收购,有计划地安排
市场供应,市区居民可以按国家牌价自由购买,猪肉市场稳定。为了防止肉食外流,
自1955年起采取凭购粮证购买的办法,但不限数量。由于国家保护耕牛,不得滥杀,
市场上牛肉供应不足。
1958年,农业生产体制急剧向“一大二公”转化,生猪生产也由“私有、私养、
公助”变为“公养为主,私养为辅”,加上农业连续三年因灾歉收,生猪生产受到严
重挫伤,肉源匮乏。1959年,青岛市区猪肉消费的自给能力由1957年的自给自足,降
到只占消费量的25.74%,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因此下半年关闭了猪肉市场,对居民
实行定量供应。最低时居民每月每人供应0.1公斤猪肉,年人均只有1.2公斤。
1962年后,随着农业生产的逐步好转,农村生猪生产又恢复为“积极发展集体养
猪,继续鼓励社员养猪”,“公私并举,私养为主”的政策,生猪生产又开始稳步发
展。由于肉源增多,市区猪肉供应状况也逐步好转。1962年,市区居民每人每月供应
0.75公斤,全年人均可购买猪肉9公斤。到1965年,青岛市区猪肉不仅可以敞开供应,
而且还多次降低零售价以刺激消费。
1966~1976年,肉源基本能够自给。1976年,市区居民猪肉定量供应全年仍可达
9.2公斤,鸡蛋定量供应全年人均供给1.9公斤,牛、羊肉和家禽供应紧张。
1977~1984年,生猪生产发展较快,肉类禽蛋市场逐步好转。1979年,猪肉半敞
开供应,有票多买也不限量,家禽和熟肉制品敞开供应。1980年,购大于销矛盾日益
突出,猪肉销不了,农民出现卖猪难。鲜蛋敞开供应。1984年,市区居民人均消费猪
肉达到28公斤, 鸡蛋达到9.25公斤,是青岛市区消费肉、蛋最高的年份。同时期的
家禽,由于较早实行了议购议销,收购和消费也较兴旺。1985年后,生猪取消派购,
猪肉、鲜蛋放开经营,国家实行有指导的议购议销,进一步活跃了肉蛋市场。1976~
1985年,猪肉购进22.89万吨,销售19.91万吨;牛肉购进7801.75吨,销售7372.25
吨;羊肉购进2497.05吨,销售2437.4吨;家禽购进12166.6吨,销售9789.25吨;
蛋品购进76014.95吨, 销售67538.05吨。1985年,猪肉购进3.03万吨,销售2.38
万吨,较1976年分别增长52.3%和45.1%。
肉类检验 青岛解放后, 1952年市政府设立“乳肉管理所” ,归属市卫生局。
1956年撤销,肉检人员并入市食品公司屠宰场,设置兽NN生股担负生猪宰前和宰后检
验。1976年市食品公司专设生产卫生科和化验室,并在各县、区设立专职卫生单位,
全市共有卫生检疫及化验人员471人。 为了提高兽检队伍的素质,食品公司从1968年
后,先后对兽医、肉检、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培训41期其2845人次。通过卫生检疫,保
证了肉类在消费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1979~1985年,检验出病害猪19514头,占待加工生猪的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