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五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9&rec=36&run=13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五金商业开始形成。1902~1904年,德商顺和、哈利、吉利
等洋行在经营杂货的同时兼营五金商品,主要是钢铁原材料、建筑器材、五金工具、
机器配件等。1904年后,英商和记、怡和洋行和卜内门公司等也兼营大小五金。1907
~1914年,德商禅臣、礼和、瑞记、捷成、德威、大成、世昌等洋行及日商三井、三
菱洋行均兼营五金器材、机器设备等。货源主要由其本国输入,经营方式以批发为主
兼作零售。
1905年, 烟台义昌信杂货号至青投资1.6万两白银,在即墨路8号开设了义昌信
铁行,为青岛第一家大五金商店。主营圆钢、扁钢、钢板等大五金及铁丝、元钉、鞋
钉等小五金。1907~1913年,有烟台商人至青岛设立了宝盛栈、丰泰仁、镇昌利、文
兴长等五金企业。货源主要靠烟台本号办理,另外从上海、香港购进。1907年,在中
山路开设的协聚祥铁器行,是青岛第一个小五金企业,除自营部分五金商品外,还包
销德商哈利、顺和洋行的锁类、元钉、铁丝、木折尺、活页、钳子、锯条等,按销货
额提取佣金。因赚钱太少,后改为买卖关系。以上6个华商企业共计员工124人,资本
总额6万余两白银,年销售额100余万元,毛利率约为20%。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随着市内轻纺工业的勃起,五金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其中, 日商以三井、三菱为代表, 由2个激增至14个。华商企业增至18个,其中新
增大五金企业6个,资本总额24万元,员工100人,平均每户年销售新1日铁货300万公
斤,盈利5000~30000元不等。小五金企业新增6个,资本总额6.2万元,员工66人。
这期间,大五金主要由德国、日本进口。当时日本工业尚不发达,很多商品是从
欧美各国买进后,再改头换面运至青岛。经营小五金较大的批发商主要从日本和上海
进货,中等户一般从烟台、北京、青州等地进货,小户则主要从当地五金大户处购进。
批发企业除在当地销售外,已延伸到胶济铁路沿线。
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五金市场仍为外商垄断,并形成
日、英、美、德等国的竞争局面。日商五金企业48个,其中大五金31个,小五金17个。
主要经营纺织机及配件、钢铁原材料、各种机械、机器。其他外商大五金企业16个,
主要经营钢材及烟草、印刷、测量、缝纫等机械。
1934年华商五金业公会成立时,民族五金企业已有17个,1937年增至24个。这时
期,五金企业经营品种有所扩大。由于日本工业已较发达,虽然产品质量稍次于欧美,
但价格低廉,因此五金商业企业大都销售日货。对日货收购方式一种是在日本大阪、
神户等地设庄购入,一种是函购押汇,一种是由日本厂商登门订卖期货。另外还从上
海、大连等地进口国产货或从当地外商洋行订货。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 日商五金企业继续增加。1941年达155个,其中大五
金企业91个,小五金企业64个。1942年,华商五金企业计76个。日伪当局为支持侵略
战争,推行一系列经济管制政策,五金企业从日本进货的渠道断绝,经营品种受到严
格限制,商品销路也局限于市内。五金旧货被日伪当局搜刮殆尽。到1945年日本投降
时,市内五金企业除经营小五金者外,经营大五金的只剩3~4个小户。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初期, 五金企业迅速增加,1946年达115个,资本总额
6522.3万元。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由于社会经济濒于崩溃,一些五金商品定作
军用,进销困难,五金大户几乎全部歇业,小的业户也只能靠投机或兼营其他买卖维
持生存。1948年,大小五金企业只有52个。
青岛解放后,五金业取得较大发展。
经营机构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保护扶持政策,私营五金企业
又趋活跃。 1949年底,市区五金批、零企业共274个。其中,专营五金的59个。1950
年,国营中国工业器材公司青岛分公司成立,内设五金机械专业批发部。一面经营进
口和国内调拨的大宗五金机械商品,一面引导、扶持私营五金企业依法经营,管理、
调节青岛五金商品市场。1953年,工业器材分公司改组,成立中国五金机械公司青岛
分公司,设大五金、小五金和剔庄3个批发部。1954年,私营企业增至350个。其中,
专营五金的31个, 8个私营批发企业归口转业;五金批发业务自此全部由国营商业控
制。1955年,青岛五金分公司所属批发机构变更为工具仪器、水暖建筑、机械配件、
大五金4个批发部。 1956年,私营五金零售企业实现公私合营,合并为11个店,小商
贩组成合作店和小组,均归国营五金专业公司领导、管理,形成由国营商业统一经营
五金商品的局面。 国营五金专业公司机构名称和管理体制多次变动后,1985年7月定
名为青岛市五金商品批发公司。下设建筑水暖、工具、机配消防器材业务部和装潢器
材经营部、 综合经营部、沧口五金批发部、工业品贸易中心五金经营部共7个批发机
构,10个五金零售商店(其中国营3个,集体7个) ,共计员工863人,其中管理及批发
机构559人,零售店304人。
经营商品 工业器材青岛分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商品有金属材料、机器、工具和
仪器仪表4大类81个品种。 这些商品多数是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口,一部分
是组织市内私营厂家加工订货。1961年,按上级规定将钢铁材料、有色金属移交物资
局金属材料公司经营;将机械、仪器、机电产品移交物资局机电公司经营。五金公司
的经营重点转向市场必需的建筑小五金、水暖器材、机器配件、常用工具等普通五金
商品。1963年,商业部对商业系统主管的商品,按照重要程度、需要量大小和调剂范
围的不同限度,划分成三类进行管理。第一类是国务院管理的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
关系到生产建设、人民生活和对外出口的商品;第二类是商业部管理的对生产建设和
人民生产比较重要,生产集中、供应面宽或是生产分散必须保证重点供应的商品;第
三类是除一、二类商品之外的其他商品,由省、市、自治区管理。
青岛分级经营的商品包括: 建筑五金60种、水暖零件95种、常用工具221种、民
用五金17种、消防器材37种、其他商品 (包括五金杂品及交叉经营商品) 72种,共计
502种。此后,除个别品种的经营有所变动之外(如扁铁丝移工业部门自销) ,五金商
品基本稳定在5~6个大类上,品种则随着经济建设和民用需求的变化有所增减与变更。
1985年,国营五金系统经营建筑五金、水暖器材、五金工具、机械配件(包括阀门)、
消防器材、 日用五金六类商品中,共有213个品种、1208个规格。1986年,在原有品
种的基础上,新开辟装潢五金219种,电动、风动、液动工具58种。
商品购进 国营青岛五金专业公司根据中央和省公司平衡收购计划,直接在当地
收购是进货主渠道之一。1953~1986年,市五金商品批发公司商品总购进243429万元,
国内纯购进190458.9万元。 其中,地产品收购167794万元,分别占商品总购进和国
内纯购进的68.93%和88.1%。 由于青岛工业生产的发展,地产品收购逐年增加,
1953年占年总购进的30.06%, 1957年达58.4%,1960年,由于错误政策指导,猛
增至90.3%。此后有所下降,1982年恢复至74.3%。由于生产企业自销和商业企业
外采增加,地产品收购又有所下降,1986年为61.3%。
为了完成地产品收购计划,国家给予政策扶持。从事五金商品生产的企业,其原
料均由国营五金专业公司按专项向国家申请,然后调拨给生产单位。对按计划带料生
产 的五金商品,由五金专业公司统购包销。为了扶持和发展 当地五金商品的生产,
五金专业公司积极帮助工业生产单 位解决计划外原材料。1976~1986年,调拨钢材
35417吨、生铁14211吨、有色金属1511吨、废钢9158吨、煤2133吨、焦炭2838吨。在
积极提供原材料帮助的同时,还积极 帮助生产企业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1961年地产 品收购计149个品种、 939个规格。1986年已增至221种、1220个规格。
其中部优名牌产品14种,省优名牌产品23种。对这些名优产品的收购也提高了青岛五
金专业公司的经营地位。
按照商业部和省公司年度、季度分配计划调入五金商品,是五金专业公司进货的
第二条渠道。 1953~1986年, 达53024万元, 占总购进的21.78%。其他渠道进货
22611万元,占总购进的9.29%。
商品销售 遵照国家规定的购销计划,青岛五金专业公司销售主要有山东省内经
济区供应、 国内纯销售和省外调拨3条渠道。1953~1986年,青岛五金商品批发公司
商品总销售261926万元。其中,省内经济区供应132273.7万元,占50.5%;国内纯
销售83171.6万元,占31.75%;省外调拨46480.7万元,占17.75%。
青岛五金专业公司按山东省划分的经济区供应商品。1962年,在所辖经济区的高
密、诸城、莱阳、掖县还设立了业务归青岛五金站直接领导的四个五金分站。以经营
五金为主,同时兼营交电和化工商品。1963年,供应山东省 内经济区范围包括:烟
台专区的即墨、 莱阳、莱西、文登、 荣成、海阳、掖县8个县;昌潍专区的胶县、
胶南、高密、诸城、五莲、平度6个县;临沂专区的莒县、莒南、沂水、郯城、日照、
临沭6个县;青岛市的崂山县,共计21个县。 并确定了若干供销社为优先直接调给农
需五金商品的“直供社”。经济体制改革后,青岛的五金商品在对农村地区的流向上,
仍保持着21个县的范围。
市场供需青岛五金市场经历过数次大的波动。1957年市场情况最好,购销两旺,
供需正常。“大跃进”期间,盲目收购质次价高商品,造成库存积压。与此同时,由
于原材料不足,市场急需的铁丝、元钉等供不应求。1962~1964年,对库存商品进行
“三清”处理后,供需矛盾趋于缓和,市场由呆滞逐步转旺,多数五金商品供求基本
持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生产不正常,一些重要商品供不应求,市场一直
不稳定。1978年后,由于销路不畅,市五金专业公司库存又趋增多。1983年后,国民
经济经过全面整顿, 五金市场转旺。1986年,市五金商品批发公司商品总购进14060
万元,总销售15563万元,较1978年分别增长32.6%和36.5%。较1953年分别增长1
.77倍和2.8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