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础条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9&rec=23&run=13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把市区选定在青岛半岛的狭窄地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
并以市区内的太平山、青岛山、信号山一线山峦为界,南坡划为欧人区,面向青岛湾
(栈桥)和汇泉湾(第一海水浴场);山峦北部、西部至免 税的港区为华人区;东镇和
西镇是郊区。
中山路南起栈桥,北至市场三路,全长1295米。德占初期,栈桥是卸货的主要码
头。为使商品物资运输畅通,欧人生活便利,德国殖民当局由栈桥向北辟山腰建了一
条500多米的干线路, 命名为斐迭里街,是为中山路南段。以 后为了从大窑沟运砖
建筑总督府和总督官邸,又自德县路至大窑沟修筑了大马路,是为中山路北段。日本
第一次侵占青岛时,南段叫静冈町,北段叫山东町。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南北两
段合一, 称山东路。1929年5月2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此路被命名为中山路。从
地理位置上看,中山路当时正在市区中心,又是连接欧人区和华人区,贯通市区南北
的交通干线,为以后成为市级商业中心创造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