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9&rec=1&run=13

青岛地处胶州湾畔,优越的地理位置为青岛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891年建置以前,青岛已有集市商业活动和港口贸易。清政府派驻军队后,逐渐
形成市镇,商业进一步繁荣。商品主要是农副土特产品和家庭手工品,仍具有自然经
济的色彩。
1897年11月德国以武力侵占青岛后,西方列强特别是德国和日本为了掠夺中国的
财富,变青岛为它们的殖民地和在东方的商业港口城市,在向青岛倾销商品的同时,
大量输出资本,筑港口,修铁路,开洋行,建工厂,设银行,对青岛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青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897年, 青岛只有63个华商企业。1922年,增至560个。纺织、百货、五金、交
电、化工、石油等日用工业品的进口打破了过去的商品结构框架,经营日用工业品的
新兴行业大量涌现。由于出口土货的增加,农副产品如丝、草辫、禽蛋、棉花、烟草、
粮食等收购行业也有了显著发展。1897年青岛商业分为29个行业,1922年商业行业增
至71个。
商品流通量也明显增长。1901年,从国外直接进口和从中国其他沿海城市进口商
品净值366.27万两(关平银,下同) 。1913年为3347.65万两,1922年为6263.89万
两,较1901年分别增长8.14倍和16.1倍。
但是,德、日殖民当局利用掌握的行政、海关、司法等权力,大力发展外商企业,
进行垄断性、掠夺性经营,也严重阻碍了青岛民族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使青岛商业市
场具有了明显的殖民地市场特征。
日本商业企业,1914年t43个,1922年增至1153个,是华商企业的2倍。
外商洋行操纵着青岛进出口贸易。 进口洋货净值,1901年为343.02万两,1913
年为2620.79万两, 1922年为4412.22万两,分别占进口土、洋货净值的93.6%、
78.3%、70.5%,充分说明洋货在青岛商业市场中占垄断地位。1901年,外商洋行
从青岛出口土产品价值32.31万两。1913年为2569.24万两,1922年为3495.21万两,
较1901年分别增长78.5倍和107.2倍。
在销售洋货、采购土货过程中,产生了依附于外商的买办阶层和经销、代理商人。
外商凭借雄厚的资本,控制商品货源,操纵批发环节,造成青岛民族商业的依附性。
巴黎和会后,日本被迫于1922年12月交还青岛。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第
一次统治时期,青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军阀混战中局势相对平稳,至
青岛避难、经商、择业的人大量增加。地方工业有所发展,工业产品如纺织品、火柴、
面粉、啤酒、精盐、日用化学品和机器工具等为市场提供了商品货源。北洋政府、南
京 国民政府在提倡国货等社会舆论压力下,对内采取了一些 保护和鼓励商业发展
的政策措施,对外实行贸易公开,向世界各国开放,改变了德、日侵占时期由德、日
独霸的局 面。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商业的 发展又推动了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28年,青岛华商形成85个行业,2510个企业。1931年,青岛制
造工业形成18个行业,计185个工厂。全市人口40余万,较1922年增加11.1万余人。
1933年, 全市华商企业增至5514个,是 1928年的2.2倍,资本总额19090万元,年
营业额 404283.7万元。进口洋货7084.5万元,进口土货3110万元,出口土货4160
万元,青岛已成为山东乃至东部沿海地区的产地市场、集散市场和消费市场。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日伪当局为支持其侵略战争,实施战时统制经济政策。
强行吞并一些商业企业,改组商业社团组织,并通过日商控制的统制团体,限制纺织
品、五金、交电、建材、文化用品、医药、食糖等22类商品出境,严重阻碍了青岛商
品流通,扼制了商业的发展。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 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官僚资产阶级依靠国家权力进
行商业垄断,通过对一些商品的统购统销和专卖制度,控制市场,操纵物价,对一般
工商企业大肆进行盘剥。蒋介石集团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对人民解放区实施经
济封锁,陆路交通中断,物资缺乏,工厂停产,通货膨胀,青岛经济濒临崩溃。1948
年底较年初物价上涨2340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企业不堪重负,纷纷歇业或倒闭。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青岛商业发生了历
史性变化。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原解放区公营商业和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创立国营商
业。通过统一调拨物资,集中投放市场和制止金融黑市交易等措施,遏制了投机,控
制了市场和物价,安定了人民生活。1950年以后,国家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
青岛市设立了全国性专业公司分支机构和地方性市公司。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先后建立了两
级批发机构和零售机构,形成了国营商业体系。市场由波动逐渐趋向稳定和活跃。在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总方针指导下,对私营批发采取了替代
政策,对私营零售引导它们通过私私联营和建立与国营商业的批购、经销、代销关系
等形式,逐步实现由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向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1956年完成了社
会主义改造任务,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大跃进”时期,合作社商业退股归国家经营,个体商业基本被取消,公私合营
和集体商业大部分升级过渡,青岛商业经营主体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计划
经济体制下统一的商业市场,形成了几乎由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由于左倾错误
的工作指导和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市场物资缺乏,商品供应紧张。盲目地
撤并商业网点,给居民购物造成一定困难。盲目地收购工业品,也造成了商品积压损
失。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青岛商业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商业工作之若干规定》
中,调整管理权限,恢复了供销社、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开放农村集市和城市自由
市场,疏通商品流通渠道。调整对工农业产品的收购政策,采取定量和凭票、证等办
法合理供应商品, 市场状况好转。1965年,青岛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582万元,较
1957年增长27.7倍。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极左思潮影响,国家经济政策遭到破坏,商业管理体
制、企业管理制度被打乱,工业生产受干扰。青岛商业地产品收购计划完不成,外省
货源紧张,商品供不应求。但商业部门在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要、支持工农业生产方
面仍然取得一定成绩。 1976年,青岛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9823万元,较1966年增长88
.5%。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社会政治、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商
业购销趋向正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商业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在中央“调整、改革、
整顿、提高”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指导下,逐步展开了对流通
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国家支持国营工业和其他部门经办商业,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恢复城乡农
贸市场,商业经营主体结构形成多元化,打破了国营商业的一统天下。1986年,全市
商业(不包括饮食服务业)零售机构54162个。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例与1979年相比较,
全民所有制商业由10.2%下降为1.7%, 集体所有制商业由65.9%下降为12.9%,
个体商业由3.5%上升为81.9%, 供销社由20.3%下降为3.5%。各种经济成分的
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比重也发生了变化。1986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395379万元,
各种经济成分经营比重与1978年相比较, 全民所有制商业由54.5%下降为37%,集
体所有制商业(包括供销社)由45.5%上升为47:9%,个体商业由零上升为15.1%。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国家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不再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取
消统购、派购后,按照不同情况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改变工业品购销形式,开
展议购议销、代批代销和联营联销,打破了批发环节封闭式 的固定供应区域、供应
对象、倒扣作价率的旧模式。
改革商业管理体制。商业主管部门自1985年开始简政放权,逐步实行政企分开,
使企业自主经营。
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职工实行优化劳动组合;改革奖
金分配制度,使奖金与经济效益挂钩,增强了企业活力。
部分商业企业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发展。
改革使流通领域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少环节”
的新格局。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长期以来凭票、证供应商品的状况已
成为历史,市场呈现出稳定、繁荣的景象。1986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较1949年
增长27.6倍。国 (营) 合(作) 商业商品纯购进351833万元,纯销售304112万元,较
1952年分别增长7.2倍和9倍。
商业的发展为人民的生活需要提供了保障,也为青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
献。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青岛市商品流通量逐年增长,市场不断扩大。国营
商业作为流通领域中的中坚力量,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的购销
政策,在主要消费品货源长期比较紧缺的情况下,采取种种措施,合理安排市场供应,
保证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
青岛商业积极扶持地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大力收购地产品的同时,努力帮助
工业企业解决资金、原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困难;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帮助生产企业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1953~1986年,青岛市商业系统百货、五金、交电、
化工、 烟酒糖类地产工业品收购总额达152.29亿元,推动了青岛地方工业的发展,
增强了青岛商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辐射力,也提高了青岛的知名度。
1949~1986年, 青岛市商业系统共创利润201934.1万元。1956~1986年,实现
税金33718万元。利税合计235652.1万元。其中,1986年利税13079.5万元,较1956
年增长28.4倍。
与此同时,商业部门自身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1986年,市区商业机构(不包括饮食、服务业) 9831个,从业人员54311人。平均
每百户居民拥有2.68个商业机构,每百名居民有4.27个商业人员为其服务,较1957
年只有2.57个商业人员有了较大改善。青岛市区商业系统1986年固定资产原值27847
万元,较1956年增长231.3倍。企业营业面积17.52万平方米,普通仓库18.45万平
方米,冷藏库3.23万吨,各类载重汽车353辆。
商业工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由分散、落后的手工操作,发展为机械化生产,
从生产规模到加工水平都有了显著进步。1986年,全市共有商办工厂53个,固定资产
原值1.18亿元,年产值3.3亿元。加工的产品计10多个门类700余个品种。其中16种
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称号。青岛市民所需肉食、禽蛋、糖果、糕点、冷食、酱腌
菜、调味品等,主要由商办工业企业生产加工。1978~1986年,青岛市商业系统商办
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1.27亿元。其中,1986年产值13228万元,较1978年增长69%。
青岛商业近百年的发展成就及其作用,确立了商品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青岛商业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前途将更加光明,
对青岛乃至山东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