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淡水养鱼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8&rec=70&run=13

1958~1959年,青岛淡水养殖业初步兴起,以水库为主要水域。1959年放养水面
6200亩, 投放鱼苗980尾,成鱼收获量达62吨,首开青岛淡水养殖业纪录。是年,崂
山郊区、 胶南县建成鱼种场,其他县建鱼种池,共255亩,卵化培育鲤鱼苗种,并培
育中南鱼苗种270万尾,养殖面积迅速发展。崂山郊区上臧水库创养鱼、喂猪、养鸭、
种菜四结合养鱼经验。 胶南大哨头、王家楼湾塘养鱼,亩产100斤以上。1959年,青
岛市水产局女姑口养鱼试验场建立, 养鱼池水面12.62亩,以养鱼为主,品种有青、
草、鲢、鲫、鲤、泥鳅等,并总结经验,指导群众淡水养鱼。1959~1960年,青岛市
组成188人的养殖专业队,建养鱼池1500多亩。从武汉、芜湖购运中南鱼苗1.1亿尾,
因运途管理不善,投放前成活率仅20%。1960年水库养殖面积达1万多亩,湾塘养鱼水
面1000亩,但因缺乏技术经验,管理不善,大量苗种损失,成鱼捕获量仅40吨,淡水
养鱼生产较长时间未得开展。
1961~1962年, 青岛自来水公司和青岛水产局先后在崂山水库投放花白鲢鱼苗
130万尾。1963年4月,青岛市水产局成立崂山水库养鱼试验队,备有船网,探索水库
捕鱼技术,因库底不平,捕鱼困难,养鱼试验队遂于翌年10月撤销。1973年以后,淡
水养鱼再度提倡。1975~1977年,崂山县养殖水面在1000亩以上,年产量为20~50吨,
以中南鱼、鲤鱼为主。1978年即墨县移风店、七级和胶南县大场3处淡水养殖水面164
亩,平均亩产100公斤以上,成为养鱼“跨纲要”单位。
1977年,提倡改造水域和培育大规格鱼苗,改善养鱼条件。1979年青岛市改造小
型水库水面3万亩,以坑塘作为高产养鱼重点水域。投放各种鱼苗886万尾,淡水养鱼
已成规模。 但因连年干旱,许多湾塘干涸,水库水位下降,1982年放养面积减为2.9
万亩,产量仅77吨,比前一年降低。这期间胶南、胶县实行责任承包,湾塘养鱼专业
户改造旧塘增建新塘,打井抽水养鱼,出现养鱼致富的典型,对淡水养鱼业极有推动。
到1984年青岛市淡水养殖面积达8.8万亩,年产量667吨,水域利用率达到50%左右。
1980年起,大、中型水库由水利部门实行养鱼、灌溉统一经营管理。渔业设施逐
步加强。拥有养鱼生产船607只(机帆船10只),专业人员120人。1987年大、中型水
库养殖鱼类产量达500吨以上。 是年建鱼种池500多亩, 鱼种网箱6亩, 年培育苗种
5000万尾。1983年以后,淡水养殖普遍实行专业户承包经营形式,由县、乡、村逐级
将水面确权发证,规定承包期和上交承包额等项。1984年莱西邴启令承包21亩鱼塘,
改善养鱼条件, 鱼塘平均亩产350公斤,收入1.4万元。是年,对莱西、平度、胶县8
个淡水养殖专业户高产典型进行表扬。这些典型专业户多系通过改造鱼塘,精心管理,
创年收入万元以上。1985年,各县对乡镇淡水养殖水域划界确权已经完成,养殖面积
达11.04万亩,占总养鱼水面的60%,产量976吨,分别比1984年增长46%和30%。是年,
1276户淡水养鱼专业户, 承包水面19024亩;联合体1417个,由4153户组成,承包水
面66232亩。放养水面有80%实行责任承包。淡水养殖提倡投放以杂食性鱼种为主,搭
配其他鱼种精养高产。 莱西、胶县、平度有3150亩,平均亩产150公斤以上,小水面
高产塘亩产达1159公斤。1982年,莱西县建成商品鱼基地1258亩,1983年以后,莱西
县有22处乡镇建商品鱼基地2548亩,总投资117万元,省水产局拨给周转金51万元。
1983年5月, 山东省水产局与潍坊市水产局签订淡水商品鱼基地合同,上交省商
品鱼4万公斤, 周转金4万元。因区划变动,遂于同年转为青岛市执行。1984年5月,
青岛市水产局与莱西县水产局,平度县水利局分别签订《小水面养鱼开发生产协议书》
要求1986年亩产商品鱼25公斤以上。1985年,两县建商品鱼基地2900亩,产鱼239吨,
交售鱼货2吨。同年,商品鱼基地增至1.06万亩,累计生产商品鱼875吨。春放中南鱼
种555万尾,存塘鱼种957万尾,各类水库放养面积达88166亩,坑塘养鱼发展到27054
亩,水域利用率分别为67%和54%,养殖面积比上一年增加近30%。淡水养殖产量945吨,
比1984年增长50%。唯水域单产甚低,池塘亩产23.5公斤,水库亩产仅3.5公斤。
1986年, 青岛市淡水鱼种培育点发展到117处,鱼种池3400亩,生产鱼苗7965万
尾,培育鱼种2295万尾,3寸以上大规格鱼种占30%。莱西、平度两县大规格鱼种已占
60%。 投放大规格鱼种,成为增产的重要措施。1986~1987年,淡水养殖水域使用权
大部落实,生产责任制趋于完善,养鱼专业户增至5600多个,淡水养殖呈发展趋势。
集中力量扩大高产水域,新挖鱼池和改造旧塘5225亩,扩大养殖新品种,增加罗非鱼、
革胡子鲶、 红鲤等杂食性优质鱼类。鱼种改春放为秋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坑塘3
寸以上,水库4寸以上。缩短养鱼周期,长期沿用的“一年苗、二年种、三年长成鱼”
的成规开始改变。 1986年,实际放养面积达12万亩,总产量1923吨,产值447万元,
比1985年增长97%。1987年,约有2000个村7000农户参与养鱼生产,水库养鱼8.6万亩,
坑塘养鱼3.7万亩, 总产量达3200吨, 产值1500万元,水库亩产7.5公斤,坑塘亩产
63.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