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机动船捕捞海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8&rec=35&run=13

拖网、围网 30年代初开始,青岛渔轮以海州湾至石岛外海渔场为主,以后向南
延伸至大沙渔场,向北延至渤海湾渔场。
50年代前期,渔轮秋冬季主要在大沙、石岛东南渔场,春夏季以渤海湾、大沽口、
莱州湾、利津外海、大清河渔场为主。各渔场捕获的主要鱼类大致相同,均以黄花鱼、
比目鱼、对虾为大宗,石岛外海鳕鱼和渤海湾带鱼、白姑鱼占有较大比例。国营渔轮
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两个汛期以烟台、 威海渔场为主,5~6月份进渤海湾,冬
季主要在石岛外海和大沙渔场。大部分渔轮伏季停止作业。这个时期拖网渔轮平均对
船年产量400~800吨。水产公司,1954~1955年捕鱼的主要渔场是大沙,两年内共捕
鱼10480吨。 1956年,则主要在石岛、俚岛、烟台、连云港、渤海湾一带捕鱼,年内
共捕鱼20052吨。 是年,因南朝鲜渔船与中国渔轮在海上发生摩擦,青岛水产公司未
派渔轮去大沙渔场作业。1963年,青岛市水产捕捞公司渔轮,春季在烟威渔场、石岛
渔场捕带鱼、黄花鱼、比目鱼,秋季多在渤海湾捕虾。1964年开始,南下的拖网量增
大。
60年代后期, 国营大马力渔轮作业渔场推进到东海100米等深线水域,包括闽、
浙外渔场,捕获鱼类以马面★、鲐鱼、鲅鱼、带鱼、大黄鱼、鱿鱼为主。每年1~2月
份,大部分渔轮和机帆船在石岛东南和连青石渔场捕乌仔、杂鱼;4~5月份在大沙渔
场捕黄花鱼、 大黄鱼;6~9月份在大沙、连青石渔场捕带鱼;9~12月在渤海湾捕对
虾。70年代中期以后,因鱼类资源变化和渔轮生产能力增强,渔场、渔期时有变动。
大型渔轮1~3月间在大沙、沙外渔场以捕梅童、中、小花鱼为主,石岛以东渔场以捕
青鱼为主, 舟山、舟外渔场主捕带、鳗、鳓、鲳鱼。1974年2月中旬正式开始马面★
生产, “青渔406”为第一对南下鱼山、温台作业船,主捕马面★,兼捕大眼鲷,第
一航次6天获6000箱,初战告捷;3~5月在鱼山渔场以捕带、花、鲳、鳓、鳗鱼为主,
以后转舟山、长江口渔场捕带鱼,兼捕鲳、鳓、黄花、大黄、鳗、★鱼等,伏秋汛由
南向北, 大沙渔场以外捕带鱼为主,兼捕黄花鱼、大黄鱼、鲳鱼、鳓鱼等,8月份部
分船渐次转连青石渔场捕带鱼。1976年以后,带鱼资源衰退。8~9月份大沙、长江口
外海渔场马面★、鳗鱼、黄花鱼、杂鱼成为主要资源;10~11月以长江口、海礁渔场
为主,兼及温台渔场,主捕带鱼、马面★、大小黄鱼、油扣鱼、梅童、底杂鱼。小型
渔轮,冬季以连青石渔场捕乌仔、鲆、鲽、鲶鱼为主;2月中旬以后,转向石岛渔场,
以捕高眼鲽、鳕、青鱼为主;5~6月份再返连青石渔场捕鲆、鲽、乌仔、鲶鱼、油扣、
花鱼、黄姑、带鱼等,此一时期烟威渔场以捕小高眼、小花鱼、小白姑、鲶杂鱼为多;
7~9月份以连青石、石岛东南渔场为主,为10~11月份进渤海湾捕虾以前的过渡渔场;
12月份进大沙渔场捕中、小花鱼、油扣等。
群众渔业机动拖网船主要在吕泗渔场、海州湾渔场和青岛近海渔场,以捕黄鲫、
鲆、 鲽类底杂鱼和乌贼为大宗。春汛4~7月,秋汛9月、12月。较大渔船到长江口以
东、济州岛以南渔场捕鲆、鲽类底杂鱼,渔期为12~3月;烟威渔场捕鹰爪虾,4月上
旬至5月初为旺汛;海州湾和青岛近海渔场梭子蟹资源,1980年以后形成生产规模,5
~10月资源甚好, 以6月最盛;青岛近海渔场捕对虾,自8月下旬至11月上旬,以9月
初为旺;渤海湾9月中旬至11月上旬,以9月中旬资源最盛。80年代初,秋汛60多对拖
网船捕虾,对船一般年产量20~30吨。
60年代后期开始,连青石渔场为青岛机帆船拖网的主要渔场,渔获物以小黄鱼、
带鱼、 黄杂、鳕、黄鲫、白姑鱼为主。青岛海洋渔业公司400马力以上渔轮到东海外
各渔场捕马面★、鲅鱼、带鱼和大黄鱼、小黄鱼、大眼鲷等。70年代初期,灯光围网
船到江外、舟外、鱼外等渔场诱捕鲅鱼、鲐鱼。
围网作业,4月份南下鱼山渔场围捕鲐鱼;大沙、沙外渔场以5月上旬为捕鲐鱼旺
汛,6月中旬以后转至连青石、石岛渔场;秋汛9月上旬开始,在大沙渔场、济州岛以
西和东海外海渔场作业,以捕马面★、大黄鱼为主;10月份由大沙渔场逐渐向东南延
伸至沙外渔场,追捕向济州岛渔场越冬洄游的鱼群,11月以后转到江外、舟外渔场捕
大黄鱼。
流网 流网有鲅鱼、鲐鱼、鲳鱼、对虾、黄姑鱼、沙丁鱼、青鳞鱼流网等近10种,
其作业渔场自南而北为长江口、吕泗、海州湾、青岛近海、石岛、渤海湾等渔场。
鲅鱼流网 30年代后期,青岛有少数大型帆船到海州湾、吕泗海域探索流网渔场,
因海上不宁, 生产力低下,能远航者极少。1957年春汛,青岛水政1号机帆船率先赴
吕泗渔场放流网,捕捞鲅鱼、鳓鱼产量甚佳。60年代初,机帆船增加,尼龙流网发展,
吕泗渐次成为青岛流网作业的主要渔场,旺汛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鳓鱼旺产期可延
至7月上旬。 60年代前期,连云港东南渔场为流网的好渔场,4月下旬至7月上旬,以
捕鳓鱼为主, 鲅鱼次之。60年代后期,机帆船流网9~10月间作业以烟威、石岛、渤
海湾为主要渔场。70年代初,青岛流网船春汛到长江口外海渔场作业,收浏河港,青
岛市水产局设浏河港工作组办理流网生产业务。
鲳鱼流网 青岛在80年代初为适应资源变化而兴起,主要渔场有长江口、吕泗、
海州湾和渤海湾, 渔期较鲅鱼流网为早,自4月上旬开始至8月初结束。1981年4月上
旬开始从长江口外海渔场试捕。鲳鱼资源分布面广及长江口至海州湾11个试捕点,产
量稳定,浅水沙槽水域偶有过万斤的大网头,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网产1000斤者为
多。4月初至5月上旬在吕泗渔场截捕过路鲳鱼,单船产量在万斤以上,占春汛产量的
40%以上;5月中旬以后,转至海州湾渔场,旺汛期延至6月初,产量相当于吕泗渔场;
6月下旬逐渐向北转移至青岛近海渔场,渔期持续到8月初,这期间使用大目(4.4寸)
流网捕获灰鲳个体有70%在1市斤以上。渤海湾渔场,5月中旬至7月上旬期间,在黄河
口北、 海河口以东和辽河口外海域, 鲳鱼资源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初,网产平均在
500~600斤, 1983年比海州湾同期生产水平高30%。1985年春汛初,远达花鸟山外海
作业的船,鲳鱼产量亦甚可观。
对虾流网 自60年代后期兴起,以捕捞对虾为主。主要渔场是海州湾,青岛近海
和渤海湾、海州湾为春汛作业渔场。渔期4月下旬至7月初,以对虾、黄姑鱼、鲅鱼、
沙梭鱼为主。70年代中期以后,秋汛赴渤海湾捕对虾,以止锚湾、秦皇岛外海为主要
渔场, 以大型机帆船用锚流网取代底拖网捕虾而跻身于渤海湾主要捕虾渔场。渔期9
月中旬至11月上旬。 青岛辖区锚流网船进入渤海湾的捕虾船,1980年439艘,捕虾量
810吨, 占渤海湾对虾总产量的2.65%。 1985年615艘, 捕虾量1567吨,占总产量的
9.21%, 呈逐渐增多趋势。胶州湾及青岛近海渔场锚流网捕虾形成生产规模始于1984
年, 对虾放流增殖以后,到1985年增至1000多艘船。胶州湾、丁字湾旺汛期从8月下
旬开捕至9月上旬, 以后转至湾外,形成青岛近海捕虾渔场。渔期延至11月上旬,旺
汛在9月上半月。1985年在青岛近海捕虾1140吨,84%为锚流网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