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帆船捕捞海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8&rec=34&run=13

帆船作业,以青岛近海和海州湾渔场为主。20世纪20年代以前,胶澳渔区内湾以
阴岛为基地,外海以沙子口为汇集点。胶州湾内渔期分春秋两季,春汛4月中旬至6月
中旬, 以投网为主;秋汛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曳网为主。外海渔区以沙子口、姜
哥庄为中心,东越八仙墩而达千里岩,南抵搭连岛、灵山岛。近则沿岸,远则相距六
七十海里,大船追捕鱼群可达海州湾。渔期分为两期,春汛自2月下旬至6月下旬,秋
汛10月中旬至翌年1月末,春多用网,秋多用钩。
30年代后期,近海主要渔场有董家口渔场,春汛渔船上千只,以捕带鱼为主,临
时鱼行六七十家,渔产万吨以上;灵山岛渔场,春汛渔船常有三四百只,渔民沿岸搭
棚寄居。以捕带鱼为大宗,鲅、鲐鱼次之,鳓鱼亦不少;竹岔岛渔场与灵山岛渔场的
渔产相似;沙子口外海,旺汛期有流网、钓钩、挂子网作业,上千只渔船,以产鲅鱼、
鲐鱼、鳓鱼、带鱼、虾类为主,产量多于其他渔场。胶州湾沿岸渔业按渔民聚居点形
成作业场所,沙岭庄后湾、女姑山湾、阴岛沿岸自然形成渔业港湾,临近海域即为渔
场。阴岛区有圆网渔船,春季到海阳、乳山外海捕带鱼,初以大竹岛为基地,其后在
大埠圈、小学友港口作业,延续到60年代初。一年四季渔期可分为“小海市”(惊蛰
至谷雨)、“大海市”(谷雨至夏至)、“伏秋汛”(夏至至寒露)、“冬汛”(霜
降至冬至) 。春汛黄花鱼,董家口渔场以5月最旺,青岛至即墨沿海稍迟;带鱼,海
州湾至青岛近海5~6月为多, 即墨、海阳沿海稍迟;鳓鱼,青岛、即墨以5月为旺;
鲅鱼、鲐鱼,青岛、即墨沿海以6~7月为旺,比北部渔场的汛期短;鲷鱼、牙鲆、鲽
鱼,青岛近海汛期为5~7月。
建国后,帆船渔业的生产设备逐渐增强。50年代初,小型帆船渔场渐次改变。其
中流网由大公岛延伸至石岛外海,大圆网以石臼所、乳山、海阳为主,钓钩仍以潮连
岛为较远渔场,崂山小流网船、钓钩船以连云港墟沟为作业基地,一直延续到70年代;
流刺网渔场自50年代后期逐步南移,从海州湾、西连岛进至五道沙、吕泗洋,成为青
岛流网春汛(4~7月)的主要渔场,钓钩作业仍以海州湾渔场为主。青岛近海帆船渔
业,在50年代以后,“小海市”和“秋冬汛”渔场在董家口外,斋堂岛以西至沐官岛
一带,水深20米左右海域木叶鲽等底栖杂鱼资源较多,适于冬季捕捞;千里岩东南、
长门岩至潮连岛渔场,水深25~47米海域,水温6~7℃,红娘鱼、高眼鲽、鳕鱼等资
源较好,适于钓钩作业;灵山岛渔场,距岛30~40海里,水深25米水域,鲶鱼、老板
鱼、光鱼、花点鲆、鲽鱼等较多;向东到达石岛东南,向南到尖平山至奶奶山附近,
水深12米左右,多产红头、沙丁、小白鱼等。自70年代中期开始,小动力船渐次取代
帆船,仍以以上渔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