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8&rec=1&run=13

青岛近海,水域广阔,宜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育。青岛外海渔场为黄海南部
主要渔场之一,是鱼类越冬洄游产卵的主要海域。
青岛渔业历史悠久。从胶州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5000年前的黑鲷、梭鱼、
鳓鱼和蓝点鲅4种鱼的鳞骨证明, 那时青岛一带居民就喜食鱼类,且有一定的捕鱼技
能。春秋时期兴渔盐之利,渔业得以发展,渔船渔具和捕捞方法已有相当水平。秦汉
以后的漫长岁月,青岛沿海渔业发展较为缓慢。明清时期,青岛沿海自北而南,渔航
两业逐渐发展,金家口、女姑口已是泊船集中港湾,颜武岛、沙子口湾为筏网集聚之
所。至晚清时,青岛村已成为渔船集中的港口,村内居民多业渔;会前村居民也以捕
鱼为生。
德国侵占青岛后,因城区产业结构变化,市区居民改从他业者渐多。青岛沿海土
地瘠薄,大部分居民以渔业为主,形成沙子口、阴岛(今红岛)、董家口等渔业区,
船网渔具有所改良,渔业发展较快。渔船登记、征税收捐等关、卡逐步建立。清光绪
二十五年(1899年),设胶海关,沙子口等港设分卡,征收船税,办理渔船进出港登
记等事项。
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以后,为谋求渔业之垄断地位,侵入青岛近海和胶州湾的
渔轮达100艘, 大肆掠捕真鲷、黄花鱼等资源,进而在青岛开设水产组合,使青岛渔
业经济大部分为日本人控制。同时,也成为日本在华北实行渔业经济侵略的基地。此
时,青岛民间渔业的传统封闭式生产方式仍未改变,渔业技术也依然处于落后状态,
生产难以发展。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以后,山东渔业警察厅在青岛、金口设分署,负责
办理护渔、管理渔业资源和设置航标等事项。1925年青岛设渔航分局,征收渔船捐税、
检查费等。 1929年7月,渔民曾因反抗苛捐杂税,将渔航局捣毁。此年以后,青岛市
社会局管理渔业行政事务。1932年10月,冀鲁区海洋渔业管理局在青岛成立,置巡逻
舰艇2艘, 负责海上护渔。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五六年间,青岛渔业经济虽未完全
消除外国势力的控制,但因军政当局采取制止日本侵渔的具体措施,抵御外侮的力量
增强,青岛渔业曾被认为“有一线曙光”。青岛渔业商界成立股份公司、鱼市场,在
渔港交易中与日商水产组合抗争,鱼行、鱼商在水产品交易中的地位日显重要。私人
资本购买发动机渔轮,以求改良渔业技术,青岛港私营渔轮增至80艘,居山东之首。
民间帆船渔业增大船网工具, 水产品年产量上升至六七千吨,比1928年前增2倍,运
销上海、厦门、汕头、香港的鱼货,每年达万吨。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青岛渔业经济完全陷于日本侵略势力范围。日本在青
岛设有水产统制机构多处,日本渔轮常年横行于青岛近海的南北渔场,年掠夺量超过
2万吨, 还有大量海带等海产品从日本输入青岛倾销。海上屡有匪寇为患,渔民视出
海生产为畏途,生产下降。这期间,青岛渔业归于伪社会局经济科管辖,而渔业经济
则长期由日本人经营的“青岛水产统制组合”操纵。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时期,青岛市政当局不仅没有发展渔业的实际措施,
而且还对民船海上生产实行封锁禁运。数年间,渔业生产力未有明显恢复。私营渔轮
虽然一度复苏, 但因通货膨胀,海上生产困难,到1948年末,仍有2/3的渔轮停业或
转港。官商合办的水产公司也因亏损甚巨而陷入困境。此时,水产行政事务由青岛市
社会局管辖,青岛市鱼行业同业公会与青岛市渔会受市政当局指派,办理渔船登记、
发放船证,协助渔村成立合作社等项事务。1947年,虽成立过鲁青渔业复兴委员会,
但却有名无实。青岛渔港交易萧条,秩序混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岛水产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
路。
建国初,青岛市人民政府实行渔业贷款扶持,优待渔业用盐,尽快恢复渔业生产,
保障渔民生活。到1952年,青岛辖区群众渔业生产力,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渔捞产
量已达7000多吨, 比1949年增加1倍。1950年私营渔轮出海30艘,生产趋于正常,随
后实行联营,经营状况好转。国营山东水产公司(现青岛海洋渔业公司)于1950年建
立,到1952年渔轮增至60多艘,7500马力,为公司建立时的10倍,国营渔轮业在青岛
奠定基础。1954年,青岛渔港水产品交易量达3万吨,比1950年增加1倍。渔港管理委
员会组织鱼商、鱼贩联购联销,保证水产品流通,外销量增大。国营水产商业力量逐
步壮大,鱼商的剥削行为受到打击,鱼价稳定,水产品市场秩序迅速好转。青岛渔港
的贸易中心作用重新得到发挥。在机构设置和管理上,水产行政业务由青岛市建设局
主管。 1950年春,建设局设渔业科,崂山郊区办事处设水产科。是年8月开始,青岛
工商管理局主管水产行政,由青岛鱼市场代行部分水产行政事务。1953年11月,组建
青岛市人民政府水产管理处。 1954年3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水产管理处”成立。是
年春, 成立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1956年6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水产管理处改为青
岛市水产管理局,负责安排渔业生产规划,整顿巩固渔业生产合作社。对国营水产企
业实施产、运、销计划平衡,加强水产行业对私营企业的改造和水产品市场管理,审
批渔业经营权,负责渔船管理工作,并协助管理中央和省驻青水产企业的行政事务。
渔民经过互助合作和国家经济扶持,渔业生产力增强。到1957年,船网、劳动力均有
较大幅度增长,群众渔业产量达1.25万吨,比1952年增78.57%。
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渔民开始试用机动船,“丢掉橹把子”的梦想逐渐成为现
实。渔民捕捞作业海域由东部转向南部,扩大到吕泗渔场,世代沿袭的传统作业方式
逐步改变。60年代初,经过调整、稳定渔业体制,群众渔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国营
渔轮开始向舟山外海渔场探索,扩大生产领域。私营渔轮业在实行公私合营后,已并
入国营渔业公司统一经营,省属青岛海洋渔业公司综合经营海洋捕捞、渔轮修造和水
产品加工,水产联合企业已成规模。60年代中期,青岛市水产捕捞公司渔轮增至60多
艘, 年捕捞水产品达1万吨,市属国营水产捕捞企业已有初步基础,与省属渔业公司
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个时期,青岛国营水产供销企业力量加强,鱼商、鱼贩已组
成公私合营,水产购销业务也实行统一经营,但因渔场外移,渔船收港量减少,水产
品市场供应一度出现紧张。与此同时,海带养殖在水产事业中也占有一定位置,渔业
生产单一捕捞的历史逐步改变。1965年至1966年上半年,青岛群众渔业机动船增多,
形成“春流秋拖”的基本作业方式,机动船生产已处于主要地位。这期间,机构也有
一些变化。1958年1月,青岛市水产管理局机构调整。是年末,即墨、胶县、胶南3县
划归青岛市,渔业比重增加,青岛市水产管理局行政编制也有所增加。市内沧口、四
方、市南、台西,由区政府有关部门兼管渔业,水产行政事务多由市水产局直接办理。
是年12月, 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改建为青岛市水产研究所。1959年2月,青岛市水
产管理局改称青岛市水产局。 是年4月,成立青岛市渔业生产指挥部,由市水产、商
业、海运、交通、粮食等部门和驻青海军负责人组成。统一组织指挥群众渔业生产,
发布渔情预报,直辖市渔港码头管理,水产品运销和渔需物资供应等事项。1960年,
青岛市水产委员会和青岛市水产局政治部,机构编制均有所增加。
“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岛市水产局机关受到冲击,职能部门大部分正常工作被
迫中断。 1967年3月,青岛市渔业生产指挥部,吸收昌潍地区水产负责人员参加。是
年3月, 青岛市水产局成立革命委员会,4月成立生产指挥部。5月26日,中国人民解
放军“支工”代表进驻青岛市水产局及所属单位,参加市水产局及所属各单位革命委
员会领导工作。 1968年6月,成立青岛市水产局领导小组。此时“工人宣传队”进驻
局机关及下属企业,原机关工作人员多数下放劳动,行政管理工作基本停止。1970年
2月,青岛市水产局革命委员会机构调整,局机关设办事组、生产组。1971年4月,成
立青岛地区渔业指挥部,吸收昌潍、惠民等地有关水产单位负责人参加。1972年11月,
青岛市水产局设政治部和生产指挥部。 1973年4月,按省、市革命委员会指示,青岛
市水产局生产指挥部及所属各单位生产指挥部撤销, 重新组建行政职能科室。9月27
日, 进驻青岛市水产系统的军代表全部撤出。1975年7月,青岛市水产局与青岛海洋
渔业公司机构合并,统一成立青岛市水产局革命委员会。合并后,仍保留青岛海洋渔
业公司名称,原经济核算体制不变,对外挂两块牌子,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这期间,渔业生产尽管受到很大的干扰,但在某些方面却有着较大发展。70年代初期,
借南部渔场的有利条件, 以青岛港为作业基地的流刺网船增多,收港卸鱼量达4万吨
以上, 最多达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到70年代中期,其他渔业码头和供销设施逐
步完善,收青岛港卸鱼的船只渐少。1975年以后,青岛海洋渔业公司增加大型渔轮,
舟山外海、温州外海渐次成为主要渔场。县、区渔业机动船生产也有较快发展,但渔
捞产量却并未随船网增加而相应增长,青岛水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的水产业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79年,青岛市
所辖渔区范围虽然与1959年相同, 社队渔业劳动人数也均为2.7万人左右,但渔业机
动船却增至1471只,并主要使用机动船作业,帆船作业已处于从属地位。水产养殖业
趋向发展,海带养殖曾达3万亩,产量2万吨。时逢对虾养殖兴起,且迅速发展。青岛
海洋渔业公司渔轮生产以闽东、对马海峡为主要渔场,并向钓鱼岛渔场发展。青岛海
藻化工生产也发展迅速,70年代后期的胶、醇、碘生产能力分别为2400吨、1000吨和
50吨, 比70年代初增加70%,在全国、全省居首位,成为青岛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80年代初,原“三级所有”的渔业经济体制,由联合经营、专业经营和个体经营
等生产方式所代替,渔民购船、增网势头极高,五年内,小机动渔船增加2400只,比
改革开放前的总数还要多。木帆船增至4300只,达到历史最高船数,再度成为近海捕
捞渔业的重要力量。为适应生产,保护渔业资源,加强了“拖改流”措施,群众渔业
形成以流刺网为主的作业方式。 1986年捕捞产量达7.7万吨, 比1980年增1倍以上。
1984年,山东远洋渔业公司在青岛成立,开始对阿拉斯加、毛里求斯、冈比亚海域进
行探索,渔轮远征西非海域,并取得捕鱼成果;青岛市远洋捕捞船队的建立,使海上
捕捞开拓了新领域。根据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机构也有了相应的变化。1978年12月,
青岛市水产局与青岛海洋渔业公司机构分设,组建了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水产局,局机
关行政编制85人。1980年1月,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水产局改称青岛市水产局。1982年7
月,青岛市渔港管理服务站成立。1984年水产局机关行政编制50人,事业编制20人。
1985年10月,局机关调整后,设办公室和渔业、渔政、养殖、科技、计财、企业、劳
工、组织、宣传、保卫10个科。恢复渔业技术推广站,编制13人。另有物资站、渔港
管理站等事业单位。在此期间,崂山、胶南、胶县、即墨、黄岛等县区,也先后恢复
或成立水产局。莱西县水产综合公司、平度县水产服务公司,则兼管水产行政事务。
随着贯彻执行“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青岛水产业“重捕轻养”的观念
开始改变。到1987年,青岛对虾养殖出现高峰阶段,沿海港湾养殖水面达11.7万亩,
产量7200吨, 产值1亿元,已成为青岛渔业经济的大项和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70年
代后期至80年代初,青岛所辖县、区渔业基地设施逐步完善,形成各自的鱼货集散重
点港口。国营水产商业利用自身优势,增强竞争能力,水产供销、加工、冷藏设施与
渔业生产基本适应。水产市场活跃,供需矛盾开始缓解。1979~1985年,青岛市出口
对虾7460吨, 创汇达1.15亿美元,在青岛对外贸易额中属大项。海藻化工产品5年出
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占全国同行业之首。
改革开放后的数年间,青岛水产业收到显著成效,捕捞、养殖、加工开始向渔工
商一体化方向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超过历史最好时期的增长速度。青岛水产业不仅发
展前景广阔,而且一定能够尽快地在经营规模、生产效益和增长速度方面,与全市国
民经济发展所处的沿海经济优势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