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即墨西北洼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7&rec=87&run=13

即墨西北洼位于即墨县城西北部流浩河、桃源河流域,北与姜山洼毗邻,西与胶
州北洼相连,主要分布在段泊岚、营上、太祉庄、移风店、长直、七级、普东、南泉、
蓝村9处乡镇, 以及崂山县自赵家堰至山角底桃源河沿岸。洼地总面积42万亩,其中
流浩河流域有洼地24万亩,是洼地中心;其次是桃源河流域有洼地18万亩,其中即墨
县12万亩,崂山县6万亩。
灾情 洼区土壤多为黑粘土,透水性差,持水性大,湿涨干缩突出,素有“干了
硬、湿了泞,被风一吹就裂缝,犁具一耕就撅腚”之说。汛期雨量集中,加之河道失
修、水系紊乱,排水能力低。且受大沽河洪水顶托,导致洼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
无雨也灾。建国前,蓝村镇的王家屋子、桥西头等“濠沟”(今桃源河)一带,“每
到雨季,沟洫所盈,泉源所溢,因无河流,东西横亘十余里,巨浸汪洋,待翌年春,
始能消出地面”(清同治版《即墨县志》)。流浩河北岸、女儿村一带及桃源河东岸,
每逢汛期积水平均0.6~0.7米, 最深1.3米。不仅蔓生、矮秸作物不能种,即是高秸
作物也是十年九不收。洼区有“种上瞎半升,不种收半升”之说,绝产现象不足为奇。
洼区人民贫困不堪,民谣为证:“西北洼,真荒凉,黑土湖,蟹子汪,蝼蛄窝,茅草
荒,苞米不结棒,高梁一杆枪……。”
河道治理 流浩河、桃源河既是大沽河支流,又是洼区的骨干排水河道。因此,
治理该两河成为根治洼区涝灾的关键。1948年春,中共即墨县委组织民工在流浩河以
北,七级、太扯庄一带挖沟排涝,疏浚流浩河,新开挖麦七河,减轻了17.2万亩农田
的灾情。 建国后又曾多次治理,主要是1975年、1976年汛期治理,共调集9处人民公
社2万余人, 国家投资120.96万元,统筹治理了干流及主要支流,使流域内24万亩洼
地基本上解除了涝灾。桃源河建国前有过几次小整修,收效甚微。建国后虽经多次治
理仍未根治。到1986年,“引黄济青”工程在原河道的赵家堰一带建棘洪滩水库,桃
源河改道才基本上解除了水患。
洼地治理 明清两代曾分别采用挖沟弃土围堰和抬高地面,降低水位,在高处种
植作物以及挖成巨渠以会众流等措施治理洼地。
1949~1956年,坚持“固堤防治,排除内涝”方针,以疏河筑堤为主,同时挖排
水沟34条,疏通旧沟85条,总长80公里,并在桃源河流域试办台田工程。1957年,组
织县、区、乡、村干部100余人分2批到昌潍专区参观学习沟洫畦田工程,并以段泊岚
为基点,经一冬春完成16万亩洼改任务。在段泊岚采取了治洼与治坡相结合的措施,
首先在丘陵坡地完成大地畦田200亩, 沟连塘12个,大截沟11条,控制客水入侵,然
后在洼地进行开挖沟洫治理, 每180~200亩为一方,沟洫断面一般4.5~10平方米,
深2~2.5米, 每隔100米留2~3米宽的土隔。仅一冬春,挖沟洫28条,一路一沟的机
耕路7条共长60公里,沟旁植树8.7万株,治地5.3万亩。1959年建宋化泉、挪城水库,
对防洪和减轻涝洼积水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几条主要河流缺乏综合治理,田间没有
系统排水工程,在解除洪涝和大片积水后,局部积水和花涝现象仍很严重。
60年代掀起治洼高潮。1964年,即墨县人民委员会先后组织县、社、队三级干部
111名, 分赴招远、黄县、临沂参观学习后,确定了“以排为主,滞、改、灌密切结
合” 的治洼方针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高洼分治”的原则,疏挖排水沟429条共
长358公里,修机桥95座,便桥139座。并在南泉公社范沟疃、蓝村公社王家屋子、长
直公社李家岭3个村试种水稻1500亩, 获得成功,每亩产量200~250公斤。1965年中
共即墨县委又发动群众大搞“三田” (台田、条田、稻田),治洼人数达6.8万人。
尤其是袁家庄、岔河拦河闸的建成,扩大灌溉面积5.6万亩,种植水稻5.1万亩。蓝村
公社共有4万亩耕地, 改种稻田2.1万亩,粮食总产达552.25万公斤,单产达到172公
斤,比1964年增产70%。该社姜家庄村,1964年亩产只有47公斤,是个出名的“三靠”
(生产靠贷款, 吃粮靠统销, 生活靠救济)队。1965年稻改后,1966年亩产猛增到
301公斤,比1964年提高6倍多,并向国家交售粮食25万公斤,从此易名为“稻香村”。
1965年,在无水源地方大搞台、条田,治理洼地19万亩,完成土石方64.16万立方米,
用工114万个,水利建设投资297.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0.2万元。
70年代,中共即墨县委下发了《关于彻底治理涝洼的决定》,提出“以整地改土、
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主攻方向,大干三年,使即墨涝洼大变样”,
全面展开了排、灌、路、林、田综合治理工作。1970~1975年,主要是以社队为治理
单元,造台田11.8万亩,稻田14万亩,挖排灌沟渠771条长330公里,修路271条长240
公里, 兴建引河工程5处,平塘55个,扬水站36处,机井309眼,投工816万个,完成
工程量1482万立方米。国家补助水利工程材料费222.55万元。这期间有25万亩洼地已
是“下洼田成方,处处稻谷香;上洼台田上,红麻和高粱;沟相通,渠成网,四旁树
成行” , 基本改变了往昔那种“夏来水汪汪,秋季茅草场,冬天闹饥荒”的状况。
1973年, 在80年不遇的大旱和日降雨量达200毫米的大水情况下,洼区农作物仍获丰
收, 粮食亩产221.5公斤,比1971年还增产72公斤。1975年后,洼区治理开始以改土
治水为中心,打破社队界限,实行大面积统筹规划,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洼区面貌大改观,粮食亩产由1971年的152公斤增长到1976年的297公斤。1976年向国
家交售粮食1217.85公斤,人均口粮达到228公斤,人均年收入170元。1978~1982年,
由于连续干旱,水源不足,洼区稻田改为旱田,依然连年丰收,并已成为即墨县的主
要产粮区。1986年,即墨西北洼的9处乡镇全部被省、市、县列为商品粮食生产基地。
1986~1988年,水利建设总投资19006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4.7万元,投工523.4万
个,完成工程量725.2万立方米。粮食亩产500.2公斤,人均年收入已达81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