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姜山洼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7&rec=86&run=13

姜山洼位于莱西、即墨2县边境,五沽河横贯东西,是2县的天然交界线。莱西县
有13条、 即墨县有3条主要河沟汇入。上游北、东、南三面均属丘陵高地,中下游全
系平原洼地。全流域有耕地77.5万亩,其中洼地46.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0.5%。控
制13处乡镇395个自然村55856户230684人,人均占有耕地3.4亩,涝洼地区人均6亩,
每个劳力负担20亩,属人少地多耕作粗放地区。因姜山一带灾情尤重,故称姜山大洼。
主要包括莱西县的朴木、店埠、夏格庄、姜山、绕岭、李权庄、孙受、望城8处乡镇,
即墨县的大官庄、牛齐埠、灵山、瓦格庄、刘家庄5处乡镇。
灾情 历史上洼区人民灾难深重。建国前,仅王家泊和钓鱼台村每年离乡乞讨者
占50%以上。 姜山镇逃荒要饭的有1631户,卖儿卖女的74户,外出当长工的171人,
打短工的不计其数。在生产上常常因排水纠纷发生群体械斗。为缓和矛盾,当地群众
自发地制定了“上不排,下不堵”的规定,听其自然,任凭水淹。1939年属一般灾年,
洼区平均积水0.3米,持续10天,粮食平均亩产22.5公斤。百姓无以为生,广传民谣:
“冬天白茫茫(盐碱),夏天水汪汪,高梁不吐穗,谷子软叮铛,地瓜不爬蔓,豆子
喝了汤,吃饭全靠菜和糠”,“洼地人真苦,种谷不得谷。”1958年洼区调查时,章
家埠一位81岁老人说:“自我记事起俺这里只有一年没闹水灾。灾情最大的是宣统元
年(1909年),村里的水人头深,坡里的庄稼不露梢,大洼一片汪洋,真是旱地可行
舟,四处皆蛙声,人们连野菜都吃不上。”
建国后,人民政府虽然非常关心洼区人民的生活,不断治理涝洼,发放救济粮款,
但限于财力,在70年代以前始终未能根治洼区澥涝,人民生活仍很贫困。据辛庄、五
泊南等17年的调查(1947~1963年) ,共发生重灾4次(1947年、1953年、1960年、
1962年),轻灾7次(1948年、1949年、1950年、1951年、1955年、1959年、1961年),
丰收1次(1956年),平收5次(1952年、1954年、1957年、1958年、1963年)。1956
年各类作物丰收, 平均亩产只有100公斤。1964年,上游4.5小时降雨125毫米,整个
大洼过水面积12万亩, 受灾面积5.47万亩, 绝产1.35万亩,倒房1297间,平地积水
0.4米,局部积水时间持续3月之久。
治理 建国前,虽然历代政府也进行过一些水利工程,但均属舍本求末之举,终
无成效。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洼区人民30余年的艰苦奋
斗,终于把昔日“无可奈何”的穷洼变成了稻谷飘香的粮食高产区。
治理五沽河 治理五沽河是根治姜山洼的关键。建国后至1973年,主要是对五沽
河干、支流进行局部治理,已见成效。1955年在河口以上、贾家后疃以下修筑的堤防,
约束了流域内60小时降雨500毫米的洪水, 保护了10万亩耕地,首创该河历史上暴雨
不成灾的纪录。1973年,莱西县调集22处人民公社数万民工大治五沽河。中国人民解
放军济南军区部队拉练至此, 杨得志司令员率2万官兵,轮流到工地劳动,并派医疗
队沿工地巡回为民工治病医伤。山东省京剧团方荣祥团长,亲率演员到工地演出并参
加劳动。1973~1975年,先后对五沽河干流及北岸的10条主要支流进行了系统的复堤、
疏浚、裁弯取直等工程,使五沽河达到防御20年一遇的洪水工程标准。
治理洼地 1953年2月, 莱西县政府提出“长远根治与当年受益相结合”的治洼
方针,开始挖沟排涝,但收效甚微。1957年成立“洼涝改造委员会”,修围堰1000余
条,围田13万亩,挖沟洫3600条。1958年先后建起堤湾、双河、于旺庄、索兰、冯埠、
泽口等滞洪区与水库,并在夏格庄试种水稻但未获成功。1961~1964年春,即墨县华
山公社(今牛齐埠乡) 皋埠村挖沟642条长13.2公里。 汛期连续降雨39天, 雨量达
1000毫米,1507亩土地排水畅通不成灾,农作物生长良好。群众总结说:“干沟要深
大,加上条田化,打垅种玉米,什么也涝不死。”1963年,烟台地区水利指挥部提出
《姜山洼治理工程设计任务书》,上报省水利厅未果。1964年,在即墨县王家屋子试
种水稻400亩获得成功。是年秋,莱西县开发江家庄灌区,1965年即在朴木公社试种2
万亩水稻, 亩产达350公斤。1966年,辇至头灌区建成,在夏格庄和姜山公社也大面
积种植了水稻,亩产达到330公斤。
1971年7月, 烟台地区作出了根治姜山洼的决定,并设立了洼改指挥部,地区副
专员陈英序任指挥。 莱西、即墨2县分别成立了洼改指挥部,地、县两级指挥部均设
在洼区中心现场办公,各人民公社成立了洼改领导小组。中共烟台地委肯定了“上洼
搞台田,下洼改稻田”的路子,提出在2~3年内把即墨、莱西大洼建成稳产高产田,
变水害为水利, 争取粮食产量1972年上“纲要” ,1974年奔“长江”的奋斗目标(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中规定的上“纲要”指标为亩产250公斤,奔
“长江” 指标为亩产400公斤)。当年10月,组织即墨、莱西两县社队干部到鱼台县
学习治洼、稻改经验,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总结前期治洼经验教训。结合本区实际,
决定实行排、灌、路、林、田统一规划治理,国家总投资300万元。莱西县调集280名
干部深入洼区,组织万余名治洼大军,历时5年,开挖支斗排水沟1125条长1358公里;
修筑干支斗渠545条长560公里; 筑路400条长500公里;建桥涵闸1200座;修台田3.9
万亩,建稻田20万亩;路旁压槐。即墨县动员10万人,奋战一冬春,在上洼搞台田15
万亩, 下洼改稻田7.5万亩,挖干支渠排水沟63条,修斗渠645条共长300公里,完成
土方131万立方米,修建大小建筑物1378座。1973年,莱西县投资198.3万元,将堤湾
滞洪区改建成中型水库。即墨县建成岚西头扬水站,控制灌溉面积2万亩。到1976年,
大洼种植水稻已达14.22万亩, 全洼粮食单产由1970年的159公斤增加到330公斤,是
建国前的5倍多,并向国家交售3000万公斤粮食。
1978年,大洼粮食亩产达到339公斤,群众基本达到温饱,但年人均收入只有101
元。此后,为彻底改变大洼面貌,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压沙换土改良土壤,大洼成了花生的重要产地;苹果、山楂、葡萄、大梨等经济
作物也相继在大洼试种成功。改革10年来,大洼不仅摆脱了涝灾,而且把43万亩洼涝
地改造成良田,其中能排灌的高产稳产田达27万亩。1983年,仅莱西洼区粮食总产就
达到1.38亿公斤, 平均单产471.5公斤。1986年,洼区总收入达13611.79万元,人均
分配636元,是1978年的6.3倍,粮食单产是1939年的21倍,是1960年的14倍。10年来,
洼区共修路750条全长2000余公里,使大洼265个村庄相通无阻。从1983年始在路两侧
植树3~7行, 至1987年每隔200米就有一条宽20米的林带,过去的不毛之地已成为全
国平原绿化的先进地区。1985年9号台风连续降雨达320毫米,大洼基本无灾。近几年
连年大旱,大洼粮食产量始终稳定在亩产500公斤左右,高于全县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