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7&rec=84&run=13

治理概况 建国前,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很少,规模也小,多是农民自发垒地堰、
整修梯田、种草、植树等,收效不大。建国后,水土保持工作得到了重视,开展了大
规模的治山治水运动。1953年农业合作化后,贯彻执行国家和山东省对水土保持工作
的方针政策,进行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水土保持治理,采取因地制宜、沟坡兼
治、集中治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挖鱼鳞坑,修围山渠,建谷坊、
缓水坝、塘坝、水库,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作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三年
经济困难时期及1960年开始的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水土保持工作曾有停顿,而
且山林植被破坏严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土保持工作又受到重视,80年代
推广了按小流域承包综合治理和管理,使水土保持工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崂山一带
在历史上就有修梯田、砌石地堰、植树造林的好传统。建国后,即封山育林、植树造
林。据1955年统计,崂山一带共植树造林50.97万亩,其中封山育林40.49万亩,人工
造林7.8万亩, 栽植果树2.68万亩,修复了被冲垮的梯田。1953年开始,勘察规划白
沙河上游水土保持工程。至1956年,共治理了北九水以上小流域18条山沟,修建谷坊
200余座。 即墨县于1957年12月召开全县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确定以闸山沟、植树造
林为主开展水土保持工作。1958年闸山沟209处,挖鱼鳞坑38万多个,修梯田3万多亩。
在山区实行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使全县的树木面积由4万亩增至17.6万亩。
50年代后期,大、中、小型水库从无到有发展很快,相继建成后的水库很快的发
挥了水土保持、防汛、灌溉等效益。60年代,推广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黄县下丁家
大队创造的高标准水土流失治理办法,各县树立自己的样板,举办水土保持培训班。
1964年,平度县在大泽山公社举办治山学习班,山区各乡镇派员参加,边学习,边实
践, 与当地群众一起在北昌村的北山坡及团子石南岭,修建砌石堰梯田110亩,作为
治山样板。1974年,平度县推广该县云山公社王埠村在山区搞水土保持的经验。山区
各公社都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治山治水,大搞以整地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
建设,整修“三合一”梯田4.1万亩,治理水土保持面积24.51万亩。胶南县于70年代
以铁橛山为重点进行了大面积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1974~1976年,大村公社每年组
织4000人进行藏马山围山河等水土保持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4万亩。1976年
冬,胶南县组织寨里、藏南、张家楼3处公社2.5万人对横寨岭进行治理,并组织2000
人的专业队年年进行水利配套建设。 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万亩。1977年冬,组织
藏南、隐珠、铁山等3处公社和县“战山河民兵团”及县直机关等单位共2.5万人对双
凤岭进行治理; 1987年继续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万亩,水土流失基本得到
控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水土保持工作。80年代初,积极贯
彻1982年7月国务院颁发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和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精
神,推广以户承包或集体承包小流域治理和经营管理为重点,集中治理,连续治理,
使水土保持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到1987年,山丘区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44平方公
里, 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5%,占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的69.06%(其中按小流
域治理24条, 面积260平方公里),共整修水平梯田144.52万亩;整治沟坝地2.33万
亩;栽植水土保持林141.37万亩;种草2.31万亩;其他方法治理的226.17万亩。
小流域治理 50~60年代,少数地方已开始了按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80年
代初,青岛市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开始由面上“撒胡椒面”的治理,转为重点治理、
集中治理、连续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治一片,成一片,效果显著。根据《山东省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办法》和《小流域治理成果验收办法》,制定了青岛市小流
域治理办法,建立了从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确定,到工程的规划设计、审批及施工的
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小流域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确定的水
土保持工程项目实行经费扶助,对于水土流失较重、经济收入较低、积极性较高的地
方,实行优先安排扶助的办法。通过适当的经费扶助,使其早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工
程,早日脱贫致富。除青岛市及各县(市、区)安排的扶助项目外,还采取了村办的
项目由乡、镇扶助,户办的项目由村扶助。这些扶助办法促进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很快
地发展起来。到1987年,全市已有4种不同形式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经营管理工程:
崂山县傅家埠村水土保持工程 惜福镇傅家埠村总土地面积7610亩,其中荒山沟
谷4010亩。村东2条大沟,逢大雨时,山洪暴发,泥沙俱下,水土流失面积达6530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85.8%。该村1951年少量造林、栽果树,1956年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1957年建小水库1座, 1958年掀起了治山、治水、治土高潮,至1959年基本上实现了
水土保持标准化要求。经多年连续治理,已在近山顶处挖水平沟6条,总长360米;陡
坡上挖鱼鳞坑14万个; 山腰中挖截水沟40条,总长11891米;在25度左右的山坡上挖
水平沟9169米;修围山梯田600亩;建蓄水池80个;梯田与山坡交界处挖环山沟6处;
在山沟中建小水库2座, 塘坝3座,谷坊400座,沟头防护150处;整修主要道路2条,
共完成土石方29.7万立方米。山坡栽植水土保持林2928亩,每亩有树500~700棵;近
山丘岭植果树85921棵,面积2222亩,年产水果49.5万公斤。粮食亩产达300公斤,粮
食总收入15.5万元,蔬菜收入7.9万元,林业收入1.4万元。傅家埠村的水土保持工程
是崂山郊区直接抓的典型,是中共青岛市委的工作点,山东省的联系点。1959年先后
有李澄之、全国妇联副主席杨之华、农业部副部长何基丰、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张次
宾及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王卓青、曲文等领导人到现场视
察和检查指导,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傅家埠村是山东省水土保持先进工作单位,村代
表曾出席过全省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参加了1959年国庆观礼,受到国
家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是年12月29日,《青岛日报》发表了题为《把傅
家埠的红旗插遍全市》的社论,并在1~3版介绍傅家埠治山治水的经验。《大众日报》
也相继用两个版介绍傅家埠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经验。
平度县满家村小流域治理 满家村地处大泽山东麓,群山环抱,地貌复杂,全村
74户274口人, 共有土地5100亩,其中山丘区4500亩,占总面积的88.2%。这个村于
建国初期进行了统一的治理规划。1955年栽植板栗,成活2500棵,1972年开始结果。
1958年开始营造用材林,20余年坚持不懈,至1987年有用材林3100亩。与此同时,该
村还建立了专业队, 专管水土保持和果树管理,在村后荒山上整地栽苹果、桃等200
亩。 1964年开始整修梯田,每年利用冬春3个月时间,每天出工30个劳力,每年投工
2700个, 投资0.11万元。到1985年,已整修梯田160亩,其中荒坡造地80亩,兴建小
水库1座, 拦河坝1座,打机井12眼,修环山渠600米,使耕地的排灌条件有了明显的
改善。通过综合治理,见效显著,一是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
显改善。1965年人均收入110元,到1985年人均收入增至670元;粮食产量由治理前的
亩产200公斤上升到600公斤;人均口粮由治理前的150公斤上升到325公斤;农业总收
入由1982年的10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18.4万元;林果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的比例,由
1982年的48%, 上升到1985年的66.8%。 二是生态效益有了明显的改善,雨季里除
1973年东山有少量塌崖外,未发生大的塌滑坡现象。绿化较好的西山,降雨大部分被
林木、草皮所涵养,比绿化较差的东南山、西后山,洪水减缓半小时下山。如1976年
7月24日,降雨220毫米才见山上流下来黄泥水。1985年8月18日(9号台风)降雨78.4
毫米,19日降雨80毫米,20日降雨158毫米,3天连续降雨共316.4毫米,西山2个半小
时后才见山水混浊。
胶南县藏马山水土保持工程 该工程位于大村镇藏马山西,沿白马河与藏马山之
间,南北长10.05公里,东西宽5公里,面积7.54万亩,上部很陡,坡度在70°左右,
下部较缓, 坡度在15°左右, 5~10米深的沟70多条, 小沟数百条,平均年降水量
818.5毫米,雨季常有山洪暴发,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大量切蚀沟,一般年份切蚀深3
厘米,严重年份达20厘米左右,年侵蚀模数最少为每平方公里1100吨,最高达1500吨。
1973年,大村公社组织技术人员对该流域进行勘测、规划、设计。1974年开始,每年
组织流域内12个村的4000人投入工程建设, 历时3年完成。 共整修梯田830亩,造林
6430亩,建果园585亩,建设小水库8座、塘坝8座、谷坊54座、桥12座等;沿90~100
米高线之间开挖围山渠,并沿渠堤修筑3米宽的环山路。整个围山渠环绕藏马山西麓,
长10公里多,串联5个小流域,拦截围山渠上方7.7平方公里的山水入水库塘坝内。按
300年一遇降雨标准计算,围山渠下方的库塘可增加蓄水300万立方米,控制了一般年
份的山洪危害,减少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年侵蚀模数35%,山沟的切蚀现象得到控制,
同时涵养了水源,增加了蓄水量,扩大灌溉面积2222亩,农林果牧业和山区交通都得
到较大发展。治理后,据1980年调查,粮食亩产比治理前增加123公斤达到498公斤,
大牲畜增加3000头,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19.3元增加到1980年的192.5元。
即墨县莲花山小流域治理工程 该工程位于王圈水库上游和石门乡莲花山之间,
流域面积5700亩, 流域内有2条主沟和79条大小不等的支沟,其中东沟流域面积3000
亩,西沟2700亩。1981年前共建成小型水库、塘坝8座,整修梯田550亩,闸山沟55道,
在东沟上游植树种草共750亩。 1981年冬季, 即墨县将东沟定为水土保持试验点。
1982年以东塔村为主组织了一个20人的水土保持专业队,分为工程建设管理和生物栽
培2个专业组, 负责东沟流域内的单项工程建设维修和林草栽培,专业组与村签订了
承包责任合同,责、权、利明确。到1983年,已建成谷坊35座、小桥5座、涵洞5座;
挖截流排水沟2条, 长3500米;修水平阶4条;修路1条,长400米;完成砌石250立方
米,开挖土石方8500立方米;栽刺槐2万棵、棉槐条4万墩;使用工日1.25万个。所产
的木材、棉槐条、果品等共收入5000元。东沟的林木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绿荫成片,
沟水清流。塘坝的蓄水能力明显提高。与同一流域内治理较差的西沟相比差别明显。
另外,其他已经治理的小流域还有崂山沙子口镇西姜村、 峪、
北九水,胶州市大岭家沟,胶南县董家洼和曾家官庄,莱西县山里吴家村,平度县方
家村及乔家庄,黄岛区山陈家等等。这些小流域治理都获得了显著效益,其中有的受
到山东省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有的事迹见著《人民日报》。这些小流域治
理,主要是靠科学,靠政策,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实行承包责任制,实行一次承包、
独户承包、联户承包、集体承包建设经营管理的方式。靠群众集资,并坚持自力更生
精神,国家有选择地给以扶助。这种形式的专业承包户,至1986年底已发展到5000多
户,其中有1000多户吃、住进山。共承包治理40多条小流域,这些小流域的治理对全
市的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至1987年底全市完成小流域治理24条,面
积39万亩。 自1981~1987年,国家累计扶助投资68万元,治理小流域15条,面积9.4
万亩,共完成土石方116.18万立方米,投入工日78.96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