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型水库灌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7&rec=65&run=13

全市有大型水库灌区2处, 设计灌溉面积4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8.5万亩。灌
区建设总投资1145.33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876.33万元, 群众自筹269万元。总投工
760.79万个,完成工程量1005.1万立方米。
产芝灌区 位于莱西县境,设计灌溉面积2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6万亩,历年最
大实灌面积34.21万亩(1977年) 。1959年11月开工,1964年11月开灌,至1987年,
已有总干渠3条共长25.9公里,干渠及分干渠12条共长124公里,支渠79条248.02公里,
干支渠防渗处理39.06公里, 斗渠以下建筑物2019座,扬水站68处装机3503千瓦,有
小水库及塘坝73座,总库容154.05万立方米,有机井1205眼(其中大口井95眼),配
套1060眼(其中大口井945眼)。
产芝水库灌区包括4个灌区, 总投资880.3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26.33万元,群
众自筹254万元。投工584.79万个,完成工程量784.1万立方米。
东干渠灌区 1960年5月开挖东干渠13.8公里及14条支渠。 但由于跨渠修建的一
些高桥建筑物未能配套,不仅工程未发挥效益,而且造成交通困难,粮田被淹。1962
年,经山东省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计委)、省水利厅批复,对已开挖的干渠进行
了建筑物配套工程。1965~1970年新建并延长了渠系。至1987年,灌区已配套完成总
干渠1条长6.7公里, 干渠一条长25公里, 分干渠2条共长18.5公里, 支渠33条共长
75.1公里, 干支渠建筑物410座。受益范围有韶存庄、水集、周格庄、望城、绕岭、
姜山6处乡镇97个自然村,10.3万人,15.5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开灌前粮
食平均亩产194公斤, 开灌当年亩产273公斤。1979年实灌8.79万亩,亩产403公斤,
1980年亩产419公斤。此后无水灌溉。至1987年总计征收水费18.8万元。
西干渠灌区 位于大沽河西岸,受益范围有韶存庄、牛溪埠、武备、孙受、院上
5处乡镇108个自然村17.46万亩耕地。 1959~1960年,开挖渠系。1962~1979年,完
成5座交通桥,5处渡槽和泄水闸,清淤干渠25公里,干支渠及其建筑物的维修加固,
支渠渡槽倒虹吸, 林家庄尾水闸改线等。至1987年,灌区已有干渠1条长25.4公里,
分干渠1条7.7公里, 支渠9条共长72.3公里,斗渠200条共长114.2公里。有效灌溉面
积8万亩, 开灌前粮食平均亩产137公斤,1976年平均亩产191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
322公斤,1979年平均亩产523公斤。1980年后无水灌溉。
辇至头灌区 位于东干渠灌区南部,受益范围有望城、绕岭、孙受、姜山、夏格
庄5处乡镇95个自然村,14.83万亩耕地,以及“五四”农场、部队农场。有效灌溉面
积6万亩。 1965年10月开工,建辇至头村拦河闸,开挖渠系,1966年正式开灌。1973
~1977年护砌总干渠,护砌加固节制闸、泄水闸、渡槽、渠道、消力池、进水闸等。
至1987年,已有总干渠1条16.2公里,分干渠2条共长16.23公里,支渠19条共长44.62
公里, 建筑物439座。灌区主要利用产芝水库之水及潴河区间径流,拦河闸蓄水量42
万立方米。每年可引河道径流3000万立方米。灌溉用水不足时,由产芝水库补充,富
余水量可存于堤湾水库。 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开灌前粮食亩产一般年份100~150公
斤, 开灌后的1970年亩产164公斤,1975年亩产369公斤,1980年亩产419公斤。1983
年后无水灌溉。
江家庄灌区 位于大沽河中下游,大沽河与五沽河汇流的三角地带,外缘高中部
洼,汛期形成天然滞洪区,天旱土地龟裂,是历史上灾情严重地区。受益范围有店埠、
朴木、夏格庄3处乡镇86个自然村,12.15万亩耕地。1964~1965年建成江家庄拦河闸,
开挖了总干渠及渠系。1974~1980年先后对总干渠及节制闸改建和护砌。至1987年,
已有干渠3条共长22.37公里, 分干渠2条共长8.8公里, 支渠18条共长56公里,斗渠
392条共长420公里, 干支渠建筑物417座。灌区主要利用产芝水库、大沽河区间径流
及上游灌区的回归水进行灌溉。 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开灌前的1964年粮食平均亩产
137公斤,比建国前提高1倍。开灌后的1973年亩产316公斤,是1964年的2.3倍。1987
年, 平均亩产375公斤,是1964年的2.74倍,是建国前的5.47倍。开灌后至1987年累
计收水费71万元。
尹府灌区 位于尹府水库东南,受益范围有云山、洪山、麻兰、古岘4处乡镇104
个自然村。1967年10月开工,1968年完成总干渠,其中较大工程有石柱洼村西隧洞,
长1555米,干渠与潍石公路交叉处单孔双曲拱桥,跨度20米。1969~1971年,开挖东、
西干渠及支渠, 并进行2次灌区配套。1972~1973年,开挖东分干渠及东、西干渠部
分支渠175座建筑物的整修配套, 6万亩田间工程配套。至1987年,已有总干渠1条长
6.35公里, 干渠、分干渠3条共长41.4公里,支渠23条共长57.4公里。干支渠建筑物
407座,斗渠建筑物390座。灌区建设总投资26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0万元,群众自
筹15万元。 投工176万个,完成土石方221万立方米。灌区包括洪山、龙山、云山3个
提水灌区, 有水库、塘坝14座,总库容647万立方米,配套机井41眼。设计灌溉面积
13.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开灌前粮食平均亩产200公斤,开灌后的1973年平
均亩产283公斤,1976年平均亩产300公斤,1979年400公斤,1987年649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