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井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7&rec=57&run=13

建国后,井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56年,以发展土砖井为主。1952年
和1956年形成打井高潮,但缺少全面规划,布局不尽合理,质量差,成井率低。1957
年开始发展机井、大口井,1958年再次掀起打井高潮。此阶段井打得很多,但实际效
益不高。1965~1976年是巩固、提高阶段,不管是定井方法、打井工具以及成井质量
都有了发展和提高。1968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国务院部署华北地区打机井工作,
并以此作为扭转南粮北调的一项战略措施。 特别是1973年7月25日国务院召开了北方
17省、市、自治区抗旱会议之后,打井配套正式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国家对各县在资
金、设备、材料等方面给予扶持,掀起第三次打井高潮。此时打井纯属支农,抗旱保
粮,主要经费由国家包揽。1977年后,井灌工程列为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工程之一,并
逐步走上正轨。各县(市、区)专业打井队均配备了较先进的钻机设备和技术人员,
坚持常年打井,并逐步实行“成本核算”、“单机核算”,打井主要经费由受益村镇
自筹,国家和地方扶持。井灌建设开始走向抓打井、攻配套、求质量、重管理的科学
道路。 打井效率及质量比以前有显著提高。至1987年,井灌总投资达2.7亿元,其中
国家投资31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