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跨县(市、区)河道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27&rec=23&run=13

墨水河治理 墨水河跨越即墨、 崂山2县。历史上在即墨城区有过数次筑坝防水
之举:从唐贞观十年(636年)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先后对城西、城东南、
城西南等处修筑河堰堤坝。 建国后, 1964年在即墨镇磨市村至烟青公路桥浆砌护岸
0.78公里。 1976年,将团彪水库拦河坝至官庄桥以上的0.4公里改道整修,完成土石
方40万立方米。1977~1978年,按10年一遇建筑物工程,20年一遇设计的规划标准,
采取大弯顺势、小弯取直、挖深河床、筑高河堤、排除洪涝、节节拦蓄的原则,分期
分段完成了团彪水库拦河坝至留村公社王烟以下450米开挖河道;王烟以下450米至即
墨县城南关桥以上350米局部顺直、 疏浚;在南关桥上下绕曲较大的河段开挖新河道
500米;窑头桥以上50米至庙头桥以下500米原河道疏浚、展宽、顺直;楼子疃桥以下
500米至楼子疃公社张家西桥以下400米开挖新河道。 上述工程共完成土石方320万立
方米, 石砌体5.2万立方米, 投工248万个, 国家投资296万元。1984年,浆砌石堤
2.67公里。
在治理干流的同时,对其主要支流横河也多次进行了治理,其中建拦河闸坝9处,
改、建扬水站3处,疏浚部分河段,国家投资60.4万元,投工20.63万个,完成土石方
9.6万立方米。通过治理,不仅使墨水河两岸3万亩农田基本免除涝灾,保障公路畅通,
还可灌溉2.1万亩农田。
洋河治理 洋河跨越胶南、胶州两县(市),建国前堤防矮薄残缺。1914年,左
岸洋河崖决口,塌房50间,淹地万亩。建国后,于1951年、1953年、1954年、1955年
及1964年进行了多次复堤、筑堤,包括右岸山子后村至土埠台东5.35公里,左岸魏家
庄上下0.2公里及洋河崖至土埠台0.9公里, 魏家庄至洋河崖3.5公里及土埠台上下
0.96公里。 共完成土石方12.82万立方米,投工6.23万个,国家投资18.4万元。1976
年开始全面加固堤防, 左岸王家滩村至海口,油房村至洋河崖8.8公里筑堤;1981年
将昭文村至胶县农场8.2公里堤段加固培堤。 2次计完成土石方14.48万立方米,投工
7.27万个, 国家投资3.9万元。至1987年,洋河已有一个完整堤防,并在上游建山洲
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5座,有效地调蓄了洪水,河道两岸基本上免除了灾情。
李村河治理 李村河跨越崂山县及青岛市沧口区。1963~1964年,苏家河段0.33
公里向左人工改道80米接庄子处;毕家上流至郑庄沿河疏导,筑、培堤共长10公里。
2年完成土石方8.06万立方米。 1983年、1986年和1987年,除自李村至杨家庄段疏导
和清除阻水建筑物外, 主要是两岸固堤护砌,共完成石砌护堤1.7公里,土石方2.77
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5.7万元。上述工程均使用劳动积累资金。
巨洋河(曹汶河) 治理 巨洋河跨越胶南、胶州2县(市)。建国后逐年在汛期
进行岁修, 自王台镇五河头筑堤7.5公里。其中较大的一次是胶南县于1975年治理的
灰村至王台一段2.5公里。仅可控制一般洪水。